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子夏曰的头像

子夏曰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爷爷那一辈成份不好,家里吃过不少苦头。二叔、三叔、两位堂叔、比我年长12岁的哥哥,都没机会读中学。恢复高考第二年,四叔考上了中专,记得收到通知那天,他在给生产队放牛,全家兴奋得不行。四年后,小叔叔考上了哈工大,是恢复高考后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波士顿附近有个城市叫Lowell,是美国早期的纺织工业重镇。这个城市的名字来自于Francis Cabot Lowell(1775–1817)。Lowell曾经花两年时间在英国参观学习,凭记忆把水轮纺织技术偷回美国,推动了美国的工业革命。听到美国批评中国偷知识产权,一位英国同事不屑地说:他们(美国)当年也一个德行。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前纽约市长Michael Bloomberg在哈佛毕业典礼上做的演讲。说得很好: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加油站新换的价格显示屏真高级:不但有油价,还能看出油价的波动。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我们搞经济学的,强调建模、强调对机制的理解、强调因果关系的识别,都是好事。但是有点过了,以至于象单纯描述现象、提出问题这些正常科学范畴内的工作,都很难被接受。我的一位老师曾在《科学》上发过一篇短文,只描述事实,颇有影响。如果这类文章投给经济学期刊,估计没戏:🔗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读了顾颉刚的短文《清代学术的历史背景》。他说考据学是中国走上科学的基础、民族文化的精华。他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考据大师们的出身,有大地主(如顾炎武)、大商人(如阎若璩)、大官僚(如王念孙)等,还提到孙诒让有四个姨太太帮他抄抄写写。结论是,清代考据学是建立在封建剥削基础之上的学问。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一个经济学者,如果Google Scholar显示有两篇引用数上千的作品,就是货真价实的大牛了。老一辈的诺奖得主,如Fogel和Schelling,引用数上千的作品不足5篇。不世出的盟主级人物Samuelson,有14篇而已。Becker有28篇。在经济学的名人堂里,找不出哪一位前辈像Becker一样,名下有这么多本垒打。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哈佛大学教授Raj Chetty,给研究生讲授公共经济学。一共24堂课,教学视频全部放在网上了:🔗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纽约市图书馆,刚刚公开了两万份高清地图,供免费下载。其中光纽约市在1660-1922年间的各类地图就有一千多张,对于做城市研究的学者可能会有用。 🔗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科学的进展,是理论和实证互动的过程。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一些人过于乐观,以为数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甚至说出“理论的终结”之类的话。金融时报专栏作家Tim Harford的长文提醒我们,没有理论和洞见,大数据能铸成大错:🔗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史学家何炳棣说过,炎黄子孙在20世纪所写的博士论文,一问世即被誉为国际名著的只有两部:萧公权在康奈尔的博士论文《政治多元论》,陈体强在牛津的博士论文《有关承认的国际法》。(《读史阅世六十年》p.177)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作家海明威有两部名著:《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和《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经济学家Gregory Clark有两部学术专著:The Son Also Rises和A Farewell to Alms。 🔗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在实证研究中,理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理论决定了哪些变量应该或不应该出现在计量分析当中;(2)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总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之上,而理论有助于澄清这些假设;(3)从一个特定样本得到的分析结果,能否推广到别的时间、人群和环境之中,也取决于理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很多证据表明,周边环境影响人们的行为、情绪、健康、幸福感、慷慨程度、合作意愿、犯罪倾向、等等。新书《幸福城市》以此切入,讲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提到很多有趣的例子。作者想要说明,如果我们能在城市设计上多下点功夫,城市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同学在一家集团公司做老总,旗下企业多在河北。早起去他们的工厂参观,上午在滦南县看了一家橡胶手套厂,下午在青龙县看了一家肉鸡屠宰厂。一路上听同学从企业家的角度给我讲解城市化、用工荒、产业升级、政企关系等实际问题。一天下来,我的收获不亚于读一本周其仁老师的文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Who Got Einstein’s Office?】花五毛钱买了一本崭新的旧书,这个周末匆匆地翻了一遍。学人列传体裁,写的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历史。摘录两条:1)奥本海默离任时,他中意的所长继任人选为杨振宁。