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的搜索结果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玩友阮元: 昆明以前有一种人,穿得光鲜时尚,谁也不知道其收入来源,也不上班,各种好玩的地方都能见到他随时出没,昆明人称之为“玩友”。而 资深的“玩友”就是“老玩友。翻看云南史书,清云贵总督阮元这个“老玩友”总是跳出来,还没有别的称呼适合他。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好几所大学在昆明东边的新校区,被命名为“洋浦校区”。其实,这里原来叫 “羊甫”。其 来历,不见诸典籍,但有个传说: 明朝洪武14年,明朝军队攻打元朝的最后一个地方封建王国——云南,昆明城岌岌可危,几位谋士给据守昆明的元梁王呈上“火羊阵”。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梦回饵块:饵块,这种稻米制作的食品,霸占了大多数人的餐桌。《周礼》一书里有记载,稻米蒸熟舂成饼就叫‘饵’。《周礼》里还说“合蒸为馈”,饵块应该是大米和糯米搭配蒸熟舂成的,“饵馈”是真正古称。孔子曰‘礼失存诸于野’。不想昆明边塞之地,尚存古风遗韵!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把啤酒喝成啤水: 国内50年代出的一些“国际题材”连环画,其内容都是讲当时西方国家人民如何受苦受难。里面的外国坏人出场,往往吸着雪茄,端着一杯溢出泡沫的啤酒。 这让啤酒徒增种阶级仇恨。其实,谷物酿造酒的总称啤酒,云南还在几百年前就用大麦酿酒。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两个法国人在昆明: 昆明历史上,有两个法国人奇特的法国人。其一 方苏雅(奥古斯特·弗朗索瓦)1896到1904年法国驻云南总领事,干了一大堆坏事。,但留下上千张老照片。第二位叫柏西文(西蒙丹·尼尔·柏利),创办英语学会、达文学校,培养大批外语人才。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孙髯翁上网之后:前几天在湖南岳阳楼上,我看到云南人窦垿的长联悬挂在大名鼎鼎的《岳阳楼记》木刻两边。从这幅岳阳楼长联说到大观楼长联,引申了乾隆皇帝说过的“滇人善联”。突发奇想,如果 撰写大观楼长联的孙髯翁活到现在,把长联上网,会有什么反应?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m954汽车广播

    @云南写手风之末端 #闲话老昆明#“吴附子”传奇: 网上有一些人又在叫嚣“取消中医”。敢情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病,是靠武侠小说里的“运功疗疾”自己治好的? 其实早在1929年4月,国民政府就通过一份《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废止中医。大家推选“吴附子”吴佩衡为代表到上海去抗争。 @昆宣发布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吴附子”传奇(下): 网上有一些人又在叫嚣“取消中医”。敢情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病,是靠武侠小说里的“运功疗疾”自己治好的? 其实早在1929年4月,国民政府就通过一份《废止旧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废止中医。大家推选“吴附子”吴佩衡为代表到上海去抗争。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吴附子”传奇(上): 古书《神农本草经》里记载,附子“性辛、大热,有毒”。而近代昆明,有一位中医,把附子与其他药物配伍,君臣佐使,排兵布阵,他的处方每剂附子动辄6O克,甚至25O—5OO克,剂量之大,惊世骇俗,疗效奇佳,人称 “吴附子”。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向时间开炮:明朝的昆明,天亮准时起床有点麻烦。那时打更的都只打到五更(凌晨四点)。 辛勤的人们五更就起来做事了。 昆明打更一直打到上世纪40年代。明朝到清朝道光年间,白天报时就靠现在挂在金殿公园里的那口明代永乐年铸造的大钟,当时挂在南城墙上。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云南自古就出铜。古滇国的青铜器就不说了,这种铜、锡、铅的合金几乎成了中国各地历史博物馆里“青铜时代”展区的大路货。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华阳国志》里记载,云南出产“白铜”。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直接了当地来了句:“白铜出云南”。 ...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微博云南

