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考古人许宏的头像

考古人许宏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正读许倬云先生新著《说中国》,大视野建构,感触颇多。这老司城-中国-多元文明体系,又一场关于“中国”的话题,惹人思绪。何以中国……[疑问][围观][给力]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回复@大古华光: 释读是否“正确”,其判定标准和依据为何?传说如何可通过考古“坐实”?诸问题的确都要上升到理论层面去思考。请君介绍一下既能自圆又可服人,有别于西方、具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话筒]
    #读史拾贝# 良渚这样的文明模式,它没有被后世所继承,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这跟它为什么在那个地方兴起的动因有关,也跟为什么会在那个地方兴起有关。(方向明)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 良渚这样的文明模式,它没有被后世所继承,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这跟它为什么在那个地方兴起的动因有关,也跟为什么会在那个地方兴起有关。(方向明)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一个族群的烹饪方法往往也是社会分界的标志, 有时也可作为辨别社会的依据。例如阿伊努人(Ainu) 认为他们完善的烹饪方式是“文明”的, 并以此为傲;把日本人的生食习惯认作是“野蛮”的。同样的, 日本人以韩国人、中国人是吃大蒜的, 来区别自己与他们之间的不同(Ohnuki-Tierney)。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 中国式军训重在全力营造高度整齐划一到坐卧行走、严苛管理到每分每秒的内外环境,以培养下一代对制度、命令和权威的服从和敬畏,将来成为循规蹈矩的好百姓。且在组织者看来,让年轻人掌握军事技术也极其危险。 因此,中国式军训最为主要和最经常的内容有三个:队列、内务和唱歌(valkyrie)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 中国的文化一直都是杂交的,都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传下来,跟开放包容有关系,应该说作为中国特色的话是开放和包容的,而不是封闭的。强调“中国特色”,要抵制所谓文化侵略,恰好不符合中国特色。这既不符合中国传统,又不符合世界潮流,而且是无效的。(资中筠)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 中国主要家养动物开始出现的时间和种类依次为:距今10000年左右出现狗,距今9000年左右出现猪,距今5000多年出现绵羊,距今4000多年出现黄牛,距今约3700年左右出现马和山羊,距今约3600年左右出现鸡。出现的模式可以分为直接在当地驯化和通过文化交流从其他地区引进这样两种。(袁靖)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 “国学”两个字是不通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学”,学问都是世界性的,是不分国家的。 不过要研究古代的东西我是赞成的。要注意的一点是,复兴华夏文化,重要的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替代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辅助现代文化。 (周有光)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 司马迁笔下这帮人既不愤又不戾,身上没半点伤痕,也没有佛家所说的那个“业”字。这群没“业”没伤痕的人,经历过那样的时代,仍然一径地光朗朗明亮亮,一个个精神奕奕气象非凡。我总觉得,正因这群人不受时代所束缚,明亮爽快不见伤痕,也才会有日后亮堂堂的四百年汉家岁月(薛仁明)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近代考古学的目标就是修国史(苏秉琦)。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凝聚力工程”(李铁映)//@大国师王威: 考古和民族利益没关系好吧。考古就是纯粹的学问。//@yazi :以李济为代表的考古人是开创中国考古的的一代, 以夏鼐为代表的新中国考古人, 是以考古材料积累和考古以服务国家民族利益为宗旨的一代……
    展开全文
    知天命之年,已非新一代。但新一代需要启迪和继续思考,却是真的。分享 yazi 的评论:中国新一代考古人终于将接过来的火炬举起来了!Courage!  里程碑之作!还有非常可敬的学术谨慎和治学态度!“答案尚在探寻中……需要更多的实物和文字证据,更有赖视野的开阔和观念的更新。” 🔗 网页链接
    转发 19评论 5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知天命之年,已非新一代。但新一代需要启迪和继续思考,却是真的。分享 yazi 的评论:中国新一代考古人终于将接过来的火炬举起来了!Courage!  里程碑之作!还有非常可敬的学术谨慎和治学态度!“答案尚在探寻中……需要更多的实物和文字证据,更有赖视野的开阔和观念的更新。”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回复@曰若稽古三万言: 此图为宫本一夫、白云翔主编《中国初期青銅器文化の研究》一书佐野论文中的附图(九州大学出版会(福岡),2009年)。 //@曰若稽古三万言: 博文第一张附图许老师能告知出自何处吗?就是青铜冶铸技术的扩张 //@考古人许宏: 后者。彭柯、朱岩石:《中国古代所用海贝来源新探》《考古学
    展开全文
    发表了博文 《远程输入品催生中原王朝文明?》 - ——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考古观察 (在“网络与流动——第二届全球史学术论坛”上的发言提要) 中国的青铜时代,一般被定义为青铜礼器时代。出土最早的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86评论 14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发表了博文 《远程输入品催生中原王朝文明?》 - ——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考古观察 (在“网络与流动——第二届全球史学术论坛”上的发言提要) 中国的青铜时代,一般被定义为青铜礼器时代。出土最早的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是考古学研究让古代遗存有了意义;没有考古学,就将是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八卦新闻、以及各种伪考古学的天下。考古学研究或许不完美,但是跟前面所说的这些获得有关过去知识的途径相比,考古学研究无疑是最优秀的。……——博文片段来自穴居的猎人: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作为中国的学者,我们处在双重的分裂之中。