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温儒敏的头像

温儒敏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中国教育报》8月29日刊出我为“2014阅读论坛”撰写的书面讲话,题目是《要让学生多读闲书》。指出不让读“闲书”,读书成了非常功利的行为,老是围绕考试读那点课文和教辅,限制那么死,怎么可能有阅读兴趣,怎么可能拓展阅读面、提高语文素养?即使对考试而言,这也是下策。见🔗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发表了博文 《要有块精神“自留地”》 - 最新一期《小学语文》(2014年3期)刊出我写的卷首语,题目是《挺起胸膛向前看》。愿和一线老师们共勉,并祝老师们端午节愉快: 《小学语文》约我写篇卷首语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上午博士考生面试。我有2个问题。一是《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第一句很有名,是否记得?请从美学或文艺心理学角度略加阐释。第二题是,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骂洋教士,骂和尚,但不骂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你是如何理解此话的?结果第一题几乎都答不上来,第二题也就搁下,没有再问。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一刊物向我约稿,我推荐几篇优秀论文,他们说很好。可又补充说作者必须副教授或博士以上才能发表,是领导的规定。我说怎能一刀切,年轻人论文有质量也应当推出,现在有些名家之作也未必比新秀强,请转告领导,得罪了青年也就没有未来。又问十篇中给年轻人发一篇行不?他说定不了。我决定不给该刊稿子。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山大中文系一本科女生告诉我她在一小学找到工作,当语文老师。我第一反应就是祝贺,鼓励她应当自豪!努力当一名最棒的小学老师,其地位并不在大学教授之下。我认识江苏的李吉林老师,从事小学教育六十年,创立情境教育,贡献巨大。我们这些在大学当教授的,很多都比不上她,无论是智力、毅力还是贡献。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今天(3 月17日)光明日报刊发拙文<文学研究的价值危机与当代责任>,其中谈到人文学者目前遭遇的困扰以及可能的突破,希望引发更多探讨。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发表了博文 《欣赏林庚的诗《春天的心》》 - 《高等语文》之一: 从现在起,我给大学生特别是非中文系的本科学生写一些美文欣赏,也可以说是《高等语文》的学习吧。每次一篇,作品连同赏析导语一起呈现。立春刚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日前和友人谈到,甲午年来到,国人心理有点复杂。中国国力强大了,但精神还是羸弱。日本一举一动都牵制我们,或被动,或反应过度,或阿Q。潜意识还是恐日。应想开了,小日本无非要折腾成正常国家,这是迟早的事,但它也不可能遏制中国崛起。中国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过分在意日本小动作。学学普京!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回复 @红楼清话 对博文 【文学研究别满足于“兜圈子”】的评论: "文学生活研究拓宽了研究的视野,不能说是功利化。比如研究文学的生产阅读,也会涉及评价。现在有些研究古代戏剧“剧场史”的,或者研究词于民间说唱关系的,都涉及文学生活,不会有人说..." 查看原文: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今日《广州日报》发表我的博文,题为《高考增加语文分值值得肯定》,有十多家网站迅速转载。🔗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日前我在北大国培班说到,现在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很普遍,小学低年级的课都提前学了,到了小学又要从头学一遍,或层层加码,孩子们自然会厌倦学习。从发展心理学来看,这是典型的拔苗助长,会干扰正常发育。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或总把自己孩子想象成天才,而不会想到“提前竞争”可能伤害孩子。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昨晚和辽宁师大文学院研究生座谈,再次讲到“读书养性,写作练脑”,建议珍惜大学时光,养成阳光的心态,抵御焦虑的空气,把上网时间从每天四五小时压缩到一小时以内,不着急找工作,不满足于凑学分,多读基本的书,学会历史的辩证的思维方法,大幅度提高写作能力,尽量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北大中文系已从五院迁出,搬到新建的人文学苑,今天正忙着搬东西。下午我们在五院会议室讨论《语文素养读本》的编写,大概是中文系在五院最后一次会议,会后大家在门口合影留念。中文系1978年到此,迄今35年。岁月沧桑,感慨万千。重发旧文一篇,与师友神聊吧。🔗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几天前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为语言文学学院作题为《读书养性 写作练脑》的报告,并与学生互动,受到欢迎。近日哈工大(威海)新闻网上详细报道了我的这次讲演。🔗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一毕业同学说他记住了我的一则微博:一尚未进入社会的青少年,除睡觉吃饭,如五分之一时间上网围观调侃骂人,五分之一时间看碟看非诚勿扰打游戏,五分之一时间聚会闲聊踢球,……得过且过真痛快,但一无所长,很可能会充当石块沙子,垫在社会金字塔的底层。社会分流的规律残酷,教科书上不会这样明写。