    【没有树袋熊的桉树】#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昆明人把桉树叫做“洋草果树”,旧时从外国来的东西名字前面都有个“洋”字,由此而知,桉树是从外国传来的,它的果实有点像草果。不错,桉树原名有加利树,原产于澳大利亚,19世纪末传入中国,1896年引种蓝桉于云南昆明。据@昆宣发布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云烟深处: 现代人普遍认为:烟草最早在明朝万历年(1573年—1602年)从菲律宾传入中国。可是,我们的云南才子兰茂(1397-1479年)写的《滇南草本》记载:“野烟,一名烟草,性温,味辛麻,有大毒。”啊呀呀,这可比万历年早了一百多年!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没有树袋熊的桉树:昆明人把桉树叫做“洋草果树”,旧时从外国来的东西名字前面都有个“洋”字,由此而知,桉树是从外国传来的,它的果实有点像草果。不错,桉树原名有加利树,原产于澳大利亚,19世纪末传入中国,1896年引种蓝桉于云南昆明。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 昆明雀事:昆明市历史上第一个的“禁养令”在清末出台。东川一带有种鸟,昆明人用它的叫声“栀子花酒”命名,学名尖尾荜雀。要让它叫出这个声音,必须找老鸟做“教师”。 不然,叫出来的声音就是“尿(shui )罐酒”。老昆明话骂谁不成器还用这个词。茶馆就是学校。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 多年前,早晨的昆明街头,总会有郊区的妇女,用背箩背来一枝枝野生山茶,城里人一两角钱买一大把回家。拥挤简陋的房间里,野花散发着大自然的光彩和气息。翻阅古籍可发现昆明这一景象可以上溯到明清。几百年历经多少次天灾兵燹,这一束束野花在昆明人家从没消失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 我家天高皇帝远:也许“天高皇帝远”这句话是云南人的原创。因为云南的天真的很蓝很高。 清咸丰三年,文宗皇帝想知道昆明滇池啥样,兵部侍郎何彤云禀是昆明人,便奏了一番大观楼景象,让咸丰皇帝听得那个怅然,挥毫四个大字“拨浪千层”,做成匾额赐给昆明大观楼。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 “浴”——一个人站在盘子上,身边和头上是水。古书记载以前云南人都是在江河溪流里洗澡,当然后来也用上了盆。 上世纪30年代,昆明城市建设规划里有一条:“查本市人口日见增加,社会事业,亦日趋发达,兹为适应环境需要起见,拟筹款建筑普通新生活浴室一所。”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 书香昆明:古画《清明上河图》里除了各色人等,还有各种家畜,却偏偏没有马。为何?南宋时期,金人占领了北方,宋军的战马成了问题,只好向更南方的大理国求援。在双方约定的交易地,邑州横山寨(今广西东田县)交易市场上,云南商人拿着长串书单,大规模购买书籍。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市井奇人:翻开任何一本中国工艺美术史,在说到“火烙画”创始人的时候,都有一个昆明人的名字:武恬。武恬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昆明。他削木炭为笔,放到火中烧红后,在竹筷上作画!武恬画出了禽鱼花鸟、山水人物、城门楼阁,栩栩如生。当时的昆明人都视他画的筷子为宝。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烤鸭:早在南北朝时,《食珍录》中已有“炙鸭”的记载。话说咸丰六年(1856),昆明宜良县有个从广西来的小吏,和几位当地的同僚拜把子喝酒,让饭店老板用炭火烧熟一只鸭子来吃,果然“味道好极了”。而8年之后,北京“全聚德”用挂炉烧鸭子出来卖,烧鸭才走向市场。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把连神仙一起拜:生病吃药。心理有病呢?在古时候,老昆明人就只能通过求神拜佛作心理按摩了。可这带来一个选择题,传说中的神仙,几乎都在儒释道三教之中,拜哪路神仙才好?老百姓不管这些,哪路神仙都不能得罪,懒得再做儒释道三选一,就把连(全部)都拜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昆宣发布

    【文化昆明】#风之末端闲话老昆明#小菜园的神仙沙朗巷的鬼:老昆明的神鬼传说不少,昆明是个移民城市,还有真有些神仙也来了。大名鼎鼎的张三丰在昆明传说中,就出生在小菜园的一户农家。南屏步行街的昆明老地图上,有条沙腊(朗)巷,位置在现在的光华街云南省中医院边上。老昆明人都说这地方闹鬼!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