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 张洹认为身体是语言,在其代表作《为鱼塘增高水位》(To Raise the Water Level in a Fish Pond, 1997)中,他雇佣了约四十名为谋生而背井离乡的北京失业工人,让他们站在水塘里以增高水位,张洹本人也头举着鱼塘塘主的五岁男孩站在最前列。以人的身体增加鱼塘的水位,当然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玩笑话。它使我们想起人躺在洗澡盆里的情景。但鱼塘的鱼和水象征着自然间万物的关系,也象征着人与他们的亲人的关系。水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阴柔和生命之源,而张洹作品中的人显然象山,静立不动,而且所有参与者均为男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阴阳关系。此外,该行为也是对大量农村人口漂流至都市以及都市现代化人口膨胀过程的视觉再现,工人们严肃的面孔象征着其生存所遭受的自我折磨,人与自然的亲昵关系因而反衬了人在社会中的异化本质。这一荒谬之举连同记录的摄影和录像反映出流动短工的处境——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为世界带来渺小但可测量的变化。然而,这一行为本身的徒劳性又赋予作品另一种基调。关于该表演的具体流程和创作背景可参考张洹原话:“我邀请了四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来北京打工的民工,有搬家公司的,有建筑工人,有卖鱼养鱼的;年龄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几岁。为了找这些民工,我走访了很多他们居住的简易棚子,这个鱼塘离我住的地方不远,我有时散步就能走到那儿。这些参与的民工并不理解我的本意,只是按照我的计划来实施这个作品。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象我童年生活印象里的叔叔伯伯和兄弟。这个作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把这个鱼塘围住,每个人面向水,间隔五六米,沉默看水;第二部分是增高水位:第三部分组成一排人墙将鱼塘一分为二。[……]我做过与大山有关的作品,还想做一个与水有关的作品,也算实现了内心的一个愿望。”附这段行为艺术完整录像和摄影作品打包,链接见评论区望转发 对活跃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而言,行为表演是一种打破政治和文化边界的艺术形式。张洹在该作品中也首次进行编排调度,就其整体创作而言,剧场观念和叙事结构在他九十年代末以来的作品中逐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此作品作为摄影定格后,“画”中的形象更具符号性,重要的不再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感受,而是整个群体内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所引发的社会象征性因素。另外,张洹上文中提到的“与大山有关的作品”包括我之前介绍过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详见网页链接展开全文 转发 503评论 57
#展览资源见评# 为何将一个杯子重复描绘五千遍?1974年,德国画家彼得•德雷尔(Peter Dreher)开始画一个置于白墙前的玻璃杯。这原本只是一次绘画习作——依照艺术家本人的表述,旨在表明激励自己作画并不需要通过变换题材——却逐渐发展成德雷尔的毕生之作《日日皆好日》(Tag um Tag guter Tag)。在1974至2017年间,他在昼夜两种环境下以这只玻璃杯为对象创作了约5200幅画作。画家和杯子的距离、作品规格和夜间作品的照明等条件保持恒定,而白昼作品则创作于不同的光线环境中,因此色彩更丰富。此外,玻璃杯以原始尺寸呈现,画幅相应地固定为25 x 20厘米。与这些作品相关联的是对在变化条件下的真实事物的感知:例如在白天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画室窗户在玻璃杯内的反射,杯子似乎将简朴的室内空间浓缩起来。每幅作品的个性之处源自变换的外部与内部影响、画室所在的高地黑森林空气疗养地的不同气候环境以及画家在四十余年间的不同心境。