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译艺的意义

    附完整录像打包,见评论区既表现阴阳关系,又反映出流动短工的处境——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为世界带来渺小但可测量的变化。而这一行为本身的徒劳性又赋予作品另一种基调。中国行为艺术杰作
    #行为艺术# 张洹认为身体是语言,在其代表作《为鱼塘增高水位》(To Raise the Water Level in a Fish Pond, 1997)中,他雇佣了约四十名为谋生而背井离乡的北京失业工人,让他们站在水塘里以增高水位,张洹本人也头举着鱼塘塘主的五岁男孩站在最前列。以人的身体增加鱼塘的水位,当然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玩笑话。它使我们想起人躺在洗澡盆里的情景。但鱼塘的鱼和水象征着自然间万物的关系,也象征着人与他们的亲人的关系。水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阴柔和生命之源,而张洹作品中的人显然象山,静立不动,而且所有参与者均为男性,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阴阳关系。此外,该行为也是对大量农村人口漂流至都市以及都市现代化人口膨胀过程的视觉再现,工人们严肃的面孔象征着其生存所遭受的自我折磨,人与自然的亲昵关系因而反衬了人在社会中的异化本质。这一荒谬之举连同记录的摄影和录像反映出流动短工的处境——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身体为世界带来渺小但可测量的变化。然而,这一行为本身的徒劳性又赋予作品另一种基调。关于该表演的具体流程和创作背景可参考张洹原话:“我邀请了四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来北京打工的民工,有搬家公司的,有建筑工人,有卖鱼养鱼的;年龄从二十几岁到六十几岁。为了找这些民工,我走访了很多他们居住的简易棚子,这个鱼塘离我住的地方不远,我有时散步就能走到那儿。这些参与的民工并不理解我的本意,只是按照我的计划来实施这个作品。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象我童年生活印象里的叔叔伯伯和兄弟。这个作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把这个鱼塘围住,每个人面向水,间隔五六米,沉默看水;第二部分是增高水位:第三部分组成一排人墙将鱼塘一分为二。[……]我做过与大山有关的作品,还想做一个与水有关的作品,也算实现了内心的一个愿望。”附这段行为艺术完整录像和摄影作品打包,链接见评论区望转发 对活跃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而言,行为表演是一种打破政治和文化边界的艺术形式。张洹在该作品中也首次进行编排调度,就其整体创作而言,剧场观念和叙事结构在他九十年代末以来的作品中逐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此作品作为摄影定格后,“画”中的形象更具符号性,重要的不再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感受,而是整个群体内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所引发的社会象征性因素。另外,张洹上文中提到的“与大山有关的作品”包括我之前介绍过的《为无名山增高一米》,详见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转发 503评论 57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