前些日子整理旧物,无意中找出了这张明信片,一晃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仿佛就在昨天。青春将逝,容颜易老,童心未泯,真情永驻。#致青春# 【献给"1980~1989"出生的你!说好了,只许看[心] 不许哭[泪] 】当我们回首往事,也许是花相似,但人不同--转眼间,我们真的已长大。也许你还在上大学,也许你已工作,或许你已找到人生中的另一半。又或,你已结婚生子。但是我们有一个同样纯真难忘的童年。献给八十年代出生的人🔗 网页链接 【你真会泡茶吗?一图教你如何冲泡十大名茶】1、祁门红茶;2、冻顶乌龙茶;3、武夷大红袍;4、太平猴魁;5、黄山毛峰;6、六安瓜片;7、西湖龙井;8、洞庭碧螺春;9、安溪铁观音;10、君山银针。赶紧戳图学习如何冲泡吧! 【在宝宝睡着时候“乱来”的妈妈】可能其他人会在宝宝打盹的时候自己也去打个盹,来自加州的华人艺术家Queenie Liao则在她宝宝睡觉的时候用她家里有的材料创造了一个漂亮的梦境。超有童心的妈咪![太开心] [心] (via petapixel) 【60后、70后、80后集体泪奔的"Made in China"[赞] 】那些留在记忆中的“中国制造”,你是否还存有怀念?by网络 #今晚去哪里# //@法国上海总领馆文化处 : 穆哈莫苏奇Mourad MERZOUKI,当今法国最闪耀的编舞家,90年代初开始研究嘻哈舞的创新,将多种艺术元素的融合开启了新鲜的视野.2004年获颁德国沃尔夫斯堡(Wolfsburg)国际舞蹈节最佳年轻舞蹈家奖6月11日艺海剧院上演「中法文化之春」2013年度重磅作品「有机体」,首创以编制为舞作的中心概念,并将街舞与现代舞恣意缝缀,让舞者化身为织针,尤其是在街头舞者和学院派舞者的交手过程中,不断呈现嘻哈与严肃交集的画面,俨然松紧织线间的拉扯关系,牵引出意象立体却又无从捉摸的无形织物! #电影学堂•展映影片简介# 美好的五月(1963) 以1962年5月的巴黎风貌为题材,是一部介于私人日记以及客观记录之间的灰色地带的非传统纪录片。采访法国巴黎的各色人物,既是对于巴黎这座城市的一种充满爱意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于某种生活方式的激烈控诉。详情点击🔗 网页链接 四川北路上有多家卖年糕团的窗口。这家排队较长,于是我们跟风了。和伊斯兰餐厅的年糕团相比,这家的个头更大些。用来当早餐很扎足。大家爱吃甜的还是咸的年糕团呢?#美好的一天从美味的早餐开始# @星期天观影会 2012年最后怒放的精彩——《奥斯卡与路辛达》读书观影活动。岁月匆匆,人生几何;韶华易逝,我心永恒。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除了文学功底深厚,能弹月琴,善吹箫,工昆曲,自修法文到专业水准,还懂人情善家务,堪称贤妻才女的典范!当年那本《我们仨》感动到不行遥祝杨先生健康长寿!//@Cndyi王欣颐 : 真真比林徽音更叫我念念不忘。(只从年代角度而言)钱钟书不再是钱钟书如果没有杨绛。 展开全文 第二届上戏影像年展,纪录片《搬家》,导演:吴海鹰,影片从2011盛夏起开始拍摄,讲述了上海25个家庭的“搬场”故事。岁末年初是搬场的高峰,为了讨个好口彩,象征着节节高的竹竿是必有的。这些年,生活在这座城市,又有谁没有搬过家呢?怀旧,也是对一段记忆的珍藏。 元旦@明珠JJ 介绍的《上海老味道》是作家@沈嘉禄1001 的第四本美食随笔集。收入有关老上海风味小吃、平民菜肴、时令美食和本帮菜点的随笔78篇。文字活色生香,如临其境,如品其味。粢饭糕、老虎脚爪、柴爿馄饨、罗宋汤、生煎馒头、油墩子。。。勾起了我们对老上海市井生活的美好回忆。深夜切勿翻此书。 展开全文 12-23讲座【看电影-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主讲人@本南丹蒂 觉大的英姿(包括外表和内涵)吸引了众多粉丝慕名前来,尤其是千里迢迢赶来顾不上吃饭的那位(这里不点名了) 那一夜,我们灯烛通明地侃大山。@上海外滩美术馆 #今晚去哪里# 讲座--法语圈:语言的相撞和交锋,演讲者:Guy Douglas 蒙彼利埃第三大学 (地中海领域) 比较文学和综合文学教授,通用与比较文学系主任Responsable de la section de littérature générale et comparée。话说今儿也不是头一遭听没有中文翻译的外语讲座了。今晚关键词:极品翻译、比较文学。#今晚去哪里# 展开全文 躺在老洋房的大床上假寐,聆听好似为我合奏的阵阵蝉鸣声;放学回家时弄堂里各家各户传出热火朝天的炒菜声,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散步于小花园随手摘下自家的一品红放入口中,满足于它带来的那一丝甘甜这些都是我那个时代珍贵的记忆感谢@说书人思郁 的文字又唤醒了它们#孩提往事# 原来Lizzy利齐在异性眼里的第一印象是这种类型啊!哈哈~~赶快来看看你在异性眼里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吧:🔗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