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译艺的意义

    #影片分享# 乍看之下,时间的流动在摩洛哥艺术家伊沙姆•贝拉达的影像作品《预兆:2019年5月9日10时03分》(2019)中明显放缓。凭空产生又再次消失的气泡、 雾障或自行散布的粒子宛若一场宇宙事件或对微观领域有机过程的放大。但变化与消逝的循环也使我们一再想起自然风景的空间。在2007年创作至今的“预兆”系列作品中,贝拉达在玻璃缸内让化学过程发挥出惊人的美学效果,并用摄像机对这场由他发起的“表演”进行实时记录。铜、铁、锌等各种元素被逐步添进酸或碱性溶液中,产生丰富的颜色和脆弱的形状,仿佛水族箱景观被激活。艺术家有针对性地引发悬浮、氧化现象或电解过程,像画家一样打造出风景(他本人也将自己的创作方式和画家相比较)。现居法国的伊沙姆•贝拉达的作品兼具科学性和诗意。他编排出化学粒子和物理反应之间的一场场复杂的舞蹈,利用科学参数来揭示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魔力。重要的并不是对自然的描绘,而是让自然真切而积极地存在于作品中。贝拉达的创作媒介涵盖摄影、录像、雕塑、装置和被他称为“表演”的化学激活过程。他在录像作品中抛弃了任何的后期制作,对他而言,这些影像既是文献又是独立的艺术作品。此外,在展览期间,由有生命的生态系统构成的雕塑装置内同样上演着复杂的自然过程。因此,这些景观也经过了展览中不同呈现方式的调控,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时间性:在“表演”和录像中相对迅速和有节奏,在玻璃缸装置中则持续较久且节奏缓慢。 方形的玻璃缸面对着展厅墙壁,它们无法在不破坏内部组织的情况下移动,而它们的形状则类似于画或摄影,区别在于容器中的风景经历着缓慢而持续的演变。贝拉达重新诠释了我们对绘画的假设:现实取代了赤裸裸的画布,颜料和画笔则被物质元素替换。虽然作品的创作理念基于自然科学知识,但这片由物质和元素组成的景观遵循着早期风景画的传统,从人的视角展现自然。 《预兆》促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打量无机物。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矿物世界是静态的,和生命界相反。我们无法感知矿物的运动,因为它们的时间性远远超过我们。但通过让这些纯矿物受特定酸碱度和粘度条件的支配,我们发现了这些通常感到永恒不变的物质的变化。在艺术家打造的封闭系统中,矿物世界甚至具有了态势维度。艺术家因此对有生命和无生命物质的范畴区分提出了质疑:“时间始终对物质产生影响,即便是最持久稳定的物质。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评论区附《预兆》系列三部完整录像实拍。望转发#遇见艺术# #宝藏二创榜# #电影二创榜# @韩松落 @殆知喵 L译艺的意义的微博视频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