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手机上的新浪

    #经济学家谈提前多久到机场最划算#【在机场里狂奔,还是提前2小时到达?经济学家:提前到达,就是浪费人生】#从数学角度提前1.5小时到机场最划算# 据果壳:提前3小时进机场,优哉游哉过安检,然后提前1小时就可以坐在登机口前,看听到最后登机提醒的旅客从眼前飞奔而过,这种“把人生掌控在自己手里”的feel很爽?我得提醒你:如果你从来没有误过飞机,那么你很有可能在机场浪费了太多时间。这听上去有违直觉——为什么有人甘愿冒险错过航班?——但自有逻辑在里面。这个说法最先由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提出,现在,数学教授乔丹·埃伦伯格(Jordan Ellenberg)在他的书籍《怎么不出错:数学思考的力量》一书中也对此作了阐述。埃伦伯格指出,什么时候到机场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效用”的问题,在经济学里常用这个概念来衡量某人做某事的收益和成本。效益可正可负:好的东西,像小狗和蛋糕,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正的;而不好的事情,比如疾病或陪审员职责,就是负的。对有的人来说,不在机场耗费大量时间的效益是正的。同时,不要错过航班的效益也是正的。因此,埃伦伯格指出,什么时间能够将让你待在机场的时间和让你错过航班的几率都最小化,那么你就该在什么时间去机场。埃伦伯格将这一概念用数学式表达了出来。假设效用以“U”表示,提前2小时到达机场意味着在机场白耗2个小时,因此减去2U。但错过航班意味着你得花更多的时间在机场等待下一班飞机,节省1个小时可能最后会多花上6个小时,因此错过航班需要减去6U。埃伦伯格用这个方法用式子表示出3种不同的情况:情景1:飞机起飞前2小时到达,错过航班几率2%;情景2:飞机起飞前1.5小时到达,错过航班几率5%;情景3:飞机起飞前1小时到达,错过航班几率15%。用U衡量时间,你就能计算出哪种情景给你带来的效用最多。情景1,飞机起飞前2小时到达,相当于在机场等待2个小时,因此效用为“-2U”,但同时要算上错过航班的几率(-6Ud×2%=-0.12U)。加起来,情景1的效用为“-2.12U”。用同样的方法,情景2和情景3的效用分别为“-1.8U”和“-1.9U”。综上可得,从数学的角度看,在飞机起飞前1.5小时到达是最合适的。当然,上述例子将U的值等同为1小时。或许你比一般人更不能忍,在机场哪怕多待一分钟都要了你的命,60秒对你来说就是10U。或者你最担心的就是错过航班,一想到有可能赶不上飞机——你简直都不敢去想它,那么错过航班对你来说就是50U。这些改变都会影响最终算出来的值,也会改变你到达机场的最佳时间。收起 长图 长图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