这组系列作品是一场关于标志(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差异的安静练习,通过超过五千幅单画来证明介于图像与被描绘的物体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反映了这种聚焦唯一对象的近乎禅宗佛教的限制方式所酝酿的绘画财富。在坚固厚实的材料物性和近乎精神化的失身之间,这只反射光线的玻璃杯带着凝固的乳白色或幽暗的紫罗兰色,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装载着绘画可能性的整体宇宙。这些可以排列成行的玻璃杯画作表现出一种连续的平静状态,整个系列当然也成为一个无穷回圈。在此,时间被作为始终相同的内容的周期性重现来对待,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存在最微小的差异。此外,引用禅宗大师云门文偃的作品标题还指向了这组玻璃杯系列的另一种时间属性。因为“日日皆好日”也适用于德雷尔提出的实际要求——只要条件允许,每天画一个玻璃杯(1974年以来,他每年至少创作五十幅)。和日本观念艺术家河原温(On Kawara)的“日期画”相似,《日日皆好日》的玻璃水杯也可以被视为画家的日记,是关于像玻璃一样清明透亮、默默流逝的时间的日志。1932年出生于曼海姆的彼得•德雷尔在1950至1956年间就读于卡尔斯鲁厄学院,其指导教师包括卡尔.胡布赫(Karl Hubbuch)和威廉•施纳伦伯格(Wilhelm Schnarrenberger),因此受到这些艺术家描绘物体的后新客观主义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这些艺术家在曼海姆艺术馆举办的“新客观主义”等展览上备受瞩目,在二战后的西方却首先并未获得广泛认可。随着对具象艺术的名誉恢复,当代绘画界许多像德雷尔一样的艺术家并不否认其创作源头,表现出对待现实的独特方式。2012年时,德雷尔将《日日皆好日》系列中超过四百幅作品赠予弗莱堡新艺术博物馆。2020年,德雷尔在弗莱堡去世。评论区附德国哈尔基金会当前举办的彼得•德雷尔特展实拍300张,含油画的丰富特写该展览除了展出了近200幅玻璃杯画作外,还包含他的其它系列作品。望转发#遇见艺术#@_30赫兹_@科学未来人展开全文 转发 84评论 4
#展览资源见评# 为何将一个杯子重复描绘五千遍?1974年,德国画家彼得•德雷尔(Peter Dreher)开始画一个置于白墙前的玻璃杯。这原本只是一次绘画习作——依照艺术家本人的表述,旨在表明激励自己作画并不需要通过变换题材——却逐渐发展成德雷尔的毕生之作《日日皆好日》(Tag um Tag guter Tag)。在1974至2017年间,他在昼夜两种环境下以这只玻璃杯为对象创作了约5200幅画作。画家和杯子的距离、作品规格和夜间作品的照明等条件保持恒定,而白昼作品则创作于不同的光线环境中,因此色彩更丰富。此外,玻璃杯以原始尺寸呈现,画幅相应地固定为25 x 20厘米。与这些作品相关联的是对在变化条件下的真实事物的感知:例如在白天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画室窗户在玻璃杯内的反射,杯子似乎将简朴的室内空间浓缩起来。每幅作品的个性之处源自变换的外部与内部影响、画室所在的高地黑森林空气疗养地的不同气候环境以及画家在四十余年间的不同心境。这组系列作品是一场关于标志(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差异的安静练习,通过超过五千幅单画来证明介于图像与被描绘的物体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反映了这种聚焦唯一对象的近乎禅宗佛教的限制方式所酝酿的绘画财富。在坚固厚实的材料物性和近乎精神化的失身之间,这只反射光线的玻璃杯带着凝固的乳白色或幽暗的紫罗兰色,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装载着绘画可能性的整体宇宙。这些可以排列成行的玻璃杯画作表现出一种连续的平静状态,整个系列当然也成为一个无穷回圈。在此,时间被作为始终相同的内容的周期性重现来对待,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存在最微小的差异。此外,引用禅宗大师云门文偃的作品标题还指向了这组玻璃杯系列的另一种时间属性。因为“日日皆好日”也适用于德雷尔提出的实际要求——只要条件允许,每天画一个玻璃杯(1974年以来,他每年至少创作五十幅)。和日本观念艺术家河原温(On Kawara)的“日期画”相似,《日日皆好日》的玻璃水杯也可以被视为画家的日记,是关于像玻璃一样清明透亮、默默流逝的时间的日志。1932年出生于曼海姆的彼得•德雷尔在1950至1956年间就读于卡尔斯鲁厄学院,其指导教师包括卡尔.