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契丹人的觅豆马迟的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张旭东教授旧文选摘(建议和他7月4-5日在纽约的问答对照来看):中国大学的精神使命: 在美国看北大人事改革 (摘自爱思想网)     北大独特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却使这所校园里发生的变化...文字版>> 🔗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http://t.cn/zOXAaic)
    1. 微博附图
    转发 57评论 5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睇一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天注定》的最后一句台词,是舞台戏文里的拖腔道白:“你-可-知--罪----?” 或许人类所在的每个时代,都逃脱不了那一抹罪的原色。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回复@坏猫汤姆: 哈哈哈,Simon Critchley在The Book of Dead Philosophers里就说:毕掌门绝不吃豆子,是沿袭了埃及人的观点,认为它形似某物;但可能也有其他原因。书中还提到Diogenes Laertius为毕掌门不踩豆苗引颈就戮之事写的一首烂诗:“Woe! Woe! Whence,Pythagoras,this deep reverence for beans?
    展开全文
    一出小区大门,就遇见满口京腔的业主对着保安厉声吼骂;路过花坛,听到四川大哥打着手机,气急败坏地跟自己的生意伙伴对吵;进到银行,又目睹傻头瓜脑的东北小伙满嘴污秽地怒斥着银行职员。但我终于跌跌撞撞寻到了污秽杂乱的当当图书自提处,并把铺上裹着薄被沉沉午睡的小伙儿拍醒,取回这三册佩索阿。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一只笼子在搜寻着一只鸟。” -- 卡夫卡
    王功权: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和我一样为难,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做事艰难,这样心里很苦。我也不愿意看到我那么多朋友本来都很善良,只能同流合污,以至于失去内心的美好,不能获得救赎,自己都觉得圣洁不起来。我也不想看到那些官员本来也很优秀,却只能被迫说自己都不信的话。🔗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6408评论 3151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不毁乡校思社稷,百无禁忌是流氓。//@Agape_de_la_Pekin: 别想钓鱼。//@doubtfire: 不信谣不传谣。///@独立学者温某某: @谭人玮: 今天早上收到消息,@广州公安 最近广受赞誉的那条“子产不毁乡校“微博的作者,广州公安局公共关系处副处长张胜春,因发布此微博而被停职检查 (30秒前)
    展开全文
    #开网纳谏#【子产不毁乡校】子产不毁乡校,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
    1. 微博附图
    转发 21862评论 8699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Simone, il y a un grand mystère / Dans la forêt de tes cheveux. / Tu sens le foin, tu sens la pierre / Où des bêtes se sont posées. ("Les cheveux", Remy de Gourmont (1858-1915) ) 戴望舒译文:“西茉纳,有个大神秘/在你头发的林里。/你吐着干蕊的香味,你吐着野兽/睡过的石头的香味”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劲风丽日,亲覩《阿芙蓉之战》。多谢豌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Robert Graves在《希腊神话》(The Greek Myths)序言里认为:“三”是母系社会普遍的月神崇拜之遗留,因为月相可粗分为新月、满月和残月三种;女性可分为少女、适婚妇女与老妇三个阶段;对应于季节的春(初生)、夏秋(成熟)和冬(凋零)。在许多原始神话与民间传说里,“三”都是重要的神秘数字。
    展开全文
    #哈尔滨历史上的今天#【2月18日】【五讲四美】是1981年流行词,八零九零后估计都不知道了。1981年2月18日哈尔滨市委发出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和思想美、语言美、仪表美、环境美》的“五讲、四美”教育活动。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五讲四美依旧能广泛流行。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Dodo喜孜孜地说:“今天早晨我做了个特别好的梦。我在西湖边上玩,不知怎么就迷路了,上身衣服也丢了。我就光着个膀子绕着湖边乱跑。跑着跑着,抬头一看,怎么西湖旁边就是香山啊!有两个人牵着老虎从山坡下来,和我走同一条路,老虎蹭着我身子过去了。然后你就找到了我,还怪我怎么蹭了一身老虎毛。”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前几天还在说:“那些踩在暴民肩上攻城掠地的人,其实更需小心。总有一天他们也会被这群乌合之众无情地抛弃。” 报应来得真快。只是为了送顿饭,韩粉和肉丝们居然掐作一团,爆炒出了一盘“蚂蚁上树”。槐聚之地,上演的果然都是南柯一梦。(配图为《镌新编出像南柯梦》) @沙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汉砖"弋射收获图”。有人在水滨沙湄弯弓射大雁。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千唐志斋这副最有名的楹联,记载了一位历史过来人的冷静眼光与不灭热情。谁非过客?花是主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刚让Dodo看过这一组照片。他说:“沙漠里下雪了哎……” 说的是第一款,真像。 //@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喜爱银杏叶果的那一款。
    当代日本漆器 by 山崎夢舟 Yamazaki mushū。更多作品在相册:🔗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回复@田园大兔子: 关于温克尔曼的内容出自http://t.cn/SwnzUs,里面介绍的更多一些。虽然只放了张歌德的画像,但多少有些联系。 //@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伟大的歌德。
    #旁听艺术史#18世纪下半叶,狄德罗和温克尔曼同时沉思废墟美学,异曲同工。古迹之美,一则警惕人勿忘时间之摧残,以及家国一灭,终古寂寥;二则使人更坚定相信,原迹曾被视为永失不返,并使人因此错误偏爱自然美,实则绝对忠实的原迹重建是可为的。温克尔曼因此企望一种清明质朴的“线性纯粹性”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回复@枯荷包冷饭: 是说一群演员拍摄《莎乐美》剧时,一堆乱七八糟、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最后以一头走丢掉的“群众演员”驯鹿悄然现身而悄然结尾。不好懂。但挺有意思。应该是指王尔德的那个《莎乐美》底本吧。 //@枯荷包冷饭: 回复@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说的就是这个莎乐美吗?
    这个女人给一些天才男人们带来毕生铭记的快乐,也带给他们来持续终生的失望或者怨恨,但也可以说,她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催发了天才男人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如果没有莎乐美,尼采还会成为哲学家尼采,但不至于那么极端;如果没有莎乐美,只怕后来根本就不会出现诗名远扬的里尔克。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传统小说认为世界可以被解释,它们通过情节与语言接近世界的本质,寻找那些藏于生活表面下的动机。当代小说认为世界是混乱无序的,卡夫卡将此完美地提炼成寓言:无辜的人被毫无理由降临在他身上的苦涩所折磨。当代小说所写的内容,无不是这一寓言具体化的表达。比如婚姻的不谐,比如人们之间的孤独...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契丹人的觅豆马迟

    回复@鹿鸣之什: 哈哈。以不可知而不求知,那是怠惰者。善求者,自当”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鹿鸣之什: 回复@契丹人的蜜豆马迟: 随机性反而让人能够对意义重塑,两种都挺好。就是不习惯认为什么都无可知于是索性撒手不知。
    传统小说认为世界可以被解释,它们通过情节与语言接近世界的本质,寻找那些藏于生活表面下的动机。当代小说认为世界是混乱无序的,卡夫卡将此完美地提炼成寓言:无辜的人被毫无理由降临在他身上的苦涩所折磨。当代小说所写的内容,无不是这一寓言具体化的表达。比如婚姻的不谐,比如人们之间的孤独...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