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于自我排遣、自我哄慰」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出版人周筠

    精彩好文,长!“他从先秦诸子的处世哲学,从普遍的政治热情和进退策略里,读出了他们“骨子里的悲观”和偏于自我排遣、自我哄慰的倾向。时代的阴影,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这局促的精神基因在历代文人中得到延袭,连鲁迅也不能完全例外。”「 他用“三次逃离”来概括鲁迅的精神历程,惋惜鲁迅“固执地拒绝品尝悲观主义的苦酒,不是用理想主义来代替它,就是用虚无主义来冲淡它”,“注重现实功利,几乎凡事都以它为重,很少有超越现实的兴趣和愿望”,因而未能向世人提供一种“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既非乐观主义的、也非虚无主义的透彻启示”。」在思想与文学之间 ——王晓明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摘录👇通过探寻多位现当代重要作家矛盾的心理世界,并且不惮于表露出严苛批评,乃至于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某种失望,王晓明建构起#熔铸历史与现实、兼及心理与文化而自成一格的批评范式##鲁迅#无论是体验鲁迅令人颤栗的内心痛苦,透析那种个人艺术激情与社会启蒙责任之间的矛盾,是如何影响了他的艺术创造,最终导致了“双驾马车的倾覆”;#茅盾#还是从茅盾身上发现“一个因为过于顺从理智而窒息了生命活力的悲剧”,把小说创作当成“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却仍然难于摆脱对于时代观念的追赶;#沈从文#无论是对沈从文由于世俗理想牵制,“在快要攀登上文体创造的山巅的时候,身不由己地从旁边的岔道滑了下来”的惋惜,还是对张天翼的小说呈现出一个“过于明晰的世界”的批评;#张贤亮#以及指出纠缠着张贤亮写作的那个“鬼魂的影子”,妨碍他深入自剖,反而使他一再重复自我排解的叙事模式;#高晓声#高晓声与笔下人物丧失了间距感,给故事带来了内在缺陷;“寻根派”作家们用观念模式去解释人生感受,暴露出过于良好的心理恢复机能……💎王晓明展现了“#十二幅心灵的萎缩图#”:“或者是出于各种理智的考虑而压抑自己的艺术激情,内心发生深刻的分裂;或者是遭受不同的环境压力而泯灭内心的激情,心灵变得空空荡荡;当然,更多的情形是两者兼备,在主观错觉和外部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一步步丧失艺术创造的活力。” #扎实的细读,冷峻的反思,以及个人经验和身体感觉的投入,使得他得以深入到连作家自己也未必明确意识的幽暗世界#。这种对小说家创作心理障碍的探寻,很大程度上“分明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记录”,投射有批评者自身影子。“那我认定是属于作者的面容,正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我自己的脸上描下来的”,“惟其有强烈的感情共鸣,我对自己从作品字里行间阅读出来的那个作家,就格外地深信不疑,也惟其与我的面貌颇为相像,我就格外想要将他清晰地勾勒出来。”…………他把文学看作精神自由的标记,希望作家更“投入”地写作,焕发出更多的自由精神,因此,他会特别留意历史和现实中艺术创造受限制、被扭曲,乃至作家自我斫伤的状况。在《潜流与漩涡》中,他聆听“文学之河深处”传递出的“低沉滞缓的脉跳节奏”,想藉此“#触及现代中国人精神变迁的深层奥秘#”。📖文本细读,还原作家的创作心理,再扩展至整个社会文化心理。正如有论者所言:“他敞开了本世纪历史现实的苦难和文化失真的悲剧,在作家心理上留下的‘书写’痕迹,并探讨了这重重叠叠的‘书写’,如何使作家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固定反应机制。”👈#精神退化#随着对作家心理障碍探寻的深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条精神退化的线索逐渐呈现出来,这使他颇为沮丧;而八十年代晚期的一系列社会激变,更让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一种深广的荒诞感在内心弥漫开来”。可是,王晓明并不甘心就接受精神上的穷途,而要继续保持“自我反省的执拗的冲动”。困境中,他集中阅读了先秦时代的思想和历史,于是有了《追问录》。❓👉他要追问的是:“‘五四’新文学的发展为什么那样曲折?小说家的心理障碍为什么那样深刻?”他似乎觉察到这一切不能仅仅归咎作家自己,那么,“他们所处的时代又该负什么责任?单单一个二十世纪便能够负这个责吗?还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湮埋在历史之中?”