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生活月刊的头像

生活月刊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从西北古城永泰,到河北马兰村,再到东部古都徐州,我们探访了三座学校, 教育如涓涓流水,改变着年轻人的命运。在我们的时代,仍有人静心持守。不同领域的几位隐者,用生活诠释生命的真意。在北海道,在缅甸,在西双版纳,在民艺人掌纹间,在摄影家镜头里,善由心生,息息传递。🔗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走了一年多的“茶之路”之前在杂志上要分四册出版,如今终于集于一册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版,月底将面世。这本书,是生活杂志小伙伴们的一份心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生活珍物100# 珍藏登场!100期纪念号的套装版,盒装牛皮纸质感,文件袋线圈开口设计,内含六本3月刊杂志(5本特别版分别是:黄永松,刘丹,徐冰,@张晓刚,王澍 合作限量出版)只在淘宝店售卖。🔗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云南香格里拉十小时连天大火,摧毁的是独克宗古城,始建于唐朝,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由于古城的房屋建筑多为木式结构老屋,火灾发生后短时间内连绵火势倾城。英国摄影师Michael Freeman曾多次来到此处拍摄纪录,今天在其朋友圈贴出曾经的美丽古城图大为哀叹。他的茶马古道报道曾在13年11月刊刊发。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茶的爱好者们,没错,我们在准备第四集茶之路了!因为还有不容错过的台湾乌龙、安溪铁观音两大名茶尚未登场呢!
    #台茶之路一# 永康街深巷里何健老师的“冶堂”,简朴无华,但随手拿出来就是二三十年代的包种茶样品。何老师研习茶三十年,走遍两岸茶区,历史现状信手拈来,和他交谈如入宝山而忘返。最早造访易武,却不存茶不从中谋利。希望我们此行能展示台湾茶界生态农法的兴起,为大陆过分开发的茶区提供借鉴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抗日战争已结束半个多世纪,老兵们相继离去。年轻时他们舍弃生命报效国家,晚景却大多凄凉。是否能给予老兵应有的尊严,拷问着一个民族的良心。生活9月刊将刊登作家刘玉近年来在广西一带寻访健在老兵的故事,记录下他们从前的记忆和当下的生活,向这些年近百岁的老人们致敬。购买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民国期刊# 《苦竹》,由胡兰成创办于1944年。封面装帧者炎樱是张爱玲密友。张爱玲的《传奇》增订本封面也出自炎樱之手。此为《苦竹》创刊号,封面登有俳句:“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顷刻之间,随即天明。”“苦竹”两字亦仿如张爱玲一生的写照:情是极苦的,而生命依然有如竹的清高和细密。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至美无尘,一组芭蕾舞动画图。由舞蹈传奇Marie Agnes Gillot、Marie-Claude Pietragalla、Roxane Stojanov、Kristina Shapran等饰演。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总94期#是什么样的选题,可以让弗孔(Bernard Faucon)镜头下的青年人与若木信吾的祖父相遇?敬请留意2013年9月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茶之路」第三辑之「真」:云南莽苍+皖南翠微+闽北真味,奉上云南普洱、景谷大白茶、凤庆滇红、太平猴魁、涌溪火青、福鼎白茶、政和白茶、福州茉莉花茶。随7月刊附赠。至此茶路暂告段落,诚如我们所预期的,“我们相信已经找到了沟通情感的媒介,那就是茶”。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对茶的探访,敬请留意。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本组作品《九歌肖像》与著名编舞家林怀民先生合作,由林先生指导排演舞蹈动作,在台北云门舞集排练场一气呵成,全新演绎了云门舞集的经典剧作《九歌》的精髓,一组突破了新闻报道局限的艺术作品级创作。《九歌肖像》摄影师:@马岭的pixels (注:本期出版于2012年6月刊,封面摄影为:@攝影人阮義忠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为培养编辑、设计新生代,@生活月刊 每年暑期特别开放的实习生暑期招生开始啦!现计划招编辑实习生2名,设计实习生1名。条件:读过近两年的生活杂志;须是结束大三学习的学生;实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有意者请递个人简历至:chinalifemagazine(at)gmail.com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我们在香港诚品书店的杂志区正式亮相,作为少有的几本内地中文杂志,本期「人生两仪」还被选作了月度推荐。书店位于香港铜锣湾希慎广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从前,当人们问起黄柳霜的祖国,她会说:“我的祖国是一个由48个州组成的民主国家。”后来,她给美国朋友写信却说:“我真希望我生在中国!”但显然,她不属于美国也不属于中国。她只能不断抵达又不断启程。因为父亲说过,“拍电影会丧失灵魂”,她的中国同胞也说过,她将“第一千次死亡”。详见5月刊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天地之道,以两仪造化万物。纯粹之道,一为黑一为白。白可为无垠之白,黑可为无限之黑。至真至诚至美至善之道,尽在此极致的工艺探寻之内。《生活》5月刊走访白瓷艺术代表黑田泰藏,黑陶民艺代表“濑户黑”工艺家柴田一佐卫门。