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wolin77的头像

wolin77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wolin77

    最新一集《军师官兵卫》讲到临济高僧快川绍喜为庇护六角家之子,而被织田堆柴焚之的史实,据说当时遇难者百五十余人。快川和尚口述遗偈,““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回复@idnul: 这个转变,我也请教过多方善知识。在下目前的看法是,宗门大体上是要以起“疑情”为准,但此疑情,也分细水长流和当下立断两种风格,所以默照绵密但不速效,话头猛烈但也易落狂慧。天台的圆顿止观在我看来,更趋向默照的绵密,即以绵密功夫而最终断能所,较为温和。
    所谓见地就是于日常一切境界中,思维此五蕴身心、江河大川皆为如幻不实,但却因妄心执着,现出这种种虚假相,但这种种假相却不离法性,即中道实相而存在。此为一心三观之”理“,于一切境中皆如此观,便会于意识中明了世界不实,但此”不实“非现观,故需禅观之现证,天台圆顿止观与宗门参禅皆不离此。
    转发 4评论 17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所谓见地就是于日常一切境界中,思维此五蕴身心、江河大川皆为如幻不实,但却因妄心执着,现出这种种虚假相,但这种种假相却不离法性,即中道实相而存在。此为一心三观之”理“,于一切境中皆如此观,便会于意识中明了世界不实,但此”不实“非现观,故需禅观之现证,天台圆顿止观与宗门参禅皆不离此。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在台湾时,观察到佛、道二教的主宰性,反观大陆地区,基督、伊斯兰教却比佛、道更为强势,与台湾学者讨论,他们皆认为台湾民间信仰充当了防火墙,而大陆由于失去了这道防火墙,因此传统宗教衰落很快,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这篇博文的许多观点蛮有洞见。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一般修行心态是有修行与没修行,此为修行相,如以声闻角度,有修有证,有涅槃可得,有烦恼可灭,是谓证果。但汉地所流传的大乘佛教,在见地上则摈弃有修无修之二分,勤苦精进,但不着于有修,日常闲事营生,也不着于无修,从见地上直捨有得有失,所谓“有修必坏”,仍落于生灭法,不能与无生法相应。
    转发 3评论 1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一般修行心态是有修行与没修行,此为修行相,如以声闻角度,有修有证,有涅槃可得,有烦恼可灭,是谓证果。但汉地所流传的大乘佛教,在见地上则摈弃有修无修之二分,勤苦精进,但不着于有修,日常闲事营生,也不着于无修,从见地上直捨有得有失,所谓“有修必坏”,仍落于生灭法,不能与无生法相应。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回复@idnul: 仁者要体解如此之说为一家言,澄观大师特标涅槃经“佛性除于瓦石”故说木石不能成佛,荆溪只不过略陈祖意性具之说,破澄观华严之说,此乃教内争辩,非吾所能证,非吾所能识,但只信那一念不思议心,正依报不二。所以灌顶大师才说,诸佛菩萨,自即依正。如仁者不许此说,当可详查祖师论述。
    展开全文
    一念起,則三千世界盡現在前,反過來問,那一念未起時,吾等所見所知是何境界?或是虛無境界?參這一念,即可明了,念念不居,則境界時時在前,如流水無聲,如風過無影,凡人樂在風中、水中顛沛戲耍,有點悟性的則聽誰流那無聲之聲,風過那無影之影,豈不快哉!
