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纽约的好处是,去一个酒吧就能看到Ron Carter的17人大乐队的演出。
- 香港的竹子运到华盛顿国家大草坪了,几天以后在这里将会竖起一座十米高的花牌,这是今年史密森尼民俗节中国节目的一部分。花牌在以前的香港,是一种向大众发布消息的告示,从节日到酒楼开张,都少不了花牌。而如今随着城市空间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花牌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 在《中华文化画报》上发表了《在后山聆听中国与世界音乐对话》,算是对MOMA后山音乐艺术节做了一次总结。
Stephan Micus,游吟天地之间,素描声音秘境。今晚八点,第三届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第四晚,Stephan Micus与你一起邀月把酒放歌。 🔗 网页链接 详情:🔗 网页链接
- 下次去看看 //@柳契丹: 04年我在那里听守门人说神户有座一样的,原来说法是这么来的。给一土耳其人看过它的明信片,他说奥斯曼时期以后土耳其不用这种式样了,而巴基斯坦现存这种样式的较多//@马在渊: 创建这个寺的鞑靼人后来首次将伊斯兰教带入了日本,此寺可以称之为“日本伊斯兰教的祖庭”展开全文
位于哈尔滨市通江街108号的鞑靼清真寺,始建于1906年。只是大殿的门锁着,阿訇不接待参观!
- 09年的今天,乌鲁木齐发生了暴力事件,转天我飞到乌市,在那度过了终生难忘的一周.受害者家属的哭声放佛还在耳边,殡仪馆的场景似乎还在眼前.在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达到了顶点.每天只有回到唯一通网的海德酒店,在那个孤岛般的环境中才能暂时逃离仇恨.当时拍下了这首<达坂城的姑娘>🔗 网页链接展开全文
给贵州原生态摄影节组委会传去了《故乡的路——10位少数民族摄影师联展》部分文件。这个展览2009年曾经在大理展出,当时是7位摄影师,这次我做了调整,增加到10位,5人是新加入的,包括蒙古、藏、回、维吾尔、彝、纳西、拉祜、傣、白族等。最高兴的是找到了维吾尔族老摄影家艾沙,他的照片真是太棒了!
- 对@没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说:求Su Zheng的“Claiming Diaspora: Music, Transnationalis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Asian/Chinese America”。谢谢!
今天听说一句话 摇滚是三个和弦弹给三千个人听 爵士是三千个和弦弹给三个人听。 “吴仁宝曾经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这句话出现在了新华社和央视的新闻之中,事实究竟是怎样。。姑且不论,@邓地 老师google了一下,倒确实发现了《Times》一篇采访华西村的文章,发表于2008年,🔗 网页链接 。我翻译出来以飨观众。大家自己判断真相吧~(上图来自@新闻小兵曹文艺 )
- 亚洲人是平的,非洲人是凸的,巴西人是圆的。这是我研究体质人类学的心得。
- Rimowa的箱子太坑爹了。上飞机前密码锁还能打开,到了塞舌尔以后用同样的密码就死活打不开了。看网上有人说这种情况是跑码了,试一下前后20个数字,我把前后500个都试了也打不开,去找了机场海关的人也打不开。我已经在热带雨林三天没换衣服了,尼玛再打不开就只能穿树叶了 @Rimowa品牌 @我爱RIMOWA 展开全文
- 在宁夏贺兰县采访了花儿歌手王德贤,并在他家院子里拍下了这首他唱的《下夜川》(八宝塬令):http://t.cn/zjFFHxX。@苏阳 也唱过这首歌,并收入专辑《像草一样》中:http://t.cn/zjFDAQY。“哎呦!肃州的坳子是嘉峪关/我过去个青海是燕麦滩/隔壁啊还有个贺兰山/我就想起了我的尕妹着下夜川"展开全文
- 穆谦MuQian:这里有Haya乐团改编的这首图瓦民歌:http://t.cn/h4wvIP,我还听过Sainkho Namtchylak唱的这首歌,不过我想找一个更根源的版本,不知哪位有? //@穆谦MuQian: 最后那一段哼的是一首图瓦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