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中国青年报6月13日发表《今年高考作文不能“套”也难“抄”》和《今年高考作文三大特色》,其中多处引用本人的观点,认为北京和全国甲的题能考出学生实际水平,很难套题,会拉开分数距离,有较高的信度。也有些省市(如湖北天津福建等)的题出得不太好,或过于简单,或让人费解。🔗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昨到潍坊参加北海学校韩兴娥老师“海量阅读”教学研讨会(教育报和当地主办)。韩试图摆脱当下刻板低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大量引导课上课外的自主阅读。我很惊讶一个普通小学老师能坚持十多年试验。在大会发言中,我建议学习韩老师的实干精神,借鉴她的经验。少做题,多读书,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路。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据《意林》执行主编微博讯,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与《意林》相关的,竟然有8家之多(全国卷、以及辽宁、上海、山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都是所谓“意林体”。作为一个“闺蜜型”或“心灵鸡汤”的杂志,自然有它骄傲的理由,可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思维如此矫揉造作、陈陈相因,又是多么悲哀!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日前我在微博说到《读者》《意林》不错,但读文摘不能代替读原著。今有《意林》来信邀我题写一句话。我就写了这么一句:“愿《意林》引导读书风气,让国人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昨天发了条关于父母不读书孩子就会对读书不感兴趣的微博,一天内近2万点击,可见大家关注此事。其实还要补充一条:现在很多语文老师也都不怎么读书,有网友说有些老师教书靠一手拿教参,一手是《读者《意林》之类。这怎能教得好?学生又怎么会乐意读书?《读者》之类也不错,但文摘毕竟不能代替原著。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前日有杂志采访我,问:孩子们都不太喜欢读书,怎么培养兴趣?答:家长自己爱读书,孩子自然也对书有兴趣。父母成天打麻将看电视聊大天,家里完全没有读书的气氛,怎么可能要求孩子读书?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第一位的。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习惯,加上阳光性格,比考上好学校更重要。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发表了博文 《温儒敏:2013年高考作文题评析》 - 和以往相比,今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有3个变化,一是材料作文占了大头,命题(话题)作文大为减少。材料作文一般只给出一些文字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谢谢思旭,谢谢阿忆,谢谢北大中文83级的同学们。文83的四年非常值得珍惜。担任文83班主任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乐事。今年刚好是这个班级进北大学习的30周年,借此祝福同学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思旭酒话: 泪想我们的恩师、文83的班主任温儒敏老师…
    【恩师如慈父,温儒敏教授,68岁生快】http://t.cn/zYo1ZW8因为忙,2010年2月19日温老师65岁大寿的旧视频碎片,一直没连缀起来,今乃温老师68岁生日,在电脑上紧急编辑了一下,老同学 @思旭酒话 @臧棣 @孔庆东 @娜斯 @王怜花 @徐永恒的微博 勿忘,抽几秒时间,给温老师发个短信,问候一下。(@温儒敏)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惊悉曹学明同学3月31日逝世,不胜悲痛!曹1945年生,上海人。196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文革期间贴大字报攻击康生,被打成“反革命”,1970年分配到辽宁海城当中学教师,历经坎坷,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被折磨成精神性疾患者,最终导致尿毒症,不治而亡,哀哉!愿老同学学明兄安息!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现在很多学生不读课外书,小学还好一点,初二之后读书量就一路下滑,高中应对高考,根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书了。初二就成了人生的阅读德高峰,真有点可悲。更可悲的的是,老师现在也不怎么读书,要读大都只是为了一时职业需要,比如备课、升职考试,等等,基本上是“职业性阅读”,极少自由阅读。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近日看到《南方周末》(2013年3月14日)载文呼吁“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只考作文与阅读,作文占70%,阅读占30%,有没有可行性?值得试验。高考(中考)的试卷设计得好,可从正面去指挥教学。高考(中考)不应当再考那种“伪语文”“伪能力”的题目。见温儒敏新浪博客文🔗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温儒敏

    新中国建国以来,各种政治运动不断,土改呀、四清呀、文革呀,等等,大学很少能完整学完的。到现在,自由度大了,可是物欲膨胀,竞争加剧,干扰也不比以前少。倒是七十年代……——博文片段来自温儒敏: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大研究生的学习生活 🔗 网页链接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