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搜狐新闻

    【CPI才涨2%?钱包在滴血 物价指数却“平稳”的真相】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它反映的是商品及服务价格的变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中CPI上涨2%,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在3%左右。CPI依旧“平稳”,进了菜市场买把青菜钱包却在滴血。究竟是CPI算错了,还是菜市场欺骗了我们?割裂感从何而来?事实上,对物价的感受和CPI涨幅不符,并不是大数据背叛了消费者,这种感受上的偏差可能来自于CPI统计方法与个体消费行为的差异。统计部门计算CPI时并不会统计全部商品,而是抽选一组商品和服务作为“商品篮子”,由专人定期记录价格,食品只是商品篮子中的其中一项。我国商品篮子一共包含8个大类: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篮子”里的每种商品对CPI的“影响力”其实是不同的。统计部门会考察居民消费支出的构成,支出多的商品会在计算时被赋予更高的“权数”,这意味着这种商品价格出现波动时,对CPI的影响也更大。比如在英国,住房能源的权数就大于食品饮料,在食品的细分类别中,面包的权数大于大米,这都与当地的消费状况、饮食习惯有关。而在我国,统计部门每年会根据消费结构变化对权数进行调整修正。如2015年的调整中,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的权数下降,而居住、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3大类有所上升。目前统计局并未对权数进行公开,因此鸡蛋、大米等食品的价格出现波动对CPI的影响程度不得而知。不过对消费者来说,食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购买频次也较高,因此价格变动感受最强烈。但食品只是CPI统计类目中的一个,权数也不一定是最大的。CPI 是一个综合反映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情况的平均数,它所调查的商品既包含价格上涨的品种,也包括了价格下跌的品种。比如同一时期,蔬菜、肉蛋等“刚需”商品在涨价,而消费频次较低的家电产品价格下跌,综合来看CPI较为平稳,但消费体感却并非如此。因此,要了解某种具体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动情况,要对号入座、研究具体分类指数。此外根据统计局的解释,CPI通常用时期均价进行比较,比如本月对比上月,本月对比去年同期,而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对比的通常是这次与上次、今天与昨天这样的时点价格 ,这也是造成个体体验与统计数值不符的原因之一。 #洞见计划# 查看原文>> 网页链接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