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Chiphell-nApoleon

    还是一直骑的路线,长宁绿道,因为今天风大的缘故往北和往南巡航速度会有不小的差距,顺风甚至可以35巡航但逆风会调到30不到点.重点说说看这套轮组吧.SCOM这套VOSO Lite Ultra 5358一共骑了4次,共计100KM出头,其中太浦河骑行感受良好既没有感受到颠也没觉得侧风大,必须要说还是因为太浦河的路实在太好了...路平两侧的都有大树抵挡侧风...还有一次跟女王压马路休闲骑速度不快同样也没遇到什么问题,直到今天...轮胎是IRC的真空胎,无补胎剂,出门打的75psi,我体重84kg.其实这套轮组第一次骑我就感受到了颠,因为那时候是TPU 36g+Power CUP的组合,真的是就骑了一次立刻换下换回一直骑的真空胎,只是没想到...我远远低估了碳辐条的刚性...今天的颠和侧风让我一直分心在控车上,首先颠簸,长宁绿道我是一周要刷个1,2次的,路面情况很熟悉,之前UT C50搭配这套真空胎从来没觉得颠过,谁知道不觉得颠的路面也会莫名地颠起来,什么程度算是颠呢?屁股离开了坐垫我就视为颠了,离开了重新做回又要做最佳的那个吃力点,很烦,而且会影响踩踏的效率.其次侧风,侧风我也是第一次骑就明显感受到的,只是之前的几次风都没今天大,这个抗侧风的弱势,真的是风一大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被拍倒的那种...特别是长宁绿道那个大桥下坡时速过40突然给你来那么一下...真心唬人...这种倒也还好有预测的,骑过两个大楼中间都来那么一下侧风才是真的无语...不是说吓人真的会被拍倒,而是和颠一样的问题要分心要控车.好了,说那么多可能有人觉得是我矫情,那么轻还不贵刚性那么优秀为什么还要挑这挑那呢?我是觉得...以我休闲骑的需求对轮组而言并不需要那么高的绝对刚性,并不需要急加速的动力传递效率,因为不存在急加速...至于侧风...这个对于高框轮组而言却是无解,但这和我之前的C50比这也就5358怎么就侧风明显了那么多呢...不过考虑到确实不贵从试错的成本而言还是挺好的,至少体验过我就知道以我自己的骑行需求我需要低重量以满足低滚组,但又不需要类似这种影响舒适性的碳辐条,至于框高嘛,可能50以上以后会慎重了,总之,对比过之后就明白自己要什么了,有些话别人说哪怕是老司机孜孜教会也未必听得进还是得自己试水才能领悟...收起 长图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