    转发 9评论 11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一念起,則三千世界盡現在前,反過來問,那一念未起時,吾等所見所知是何境界?或是虛無境界?參這一念,即可明了,念念不居,則境界時時在前,如流水無聲,如風過無影,凡人樂在風中、水中顛沛戲耍,有點悟性的則聽誰流那無聲之聲,風過那無影之影,豈不快哉!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多謝@陳常進 菩薩!我有壇位了,去參加送聖咯~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佛菩薩加持,往年華嚴壇都是人滿為“患”,今年卻有不少空位,順利得以補位,第一枝香一個小時,默誦完三卷,按此速度,除去兩天總壇隨喜,或許可將八十華嚴默誦完畢,以此功德迴向一切法界眾生,願正法久住,皆入華藏世界。@陳常進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明日有緣與@陳常進 菩薩一同南下去萬佛寺參學,停博一周,回來再向諸位報告台南的風物,萬佛寺可是在台灣的芒果之鄉愛文旁邊哦~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陳常進 菩薩分享天台山佛學院的法華梵唄心得,學人特別推薦聽第七卷,很奇怪的是,聽陀羅尼品這一品時,會不由自主的感動流淚,當時在山上錄音時也是如此,各位好奇的朋友也可以聽聽看?🔗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感恩 @陳常進 菩萨引路,得以參訪號稱“小法鼓”的天南寺,與去年認識的常啓法師再度見面,參觀了禪堂及寮房,并繞行環山經行道,真乃禪修寶地!據說此地報名一直是秒殺,故要在此禪修也非易事。另報告一個小秘密,梁朝偉來法鼓,法師負責照顧禪堂,得以進距離接觸這位“帶有貴族氣”的明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太虛大師總結中國佛教有四流,一為清高流;二為坐香流;三為講經流;四為懺燄流。想來今日也相差不遠。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如今大家都要悼念青春,可写得出这样的句子?“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以哲學研究佛教,以今日研究成果而言,幾如歧途,因現代哲學重在批判,重于出新,而輕于傳承,尤有今人勝古之潛意識,故於古人之智,預設過時、可疑之立場,故疑慮多而少能體解其深智。以專業而論,佛教史或佛教思想史應更合宜佛教研究之特色,君不見,今日以哲學研究佛教義理者,其探愈深,其義愈謬?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此非言佛教乃一純粹尊信之宗教,而是因娑婆眾生難得親證智慧,故於不可思議之智慧境界不見、不聞、不知、不覺,乃至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故誦持法華等大乘經典,凡人常落誹謗,難生信願。唯願得聞大乘經典者,能生不退之信心。🔗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比叡山之二)延历寺分东塔、西塔及横川,核心即为东塔之根本中堂,为最澄大师所亲创,早年大师未立宗时,称为一乘止观院。步入东塔地段,迎面即是戒坛院,佛法三学戒定慧,当年大师为授大乘戒法,与奈良僧官交恶,后由其徒义真立戒坛院,得天皇敕许授圆顿戒法,大师却业已往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看到通知,从今年起,大学新进教师都要接受市教委组织的统一培训,为期三个月,不管是否巧合,但大学的自主权明显开始缩水,过去仅在学校培训两天即可,如今大规模集中培训,虽可能多为形式,但却劳民伤财。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花了兩個晚上,終於把《鈴木大拙說禪》一書書評完成,此書談禪部份,今日看并無太多特別高妙的部份,但這一波”東學西漸“的浪潮,實際上并不是所謂挽救東方人自尊的問題,而是從人的根本真理層面展開的一場東西精神對話。@大德寺僧 @馬鳴謙 @Joan1203 @北京刘柠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看見@陳常進 師兄參訪大陸名山古刹,行至黃山。黃山景致絕美之處雖多,也需因緣,2007年元旦遊歷黃山,首日雨細霧重,難觀山景;次日冬雪來臨,一路墨山雪樹,不忍下山,遂再呆一日,又遇大雪,滿山雪淞,雲遮霧繞,嘆為第一希有,遇數位攝影迷,見吾等首訪黃山得遇此景,均讚歎不已。@收拾盛世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天台止觀中以觀不思議境為最圓頓之觀法,但其用心之目標並不易掌握,上次與萬年寺一位禪觀甚深的師父聊十乘觀法,師父即強調用心之所緣非常微妙,如無教,觀則難成。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去宁波专程去看青州造像展,展品几与去年在佛光山所见的一致,当时仓促,未及详看,今日则将这四十件展品仔仔细细地端详,足足过了一把瘾,而且展厅人相当少,可以慢慢体会,还顺便客串了一下解说志愿者。[偷乐]不能拍摄佛像,只能远远地留个影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緣起空性見的建立,其本意乃是為了對治凡夫執著世諦為實有的妄見而方便設立的,若又執取此空見,而不見不空之理,則雖有出離三界之能,卻不能再上一層樓徹見諸佛所見之甚深妙理,故而亦須遮止。如此既遮於凡夫之有見,亦遮於二乘人之空見,而入於雙遮空有的道理,則名之為「中諦」。——法藏法師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有一種聲音認為因佛教廟宇權利不清,導致維權難以發力,此說太過固步自封。權利不清有其前因,但非不能伸張其法律之外的“合理權利”,以某種傳統的、道義上的乃至社會認同的訴求去要求政府改變乃至重新制定相關法律,或以臨時性的行政文件確立寺廟、僧團的相關權益,都是可以呼籲、訴求的空間。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wolin77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