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岸然若杨的头像

岸然若杨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岸然若杨

    某学习资料上配有图画:男青年手拉上穿胸衣下着不及膝短裤的长发姑娘,飞行于XX书的周围。该图的位置在书的封三,这是否以如下方式激励着我等屌丝:踏实地读完这本书,便可拥有如图示的美女。盖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欺吾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岸然若杨

    我觉得这个也只是少部分吧。大部分学校的多数专业应该还是通过考试正常选拔人才的。不是咱们妄自菲薄或者什么,就你本科这个水平,和人家的基础确实差点
    【研究生招考“血统论”:老师称外校生学术素养差】2012年林端准备考复旦大学的研究生,7月份得知她所报考的专业不再接收统考生。一种解释是有老师认为外校生学术素养差,基础不好。不少高校采取夏令营方式接收推荐生,但总是优先考虑“985”高校的学生(时代周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岸然若杨

    不同版本教材互相矛盾:不说视觉暂留到底是谁发现的,也不说纪录电影之父到底是一个还是四个。一个《火车大劫案》的成片时间,三种教材给了三个说法!关键这其中有两本教材都是同一拨人写的。是学术大拿们编的随心所欲,还是我读的吹毛求疵了?@轩轩要当小超人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岸然若杨

    北电教材《外国电影史》对于法国印象主义学派截止时间的描述:这一学派的实践直到电影的声音的出现,才宣告结束。而王宜文老师《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说的是:1924年,随着德吕克去世,印象派电影就告一段落了。从1924到1927,印象派又有什么发展吗?@闪妈张燕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岸然若杨

    今天翻开以前看王心语《影视导演基础》做的笔记:英国人彼得·马克·罗格特发现了“视觉暂留”原理。而各种电影史上的表述几乎都是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发现了“视觉暂留”原理。那么到底是被谁发现的?. @田卉群-倒映梦境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