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头像

    萧锐

    有些问题,并不是因为它被解决了才讨论停歇,而是因为屡无进展让公共讨论被迫进入到了疲惫期,眼前的例子就是“三公”。从要不要公开,到哪些部门该公开,再到所公开数据应详细到何种程度,其间所遭遇的争夺、推脱、停顿,让改革的难度与张力尽显。
    【南都社论】人大监督政府花钱,“程序性比较多,监督效果不明显”。所谓的程序性监督,就是“按法定程序走完,就完事了”,就是“每年开会,举手,表决”,事实上就是形同虚设,就是走过场。行将开始晒“三十公”、实现全口径预算监督的广州,人大的监督的力度能否真正硬起来?🔗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