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罗斯巴甸的头像

罗斯巴甸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左与右:40年后: 作者:罗德里克·龙 译者:程晔 周薇娜 【罗斯巴德纪念演讲,2006年奥地利学派会议】 我深感荣幸,能在罗斯巴德思想研究的世界中心-米塞斯研究院,发表罗斯巴德纪念演讲。第...文字版>> 🔗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http://t.cn/zOXAaic)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今天是不是4号?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确实是好文[good]//@左右不是东西: 好文。只有回到伦理之前,才可谈论伦理。
    人民的权力,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抱着汽油瓶与无论是谁同归于尽的“能力”。@理论车间后门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听一个看透官场,宁愿移居加拿大过清贫日子的朋友谈朱令和其他事件的内情,只觉毛骨悚然。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问题是Global capitalism的含义是什么,如果是指美欧日中货币当局操纵下的零和博弈,那么Global capitalism的减少未尝不是件幸事。//@徐以升: 还说:Global capitalism is, arguably, on track to become substantially less global.
    展开全文
    逆天了,克鲁格曼竟然写了篇「Hot Money Blues」谈资本管制。他谈塞浦路斯事件深意:But it may also mark at least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something much bigger: the era when unrestricted movement of capital was taken as a desirable norm around the world.
    展开全文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Hans Hermann Hoppe演讲:哈耶克神话。 Hoppe分析阐述为什么哈耶克和弗里德曼都是社会民主党。建议热衷清理门户的所谓“中国式自由主义者”们好好学习。先跟你们祖师爷哈耶克划清界限,再去讨伐秦晖秋风吧。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Learned Hand:Liberty lies in the hearts of men and women; when it dies there, no constitution, no law, no court can save it; no constitution, no law, no court can even do much to help it. 美国这位鼎鼎大名的汉德法官是不是也可以算是儒家。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回复@Solar250: 自发秩序很容易被解读成反理性主义,遮盖掉自然权利;如将现有秩序视为自发秩序的结果,既成为反对社会变革的保守主义与既得利益的辩护者。哈耶克对资本主义的功利论证与对计划经济的反驳同样苍白无力(维基+谷歌足以推翻)。 //@Solar250: 完全没看懂TAT 求解释TAT //@罗斯巴甸: 转发微博
    展开全文
    国内自由对哈耶克的迷恋,正如哈耶克对威权教父施密特的迷恋一样古怪;实际上,在西方质疑自由的回返浪潮中,哈耶克恰巧担承了经济的一翼:自发的传统秩序遮蔽了个体自然权利,经济技术的决定论倾向,又解构着启蒙理性的基本价值。与对托克维尔的误读不同,哈耶克话语对威权主义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早期儒家的奥地利-自由意志主义主题》 🔗 网页链接 米塞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奥本大学哲学教授罗德里克.龙(Roderick T. Long )为 @秋风论道 背书。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铅笔社最崇拜的罗斯巴德是这样抽人嘴巴的:“民主也许一无是处,但它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优点-它能让多数人的意见和平地胜出。"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真正的问题是,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是政治当局人为制造的,专制政府为了维稳,制造了大量壁垒阻止劳动力的自由发展和职业选择。发展经济学可以不顾伦理,只管假定存在即合理吗?
    林毅夫在《新结构经济学》中强调:发展中国家应根据其禀赋结构选择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问题1、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价格因政府干预而无法准确反映其相对稀缺性,从而可能导致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偏离禀赋结构(如中国资本过度深化和技术选择的资本利用性)。在此价格失灵的基础上,微观主体如何选择?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这是美联储自己发布的1860-1940物价指数,对比1913年前和1913年后,美联储到底是在稳定物价,还是反而造成物价的大幅动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社会=国家,典型的偷换概念。//@-怪鳥-: 我只能說你的知識系統相當陳舊。起源於普魯士的義務教育曾經是前帝國主義時代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有效手段。而在人權高於主權這一原則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普世價值成為世界主流的今天,任何強制性的知識、價值灌輸都可被視作政府權力的濫用,因而必須加以抵制
    展开全文
    很多朋友,比方老友@萧_瀚微博170世 兄认为教育是个人的事情,政府无权干涉,我觉得这既不符合一般的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也不符合各国通例。人类只要是城邦动物,结成共同体,那么教育过程就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城邦的使命。现代国家也普遍有关于教育的立法,例如义务教育、国民教育等等方面的法律。
    展开全文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罗斯巴甸

    米塞斯研究院出品-《 货币、银行与美联储》高清版中文字幕。🔗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