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的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清凉语#【正念禅修】战争的根源是我们日常生活方式——我们发展工业的方式、我们构建社会的方式以及消费商品的方式。我们必须谛观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如此才能找到战争的根源,而不能仅仅谴责某一方。化解冲突,创造和平,我们必须超越分别的倾向。——《生命即当下》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智慧人生#【儒家天下】“将以顺性命之理”的“格物”,以达到“修身”为明德外用重要的根本,这才是“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的要旨,明白了性命真理,就可了解到我们这个人身也是外物。那个“能知”之性,“明德”之体的根本之“道”,才是“心物一元”的真谛。——《原本大学微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智慧人生#【儒家天下】“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说,任何一件事情,总有最初开始的动因,才有最后成就的终结。你要明白“大学之道”,必须先从“知、止”开始,逐步渐修,进入“定、静、安、虑”,得到明悟“明德”,才可以说真的接近“大学之道”的大道了!——《原本大学微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智慧人生#【儒家天下】“大学之道”的道,是根本,也可以说是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亲民”是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是明德立已以后,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已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原本大学微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智慧人生#【儒家天下】《大学》一书中有“三纲八目”的说法。《大学》书中首先提出的“明德”、“亲民”、“至善”,便是三纲。那八目呢?答案是《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本大学微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希望正念禅修能带一片宁静于世间喧嚣。名额有限,想报名参加的朋友们请尽快填写报名表。//@戴林龙: 报名成功,感恩。//@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正念禅修】无论在城市、乡村还是在荒野,我们都要小心地选择我们的环境,保持自我的统一与专注,并时刻滋养我们的觉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智慧人生#【儒家天下】"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孔子认为,若送他祭拜祖先时用的祭肉,表示祭拜祖先时想到孔子,表示把他当作家族的朋友,这对孔子来说意义非凡,所以这时候他会非常慎重地向你作揖拜谢。由此可见,孔子跟朋友相处,对于精神价值的看重远远超过物质。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每日国学#【国学资讯】 《对“国学热”持续不衰之原因思考》:礼乐是自然法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或是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模拟,虽是人文精神,社会秩序,却也体现了天地的必然性原则和自然性规律。国学热在中华大地上至下而上“顺乎人心”。“顺乎人心”起码有四个观察节点…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走进藏区—感悟藏族文化之旅#【行知感悟】“我们从书本上所了解的西藏习俗、文化与智慧,仅仅是 “知”的层面,只有踏上茶马古道,方能领悟艰难的人生之路本身,就是一条生命的超越之路;走进藏区,方能感受佛教文化对藏人影响之深,領悟信仰的巨大力量;天葬台前,更能令人沉思生命之短暂与无常…”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清凉语#【正念禅修】“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想是非,不谈是非固然能让自己摆脱尘劳,若能进一步将心思放在自我反省上面,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就更有益于进德修养了。经云:“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惟有自观身行,做到自省自勉、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教自悟,才能开采心中无限的宝藏。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每日国学# 【每日一人】: 《宋朝医学名家——王怀隐》王怀隐,北宋医学家。宋州睢阳(河南商丘)人。初为道士,精通医药。太平兴国(976—984年)初奉诏还俗,为尚药奉御,后迁翰林医官使。978年,奉命与副使王祜、郑奇,医官陈昭遇等编修方书。992年书成,名《太平圣惠方》。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清凉语#【内观导航】保持安静,把动作放慢下来,不仅对自己有益,也对我们周遭的每个人有益。看到别人保持正念,我们自己也会有正念;当我们看到别人急躁,我们也会跟着急躁。要知道你对他人的价值与助益,禅修期间是一个美丽的平衡;我们在安静中独自修行,却又与大众一道共修。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清凉语#【内观导航】当我们能够回到当下,并觉悟过去和未来不过是当下的念头时,我们便已解脱“时间”的束缚。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执着,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把持,因为一切都在刹那间变易。@一行禅师官方微博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迷失的家园》:这是一部纪录动物情感、死亡和人类惨酷杀戮的公益微电影。5年来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 摄制组陪伴动们度过一个个春秋冬夏,记录下2000多小时珍贵镜头,最终剪辑成这个12分21秒、凝聚了万千网友爱心的公益微电影。🔗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智慧人生#【取法道家】“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真正高明之土,什么都知道,一切都非常了解。但是,他虽真聪明却装糊涂,外表显露出来的是不知,这是第一等人。可是其他的人,自己根本不知,却处处冒充什么都懂,这就是“不知知”,这是人生的大病。-南怀瑾 @南怀瑾之谜 @南怀瑾他说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智慧人生#【取法道家—保身贵身】道家是主张“保身”的,但这不仅仅为追求长寿。《庄子》曾以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而子州支伯却以“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却之,和子华子以“两臂重于天下”劝昭僖侯莫争邻国之地等事例,由此可知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的价值观念。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