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库特纳霍拉的骨头

    昨天去了附近一个镇子的Jazz Walk,镇上唯一的剧院和十几个店参加,每个店有一到两个乐队驻演,剧院是轮流上中学和大学的big bands。一张票四十块,到剧院门口兑票,志愿者给发一个手环,靠这个手环自由进所有的场地,当然21+以上的场地要查id
。剧院的中学演出五点开始,其他的都是六点才开始,这应该算是对中学生的“流量扶持”吧。先看了几个中学的,演得还挺不错的。好多女生乐手,从键盘贝斯到铜管木管都有。有个学校的曲目有海绵宝宝主题歌,观众席就一起跟着喊sponge bob square pants,气氛超嗨。然后我就打开赠送的列表地图,去一个户外用品店找afra-cuban combo。这个组合乐手都是大学生,演出水平还蛮不错的,现场氛围热烈,手拍鼓鼓手和吉他手是女的,手拍鼓即兴嗨起来的时候超绝赞。演到Tito Puente的名曲Oyo Como Va时,有两位围观群众下场跳舞,这两个人不是一起来的,站着的位置也很远,不知道是怎么迅速产生了跳舞的默契,可能是拉丁裔的种族天赋吧。(前两天我发了他们的视频)这场结束以后去街上到处溜达,发现了一个规律:年龄组成越大的乐队,女的就越少,中青年乐队女的还不少。年纪大的就只看到一个女主唱,别的都是老头。老太太唱得特别好,声音机灵又妩媚。参加活动的店不光有餐饮,还有普拉提店、礼品店,甚至卖车的车行里也在演。最后看的时间比较长的是一个Jazz & Tango的乐队,在一个pub里,已经没有人查我id了,嗐。
乐队核心成员是手风琴手,鼓手是个日本人,然后还有个吉他手。吉他哥和手风琴哥看起来是两个钢铁直男,但频繁眼神拉丝,简直了我的妈。当然张力主要来自于音乐,因为手风琴哥说鼓手和吉他手合作时间不长,所以不少歌他们没演过,有几首听都没听过。每首起就是他拉一段,其他人知道了基本的和弦和节奏以后就开始即兴(眼神交流理论上是出自于即兴的需要),那些phrasing可能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了,这样一想,就很有现场的魅力。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