❓👉今天的路,是从怎样的历史传统中延伸过来的?书本和人生的两相参照,让王晓明感受最强烈的,还是先秦文人精神起点的局促:“从他们判定天下无道的那一天起,这无道的时代便像阴影一样紧贴住他们,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从他们#发现邪恶人心的包围#的那一天起,这人心就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一块巨大的磁石,无论他们转什么念头,都会不可抗拒地被那块巨石吸过去。”👈💎他从先秦诸子的处世哲学,从普遍的政治热情和进退策略里,读出了他们“骨子里的悲观”和#偏于自我排遣、自我哄慰#的倾向。#时代的阴影,几乎遮断了他们投向彼岸世界的全部视线。这局促的精神基因在历代文人中得到延袭,连鲁迅也不能完全例外#。📒他为鲁迅写了一部“凸现他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传”——《无法直面的人生》。他已经非常熟悉鲁迅。少年时读得最多、最用心的书是《鲁迅全集》,从事文学批评之初写的文章也多关于鲁迅——《鲁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双驾马车的倾覆——论鲁迅的小说创作》,甚至,“在面向人生的姿态,对待自己的期望上,都下意识地与他认同了。”💎这一次与鲁迅相遇,他决心打破一味将鲁迅往云端里抬的风气,还原一个“真人”鲁迅:👉不仅有呐喊的勇气,也有对启蒙的悲观和深陷重围的彷徨;👉一次次为“鬼气”所吞没,又一次次挣扎着逃离;有过初尝爱情的欢悦,却更频繁地交上了“华盖运”;👉在某些时刻曾谛听过命运的启示,可一生又在不断拒绝和抗争这样的启示。对这位危机中的知识者,王晓明除了热爱,显然还有理解和同情,悲哀和批评。最后一章,他用“三次逃离”来概括鲁迅的精神历程,惋惜鲁迅“固执地拒绝品尝悲观主义的苦酒,不是用理想主义来代替它,就是用虚无主义来冲淡它”,“注重现实功利,几乎凡事都以它为重,很少有超越现实的兴趣和愿望”,因而未能向世人提供一种“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既非乐观主义的、也非虚无主义的透彻启示”。惋惜中其实潜藏着他与传主强烈的情绪共鸣。无法直面的人生也罢,愤世嫉俗的激越也罢,都不仅是鲁迅所拥有的,也是王晓明正承担着的。当他揭示鲁迅心中“鬼气”的时候,何尝不是在发抒无法排遣的的苦恼?他写下对鲁迅和他那个时代的理解,又何尝不包括了对自己置身的时代的理解?那刻意凸显鲁迅精神痛苦和思想悲剧的论述,今天看来,固然对鲁迅文化实践的意义、以及他与左翼道路的复杂关系有所简化。然而,我更愿意强调的是,#在历史反思的维度中读解鲁迅长期被压抑的另一面,对于当时鲁迅研究的推进意义#。正是他和汪晖、钱理群等人的研究,共同推动了鲁迅研究在新的向度上继续拓展。长文作者简介:张春田,1981年生,安徽芜湖人。华东师范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曾在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访学或短期任教,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著有《革命与抒情:南社的文化政治与中国现代性》、《思想史视野中的“娜拉”:五四前后的女性解放话语》,编有《晚清文学研究读本》、《另一种学术史:二十世纪学术薪传》等,译有《章太炎的政治哲学》、《哈哈镜:中国视觉现代性》等。收起 在思想与文学之间 ——王晓明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 张春田,男,1981年出生,安徽芜湖人。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在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群体中,王晓明先生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一位。这固然是因为早在学术起步之初,他便在庸俗社会学式的对应和强调超脱、偏重艺术的“纯审美”眼光之外,以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创作心理障碍的出色分析,确立了一种“对准他们承受的历史和现实重负,对准社会要求和他们艺术才能之间的持续碰撞”的批评方式,重建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其发生语境之间具体而密切的关联;他的鲁迅研究和那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深入洞悉鲁迅的内心痛苦和精神创伤,努力还原一个“真人”鲁迅,以拆解神化、同时也是简化鲁迅的主流话语;他倡导“重写文学史”,并且通过讨论《新青年》和文学研究会,重评“五四”文学传统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