胡布赫(Karl Hubbuch)和威廉•施纳伦伯格(Wilhelm Schnarrenberger),因此受到这些艺术家描绘物体的后新客观主义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这些艺术家在曼海姆艺术馆举办的“新客观主义”等展览上备受瞩目,在二战后的西方却首先并未获得广泛认可。随着对具象艺术的名誉恢复,当代绘画界许多像德雷尔一样的艺术家并不否认其创作源头,表现出对待现实的独特方式。2012年时,德雷尔将《日日皆好日》系列中超过四百幅作品赠予弗莱堡新艺术博物馆。2020年,德雷尔在弗莱堡去世。评论区附德国哈尔基金会当前举办的彼得•德雷尔特展实拍300张,含油画的丰富特写该展览除了展出了近200幅玻璃杯画作外,还包含他的其它系列作品。望转发#遇见艺术#@_30赫兹_@科学未来人展开全文 转发 84评论 4
#展览资源见评# 为何将一个杯子重复描绘五千遍?1974年,德国画家彼得•德雷尔(Peter Dreher)开始画一个置于白墙前的玻璃杯。这原本只是一次绘画习作——依照艺术家本人的表述,旨在表明激励自己作画并不需要通过变换题材——却逐渐发展成德雷尔的毕生之作《日日皆好日》(Tag um Tag guter Tag)。在1974至2017年间,他在昼夜两种环境下以这只玻璃杯为对象创作了约5200幅画作。画家和杯子的距离、作品规格和夜间作品的照明等条件保持恒定,而白昼作品则创作于不同的光线环境中,因此色彩更丰富。此外,玻璃杯以原始尺寸呈现,画幅相应地固定为25 x 20厘米。与这些作品相关联的是对在变化条件下的真实事物的感知:例如在白天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画室窗户在玻璃杯内的反射,杯子似乎将简朴的室内空间浓缩起来。每幅作品的个性之处源自变换的外部与内部影响、画室所在的高地黑森林空气疗养地的不同气候环境以及画家在四十余年间的不同心境。这组系列作品是一场关于标志(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差异的安静练习,通过超过五千幅单画来证明介于图像与被描绘的物体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反映了这种聚焦唯一对象的近乎禅宗佛教的限制方式所酝酿的绘画财富。在坚固厚实的材料物性和近乎精神化的失身之间,这只反射光线的玻璃杯带着凝固的乳白色或幽暗的紫罗兰色,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装载着绘画可能性的整体宇宙。这些可以排列成行的玻璃杯画作表现出一种连续的平静状态,整个系列当然也成为一个无穷回圈。在此,时间被作为始终相同的内容的周期性重现来对待,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存在最微小的差异。此外,引用禅宗大师云门文偃的作品标题还指向了这组玻璃杯系列的另一种时间属性。因为“日日皆好日”也适用于德雷尔提出的实际要求——只要条件允许,每天画一个玻璃杯(1974年以来,他每年至少创作五十幅)。和日本观念艺术家河原温(On Kawara)的“日期画”相似,《日日皆好日》的玻璃水杯也可以被视为画家的日记,是关于像玻璃一样清明透亮、默默流逝的时间的日志。1932年出生于曼海姆的彼得•德雷尔在1950至1956年间就读于卡尔斯鲁厄学院,其指导教师包括卡尔.胡布赫(Karl Hubbuch)和威廉•施纳伦伯格(Wilhelm Schnarrenberger),因此受到这些艺术家描绘物体的后新客观主义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这些艺术家在曼海姆艺术馆举办的“新客观主义”等展览上备受瞩目,在二战后的西方却首先并未获得广泛认可。随着对具象艺术的名誉恢复,当代绘画界许多像德雷尔一样的艺术家并不否认其创作源头,表现出对待现实的独特方式。2012年时,德雷尔将《日日皆好日》系列中超过四百幅作品赠予弗莱堡新艺术博物馆。2020年,德雷尔在弗莱堡去世。评论区附德国哈尔基金会当前举办的彼得•德雷尔特展实拍300张,含油画的丰富特写该展览除了展出了近200幅玻璃杯画作外,还包含他的其它系列作品。望转发#遇见艺术#@_30赫兹_@科学未来人展开全文 转发 84评论 4