除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外,我们还有东西方文化的分裂,有时称之为传统与现代的分裂。在当代中国学术中,还有理想与现实的分裂,口里说的与心里想的分裂……我们似乎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这种分裂,也可以视为考古学发展的内在张力之一。(陈胜前)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青铜之路#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存在普氏野马,是当时人捕猎的对象……但到了新石器时代,马与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而到了商代晚期,黄河中下游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家马。甘肃和内蒙地区前3500-1500年间发现的马骨,正好印证了我们的推测,即甘肃和内蒙地区都是家马从中国境外进入中原地区的通道。(袁靖)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驾鹤徐行 香远益清——纪念徐苹芳先生(1930.10.4—2011.5.22)逝世三周年】[蜡烛][蜡烛][蜡烛] 先生“头七”时,曾诌一联,不通韵律,聊慰恩师在天之灵:苹木留荫 荫被万年洋洋华夏瑰宝;芳华沁人 人颂一代谦谦考古名师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在对比汉藏之间的同源词时,学者们发现,汉语和藏缅语之间有共同的数词一至十,但“千”和“万”却各并不相同,而在汉语中,“千”和“万”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那么汉语与藏缅语与的分化必定早于殷商时期。语言学家们大致推断,这个时间距今约4000-5000年左右。(孙展)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二里头说它自己姓什么了?数十年间数十学者吵出什么了?//@三中三影: 二里头不是都挖出来了吗? //@国学导航: 我认为有夏,只是可能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国家。//@君子之国: 一直有个疑问,中国的这些神话,从何而来,或者说,出处在哪儿? //@老白象: 半神话,半信史一样不足为信
    1. 微博附图
    转发 151评论 4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有意思。“夏禹定鼎”、“暴君夏桀”,皆为神话。编著者很前卫//@君子之国: 一直有个疑问,中国的这些神话,从何而来,或者说,出处在哪儿? //@老白象: 半神话,半信史一样不足为信
    1. 微博附图
    转发 151评论 4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豆瓣同城北京活动#:历史的妙处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首场沙龙 --时间:3月8日(周六)15:00 (单向街空间(朝阳大悦城4F-54)) 嘉宾:许宏 王子今 何晓毅 主持:方曌 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单向街图书馆 协办:东方历史评论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分享自《文献所见三代大邑无城墉(细论大都无城之八)》 - 宏按:早就拜读过冯时先生的大作《“文邑”考》,但以往只关注他对陶寺陶文的解读和对陶寺为夏都的坚持,写《大都无城》时,居然未收录其关于“都邑与城墉”的精彩分析。特学习并吸收之。 三代王朝“大都无城”的聚落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33评论 5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分享自《文献所见三代大邑无城墉(细论大都无城之八)》 - 宏按:早就拜读过冯时先生的大作《“文邑”考》,但以往只关注他对陶寺陶文的解读和对陶寺为夏都的坚持,写《大都无城》时,居然未收录其关于“都邑与城墉”的精彩分析。特学习并吸收之。 三代王朝“大都无城”的聚落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之间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文物出版社,2002。Li Liu and Xingcan Chen. The Archafology of China: From the late Paleolithic to the Early Bronze 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12.//@新诸子论坛
    展开全文
    #宏观早期中国#这么多铜、锡、铅矿分布于中原及其近旁,大多在二里头至殷墟文化的势力范围内,就不必劳动诸位专门引用外国学者转引的民国说法,不辞辛劳地到马来半岛去找锡矿了。@王湛国 @苏三-文明大趋势
    1. 微博附图
    转发 47评论 2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宏观早期中国#这么多铜、锡、铅矿分布于中原及其近旁,大多在二里头至殷墟文化的势力范围内,就不必劳动诸位专门引用外国学者转引的民国说法,不辞辛劳地到马来半岛去找锡矿了。@王湛国 @苏三-文明大趋势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瞭望东方周刊》:周人的这种忧患心理和乐观态度到我们今天还有吗? 易中天:不知道。只能说需要有。你得弄清现在的“85后”、“90后”们在想些什么,才能回答这个问题。查看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曾国藩曾说他死后要立块墓碑,就写这几句话: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运气是命,他深刻认识到人的有限性。不要看他以事功和道德成为当日的精神领袖,但很多东西不是他想要的。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就是知天命之不可知。(杨国强)查看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读史拾贝#相信历史学家会写出同样的历史书,那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读钱穆,你能体会到他很喜欢写传统社会中的士大夫。读吕思勉汉代史,着墨最多的是社会改革。翻翻上学时的教科书,两先生大书特书的史事几乎无一着笔,较多的则是阶级矛盾与农民起义等。当然,这样写也自有书写者的用意。(张耕华)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考古人许宏

    回复@豌豆小六: 由于早年意识的淡薄、工作的粗疏,考古学提供不出可以坐实的证据,是令动物考古学家最感痛苦的事儿 //@豌豆小六: 无法确定是不是家马,且层位关系有些乱,不好说 //@考古人许宏: 考古学上,中原最早用车在二里头,马车则始见于殷墟。果如君所言,还可期待更早的发现哈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