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宋歌ehesuma的头像

宋歌ehesuma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宋歌ehesuma

    //@阿秘厘: “阿秘厘”建立之初,即立下愿望,要“刷新听觉概念,创建乐场理念”。具体而言 ,宋歌力图使表演者忘掉善用的技法,将乐器还原到“原初状态”。她觉得,任何一种演奏技法的确立,均是前人选择的结果,声音的可能性还有很多,只欠探索。而忘掉一切,重新开始,是“创新者”所需具备的。
    @生活月刊 2013年7月刊[乐]篇章《阿秘厘时光:光与甘露》。光一样的节奏,甘露般的旋律。水上的音乐现场,夏夜的灵性时光。专访阿秘厘创立者@宋歌ehesuma 感受宁静与欢愉的“水上阿秘厘”时光。撰文 严慕来@mulai /摄影 祝君/演出现场图片提供 @吴大钰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宋歌ehesuma

    最后一句 //@阿秘厘: 何训田谈音乐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我想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是生命的本身。就像呼吸一样,没想过要呼吸,但是不呼吸就会死人。"
    @天翼杂志 撰文何训田教授:《何训田,万物皆有声》。何训田,谐音何训天,最为宏大壮阔的存在也为他所训,口气很大。何训田是谁?且别问,先去听听他的《阿姐鼓》《般若心经》《春歌》《尘鼓》《树有风》……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宋歌ehesuma

    宋歌ehesuma:回复@资深屌丝挨扶哥: CD无法还原或表达现场的“声场”,这是两种制作思维。//资深屌丝挨扶哥:会出CD或者BD么? 《春歌》结尾真是一派繁盛之景
    @iWeekly周末画报 刊于6月29日:《“水上阿秘厘”背后的光、甘露与不灭》,在黄浦江畔建起的这座七方舞台,90分钟的潮起潮落,由6位音乐家于49位冥想者共同坐镇完成。《春歌》的收尾,将蒲团上的观众拉回人间。回到原点寻找光一样的节奏,甘露般的旋律。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宋歌ehesuma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万里长空 河阳共舞--路过地球之舞者送行您迎接您 杨立青先生 永恒之音 震撼之舞 依然生命 自由自在!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