#展览资源见评# 为何将一个杯子重复描绘五千遍?1974年,德国画家彼得•德雷尔(Peter Dreher)开始画一个置于白墙前的玻璃杯。这原本只是一次绘画习作——依照艺术家本人的表述,旨在表明激励自己作画并不需要通过变换题材——却逐渐发展成德雷尔的毕生之作《日日皆好日》(Tag um Tag guter Tag)。在1974至2017年间,他在昼夜两种环境下以这只玻璃杯为对象创作了约5200幅画作。画家和杯子的距离、作品规格和夜间作品的照明等条件保持恒定,而白昼作品则创作于不同的光线环境中,因此色彩更丰富。此外,玻璃杯以原始尺寸呈现,画幅相应地固定为25 x 20厘米。与这些作品相关联的是对在变化条件下的真实事物的感知:例如在白天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画室窗户在玻璃杯内的反射,杯子似乎将简朴的室内空间浓缩起来。每幅作品的个性之处源自变换的外部与内部影响、画室所在的高地黑森林空气疗养地的不同气候环境以及画家在四十余年间的不同心境。这组系列作品是一场关于标志(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差异的安静练习,通过超过五千幅单画来证明介于图像与被描绘的物体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反映了这种聚焦唯一对象的近乎禅宗佛教的限制方式所酝酿的绘画财富。在坚固厚实的材料物性和近乎精神化的失身之间,这只反射光线的玻璃杯带着凝固的乳白色或幽暗的紫罗兰色,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装载着绘画可能性的整体宇宙。这些可以排列成行的玻璃杯画作表现出一种连续的平静状态,整个系列当然也成为一个无穷回圈。在此,时间被作为始终相同的内容的周期性重现来对待,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存在最微小的差异。此外,引用禅宗大师云门文偃的作品标题还指向了这组玻璃杯系列的另一种时间属性。因为“日日皆好日”也适用于德雷尔提出的实际要求——只要条件允许,每天画一个玻璃杯(1974年以来,他每年至少创作五十幅)。和日本观念艺术家河原温(On Kawara)的“日期画”相似,《日日皆好日》的玻璃水杯也可以被视为画家的日记,是关于像玻璃一样清明透亮、默默流逝的时间的日志。1932年出生于曼海姆的彼得•德雷尔在1950至1956年间就读于卡尔斯鲁厄学院,其指导教师包括卡尔.胡布赫(Karl Hubbuch)和威廉•施纳伦伯格(Wilhelm Schnarrenberger),因此受到这些艺术家描绘物体的后新客观主义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这些艺术家在曼海姆艺术馆举办的“新客观主义”等展览上备受瞩目,在二战后的西方却首先并未获得广泛认可。随着对具象艺术的名誉恢复,当代绘画界许多像德雷尔一样的艺术家并不否认其创作源头,表现出对待现实的独特方式。2012年时,德雷尔将《日日皆好日》系列中超过四百幅作品赠予弗莱堡新艺术博物馆。2020年,德雷尔在弗莱堡去世。评论区附德国哈尔基金会当前举办的彼得•德雷尔特展实拍300张,含油画的丰富特写该展览除了展出了近200幅玻璃杯画作外,还包含他的其它系列作品。望转发#遇见艺术#@_30赫兹_@科学未来人展开全文 转发 84评论 4
#展览资源见评# 为何将一个杯子重复描绘五千遍?1974年,德国画家彼得•德雷尔(Peter Dreher)开始画一个置于白墙前的玻璃杯。这原本只是一次绘画习作——依照艺术家本人的表述,旨在表明激励自己作画并不需要通过变换题材——却逐渐发展成德雷尔的毕生之作《日日皆好日》(Tag um Tag guter Tag)。在1974至2017年间,他在昼夜两种环境下以这只玻璃杯为对象创作了约5200幅画作。画家和杯子的距离、作品规格和夜间作品的照明等条件保持恒定,而白昼作品则创作于不同的光线环境中,因此色彩更丰富。此外,玻璃杯以原始尺寸呈现,画幅相应地固定为25 x 20厘米。与这些作品相关联的是对在变化条件下的真实事物的感知:例如在白天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画室窗户在玻璃杯内的反射,杯子似乎将简朴的室内空间浓缩起来。每幅作品的个性之处源自变换的外部与内部影响、画室所在的高地黑森林空气疗养地的不同气候环境以及画家在四十余年间的不同心境。这组系列作品是一场关于标志(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差异的安静练习,通过超过五千幅单画来证明介于图像与被描绘的物体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反映了这种聚焦唯一对象的近乎禅宗佛教的限制方式所酝酿的绘画财富。在坚固厚实的材料物性和近乎精神化的失身之间,这只反射光线的玻璃杯带着凝固的乳白色或幽暗的紫罗兰色,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装载着绘画可能性的整体宇宙。这些可以排列成行的玻璃杯画作表现出一种连续的平静状态,整个系列当然也成为一个无穷回圈。