如何创造打动人心的作品,先须发自自心之境🔗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茶之路# 雅安蒙顶山是我们访茶之路的第一站。3月20日走了一整天山路,看到一片50多年前由知青开垦出来的茶园。在知青曾住过的废弃房见墙上和地上散落着贯穿了整个60-80年代的旧报纸。孰能料,这些遗迹在一月后严重损毁。作为川茶三大产区之一的蒙顶茶,如其水土,性柔和。留意5月出版的别册《茶之路》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我们怀着对"川菜第一神菜"--开水白菜的景仰而去,但神菜毕竟已成传奇,世间再无真正的"开水白菜",唯有在美食家石光华的描述里,各自想象。详见四月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马可:做手工需要“定”,也是一种“禅修”。设计工作本身,教会我很多东西,最直接也最让我感恩的,是它教会了我什么叫专注。...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工作的方式,到最后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看能不能为这个世界增加一些真正永恒的价值。——《吾民吾衣》见2011年10月刊:🔗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造园记」特辑奉上6个造园个案:王宝珍·容园,张弘·双栖斋,董豫赣·清水会馆,邵帆·39号院,张扬·归墅,王澍·五散房。第一位获普利兹克奖的中国本土建筑师王澍,说他任何一个建筑都是园林,每一次的设计也都是在设计一个保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世界、走向一条重返自然的道路。4月刊🔗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木心说生命有两大神秘:欲望和厌倦。在此次探访中国各地的至味盛宴当中,我们发现,厨师居然是一个对生命中的两大神秘进行双面作战的职业。他们一方面不断地营造多元的味觉和口感来调和人类层出不穷的欲望与厌倦,另一方面又用异常丰富的悲悯来要求自身做到不负任何一样食材。4月刊🔗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人间四月天。寻访当代造园者——王宝珍的容园,张弘的双栖斋,董豫赣的清水会馆,邵帆的39号院,张扬的归墅及王澍的五散房;追溯王澍的恩师、第一位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师童寯先生;特别奉献上海、北京、四川、台湾、武汉的私宴佳肴;特别推荐最后的贵族、艺术之赵广超。购买:🔗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评判某一时代在历史横流中的价值,于戏剧来说,这个标准可能是:好编剧有多少,多少剧在演(其中好剧又有多少),多少人在看戏。循此,80年代并非黄金年代,人们只是闷了太长时间了,黑暗里忽然有了光。——林兆华、过士行、易立明谈论“我们的八十年代”,详见2月刊🔗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3月刊上海博物馆专辑,我们以中华文明从远古至清朝演变的时间线索,选取了十件国宝文物,邀请上博的十几位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采访,全面解读良渚飞鸟玉琮、西周大克鼎、王献之《鸭头丸帖》、王诜《烟江叠嶂图》,及元青花、明话本、清家具等稀世珍宝。天地真蕴:有大美而不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即日起订阅《生活》全年,将获赠这本我们精心制作的《生活的脸孔:中国当代肖像》(Faces of Life)。其集中呈现了包括庄学本、张祖道、牛畏予、朱宪民、刘香成、侯登科、肖全、吕楠、刘铮、张海儿、颜长江等等在内的50位优秀摄影家1930s-2010s中国80年人文风貌。开本同《生活》。🔗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新春大吉!因补员需要,生活编辑部特此新春纳新。职位:资深记者,要求:新新闻写作高手,具备扎实田野采访能力,能写长篇社会调查文章,工作经验5年以上,男士、年龄30岁以上者优先考虑。待遇从优!工作地点:北京。符合条件并有意者可发信至:chinalifemagazine(at)gmail.com 也欢迎亲朋好友们推荐!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生活别册# 2月新刊「信望爱」附赠别册《家书IV》,辑艺术家丁雄泉、画家厐均、剧作家李婴宁、编舞家林怀民、诗人翟永明、牧师摄影师冯君蓝、建筑师童明、传媒人黄源顺撰述的关于各自精神的支撑和来源;家庭相片亦珍贵地再现了他们的成长屐痕。图为1967年林怀民全家在台北合影,后排右二为20岁的林怀民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纪念邓伟# 父亲在给邓伟的信中写道:“以你的性情为例,并不纡徐柔和,而是迫切急躁,古人的至理名言:‘任何难任之事,要有力(量)而无(生)气。’回京后看《傅雷家书》第74页吧。人,最大的功夫是‘平心静气’,思所以处天下事,只‘安祥’二字。”2012年岁首邓伟为《生活》撰写家书,详见长微博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2013年恰逢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在法国出版100周年。老一辈的中国翻译家们曾以集体翻译的方式共同攀登这座巨作大山。本期《生活》与几位在1980年代版《追忆》译介过程亲历一线的人物一起,追忆那个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外国文学翻译的黄金年代。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生活月刊

    iWeekly年终策划之#平衡#主题,@张晓刚 :究竟要艺术史还是要资本?大家都面临这么一个时代。如果你还相信艺术史还需要来自艺术史中那些伟大人物的激励,那么艺术的生涯将是最重要的,并将成为你取之不尽的财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