(p.203) 2)杨振宁和李政道获诺奖的工作,算是高等研究所最拿得出手的成绩了。(p.278)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学术思想和技术的最有效传播渠道,往往不是书本,而是人与人的接触。师弟发明了一个计量方法,应用很广,我早就想学到手,可是他用的数学我不熟,一直搞不懂。师弟跟另外一个小师弟有很多合作,而小师弟就在附近的学校教书。上周请小师弟来家里喝茶,顺便给我讲讲他们的计量方法,现在终于有点明白了。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底特律和匹兹堡,当年一个是汽车城,一个是世界钢都。如今一个是犯罪率奇高、已经破产了的"鬼城",一个是治安特好、全国有名的宜居城市。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对比研究。我能看到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匹兹堡有两所好大学。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晚饭后,一起坐在桌边吃西瓜,儿子问我:计算机键盘上那些英文字母,为什么排列得杂乱无章?很好的问题。我给他的答案,来自于这篇经典经济学短文: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链接: 🔗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历代城镇人口比例】据旅美经济学者赵冈估算,历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9%(战国),17.5%(西汉),20.8%(唐),22.0%(南宋),7.7%(清末1893年),10.6%(1949年,政府公布的结果)。(《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p.84) 如果这一估算可信,西汉时的城市化水平大致相当于1978年的水平。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历代城镇人口比例】葛剑雄主编的六卷本《中国人口史》,对历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做的估算:12%(南宋),9.7%(明初),7.3%(清乾隆年间),11.47% (1949年,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例为49.68%。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The rich get richer and the poor get - children.” F.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Ch.5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厦门大学的傅十和老师,与人合写了一本《如何撰写并发表英文经济学论文》。傅老师最近在NBER访问,我便向他索要了这本书来学习。他的合作者是一位职业英文编辑,曾长期在学术期刊编辑部任职。书中用了大量的实例,讲解写作和投稿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能在不搭界的两个领域都做出点名堂的学人很少。老一辈的留美经济学人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赵冈(Kang Chao)先生,主修中国经济史,退休前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系教授。赵先生也是很有名望的红学家,著述颇丰,代表作《红楼梦新探》(与夫人合著),曾在港台大陆三地先后出版发行。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蜜蜂的神话”是张五常(1973)的名作。最近又见一篇后续文章,是大约十年前的旧作了,今年刚发表。 🔗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盈川兄: 研究机会来了,为正的外部性定价。
    【专家称因蜜蜂减少中国果农不得不人工授粉】过去几千年中,蜂和其他昆虫一直在为我们的农作物提供授粉服务。近年来,由于蜜蜂减少,果农不得不手拿花粉罐,用刷子一朵花一朵花地给果树人工授粉。如果没有了授粉的蜂群,我们的餐桌上除了小麦、大麦、玉米就基本上没有别的东西了。🔗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走出校门以来,最大的感触之一,是认识到写作太重要了。倒不是说当初轻视了写作,但确实没意识到它这么重要。所以有人谈到写作时,我总是洗耳恭听。回头看看自己的微博,有很多是关于写作的札记和感想。整理出来一些,改写了一条,增加了一条,凑成15则。挂在这里,或许能给想做学术的同学提个醒儿。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人们对激励会作出反应】妇产科医生也不例外。Jon Gruber与人合写过两篇实证文章。一篇的分析表明:生育率下降更多地方,妇产科医生为了维持收入,更倾向于做收费较高的剖腹产。另一篇表明:剖腹产比顺产的收费高得越多,医生选择剖腹产的机率越高。🔗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推荐一下这个网站EconTalk.org( 🔗 网页链接 )。乔治梅森大学的Russ Roberts每周采访一位经济学家,录音都在这里,既可以在线收听,也可以下载MP3文件。已经有220多个专访录音,全都免费。很多受访者是著名经济学家,例如今年采访了Acemoglu, Easterly, Rodrik, Rubinstein, Taylor等。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子夏曰

    儿子学校搞个活动,叫"阅读马拉松",是个设计巧妙的博弈。有两个星期,每天学生在家读课外书的时间,由家长做记录,最后加总上报学校,读书时间最多的学生有奖。为防止靠谎报时间获胜,家长每上报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要捐给校图书馆一美元,用于购书。儿子是书虫,轻松夺得一年级第一名。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