在此,时间被作为始终相同的内容的周期性重现来对待,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存在最微小的差异。此外,引用禅宗大师云门文偃的作品标题还指向了这组玻璃杯系列的另一种时间属性。因为“日日皆好日”也适用于德雷尔提出的实际要求——只要条件允许,每天画一个玻璃杯(1974年以来,他每年至少创作五十幅)。和日本观念艺术家河原温(On Kawara)的“日期画”相似,《日日皆好日》的玻璃水杯也可以被视为画家的日记,是关于像玻璃一样清明透亮、默默流逝的时间的日志。1932年出生于曼海姆的彼得•德雷尔在1950至1956年间就读于卡尔斯鲁厄学院,其指导教师包括卡尔.胡布赫(Karl Hubbuch)和威廉•施纳伦伯格(Wilhelm Schnarrenberger),因此受到这些艺术家描绘物体的后新客观主义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这些艺术家在曼海姆艺术馆举办的“新客观主义”等展览上备受瞩目,在二战后的西方却首先并未获得广泛认可。随着对具象艺术的名誉恢复,当代绘画界许多像德雷尔一样的艺术家并不否认其创作源头,表现出对待现实的独特方式。2012年时,德雷尔将《日日皆好日》系列中超过四百幅作品赠予弗莱堡新艺术博物馆。2020年,德雷尔在弗莱堡去世。评论区附德国哈尔基金会当前举办的彼得•德雷尔特展实拍300张,含油画的丰富特写该展览除了展出了近200幅玻璃杯画作外,还包含他的其它系列作品。望转发#遇见艺术#@_30赫兹_@科学未来人展开全文 转发 84评论 4
#展览资源见评# 为何将一个杯子重复描绘五千遍?1974年,德国画家彼得•德雷尔(Peter Dreher)开始画一个置于白墙前的玻璃杯。这原本只是一次绘画习作——依照艺术家本人的表述,旨在表明激励自己作画并不需要通过变换题材——却逐渐发展成德雷尔的毕生之作《日日皆好日》(Tag um Tag guter Tag)。在1974至2017年间,他在昼夜两种环境下以这只玻璃杯为对象创作了约5200幅画作。画家和杯子的距离、作品规格和夜间作品的照明等条件保持恒定,而白昼作品则创作于不同的光线环境中,因此色彩更丰富。此外,玻璃杯以原始尺寸呈现,画幅相应地固定为25 x 20厘米。与这些作品相关联的是对在变化条件下的真实事物的感知:例如在白天的画作中,我们能看到画室窗户在玻璃杯内的反射,杯子似乎将简朴的室内空间浓缩起来。每幅作品的个性之处源自变换的外部与内部影响、画室所在的高地黑森林空气疗养地的不同气候环境以及画家在四十余年间的不同心境。这组系列作品是一场关于标志(能指)与意义(所指)之间的差异的安静练习,通过超过五千幅单画来证明介于图像与被描绘的物体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反映了这种聚焦唯一对象的近乎禅宗佛教的限制方式所酝酿的绘画财富。在坚固厚实的材料物性和近乎精神化的失身之间,这只反射光线的玻璃杯带着凝固的乳白色或幽暗的紫罗兰色,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装载着绘画可能性的整体宇宙。这些可以排列成行的玻璃杯画作表现出一种连续的平静状态,整个系列当然也成为一个无穷回圈。在此,时间被作为始终相同的内容的周期性重现来对待,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存在最微小的差异。此外,引用禅宗大师云门文偃的作品标题还指向了这组玻璃杯系列的另一种时间属性。因为“日日皆好日”也适用于德雷尔提出的实际要求——只要条件允许,每天画一个玻璃杯(1974年以来,他每年至少创作五十幅)。和日本观念艺术家河原温(On Kawara)的“日期画”相似,《日日皆好日》的玻璃水杯也可以被视为画家的日记,是关于像玻璃一样清明透亮、默默流逝的时间的日志。1932年出生于曼海姆的彼得•德雷尔在1950至1956年间就读于卡尔斯鲁厄学院,其指导教师包括卡尔.胡布赫(Karl Hubbuch)和威廉•施纳伦伯格(Wilhelm Schnarrenberger),因此受到这些艺术家描绘物体的后新客观主义影响。上世纪二十年代,这些艺术家在曼海姆艺术馆举办的“新客观主义”等展览上备受瞩目,在二战后的西方却首先并未获得广泛认可。随着对具象艺术的名誉恢复,当代绘画界许多像德雷尔一样的艺术家并不否认其创作源头,表现出对待现实的独特方式。2012年时,德雷尔将《日日皆好日》系列中超过四百幅作品赠予弗莱堡新艺术博物馆。2020年,德雷尔在弗莱堡去世。评论区附德国哈尔基金会当前举办的彼得•德雷尔特展实拍300张,含油画的丰富特写该展览除了展出了近200幅玻璃杯画作外,还包含他的其它系列作品。望转发#遇见艺术#@_30赫兹_@科学未来人展开全文 转发 84评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