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Trio-三重奏鸣的头像

Trio-三重奏鸣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随手拍蚌埠#夜之张公山(湖)。较之璀璨的灯火,我更爱那黑黢黢的树影,阔大,蓬松,浑然一体。那是大地经年的倾吐,沉着纯净,又悄悄吸纳着,西风飘来的,微酸的浊气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护花行动##感人的事#下午,东校的王雪梅再次来值班。她带来精心制作的小吊牌,邀请路人写下话语。花枝上还多了几个长方型的吊牌,说是一个好看的女孩来挂的。全是手绘的图画,雨中的护花天使?美人发髻上的栀子花,还有,那不是我的漫画像吗?不用翻过来看签名,我都知是谁了,太感动!@mmyz-by_dss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上午一二节下课,在明湖边等校车,同事问我这种白花灌木叫啥名,我也不知或忘了,拍照以为研究之用。没想到螳螂在前,黄雀在上,被在四楼上课的某童鞋偷拍,并目睹因看花耽搁了时间,狂奔赶校车的仓皇。俯视图中纵向路沿小物即俺的上课布包,至于本人。。。天眼恢恢,以后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啊!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下午被快递传唤,知道该是@于荣健 的诗集签名赠书,不料被投递到东校去了,害得我专门坐车跑过去取。书出乎意料地精致。阳光柔和,东校的樱花树叶子黄了,在林木间穿行,秋意袭人。一举两得,“虚位以待”?不虚此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暑假以来最凉爽的一天。一场透雨收走燥热的湿气,傍晚,带上相机出门,就近来到湖边荷湾。小雨初歇,大珠小珠落玉盘,玉盘托在水面上,风推浪涌,水珠翻滚分合,终不至倾倒。这是一片远离充满纷扰的湖岸,逃向开阔湖心,开辟自己新领地的荷花,在秋天来临时,却逍遥初开,给岸上人以可望不可即的惊喜。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也许他不是那种高大全的形象,但 看你们文字的描述,若有好导演用心处理,混合诙谐、辛酸与深情,结合时代风云变化,也会非常丰富感人。至少会比写范大雷的那个「生命如歌」更有意味。突发奇想尔。//@严锋: 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觉得我父亲是不适合影像和视觉的,他更属于语言与声音。
    今日连读两篇有关辛丰年的纪念文章,都极真切感人,一篇是李章的「辛丰年的信」,另一篇是@严锋 的「兄弟」。愈读愈敬爱这位老人,心想,将来会否有编导,用心拍一部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呢?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2011年十一假期,我和朋友以搭车兼徒步的方式,去凤阳卧牛湖周边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随性旅行。在宋集,意外遇上一棵千年银杏被顽童从树洞内点燃着火,村民合力用土办法灭火营救。我拍了大量纪实照片。其中这张获搜狐公益频道与联合国人口基金携手举办的“70亿分之一”摄影大赛三等奖。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视频来了! 《文汇报 读家视点》,《致逝去的青春和永远的诗》(上)中,宋琳、查建渝、张黎明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们举办夏雨诗歌节的台前幕后。🔗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若不是正午的阳光下闪亮的,这枚扇形菌,我如何能知道,脚边原本有棵树?一棵红叶李?还是八重樱?枝杈纷披,花叶绯红。眼下,它已几乎变成褐色的泥土,消弭于无形。是它重生的欲望太过急迫了吗?你看这枚肥厚的扇形菌,在雨后的这场抢生中,将身边的酢浆草,都砌进了体内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夏雨诗友情#续上:身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编辑的戎礼平姐@虎姨3322的散淡心情 还赠我一本她编辑的艺术随笔集《写意——龚静读画》,图文并茂,诗意盎然,格调优雅,粗略翻来,即倾心喜欢,该是我暑假的好读物。再表谢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夏雨诗友情#前几日去附近报亭寻购那期新民周刊,因其中@姜格拉丹冬 撰写的报道《诗的奇迹与回想》与本人有关。未果。却接上海校友@虎姨3322的散淡心情 私信说要给我寄来,如此默契周到,令我惊喜感动。今日收到,特表谢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是你,乌鸫吗?你这尘世之上的首席乐手,着黑袍隐身于夜的哪座楼宇,吹响今晨第一声簧管,4:20,是调音,挑衅还是呼唤?当晨曦在缄默中苏醒,玫瑰花瓣漫过幽蓝,鸟国万众欣悦振奋,此起彼伏地欢唱咏叹!日复一日,晨复一晨,它们赞美欢呼,这黎明的圣乐团,白昼到来即刻解散 我在:宏业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发表了博文 《灵异事件》 - 今日天光通透。下午带了相机去东校,准备课后去湖边拍那小岛。——最近明湖边美丽月见草烂漫开放,灵动娟秀,美不胜收。虽用手机拍过许多照片发在微博、微信、空间里,但仍未尽意。尤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近日整理大学时有关诗社活动的旧物。虽大都佚失,所幸剩下这个。记得这是因为一首《十九岁的女孩子》得的奖。那是一首任性,不那么积极向上的诗,在学校大喇叭里播读过。后来还有河西的学生冒名顶替拿它去投稿,某家杂志编辑辗转找到我们寝室······@上海徐芳 @龙村 @夏雨诗节 @夏雨诗社晓丹 @sala3388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回复@龙村: 昨晚跟我的同屋蔡江珍通了电话。她先生就是张文质。张文质还来过蚌埠,我们见过的。他一直在写诗。得知他五月会参加聚会,很高兴。 //@龙村: 俺的引路人是老乡兼老哥于荣健。与文中老赵、宋琳、张文质、张黎明都有渊源,或深或浅,其实也都很深了,毕竟过去二十多年了!
    有夏雨诗友要求把收到的回忆文章发出供参考,所以我代汤君把此“第一文”先期“发表”:蝉鸣丽娃雨潇潇      晚饭时分,正聊着近来喝黄浦江的“肉汤”水的事,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的号码。... 🔗 网页链接 (使用新浪长微博工具发布 http://t.cn/zOXAaic)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春日黄昏,暮光日渐从容。晚餐的烟气散去,袭来阳光的余温,我嗅到的,依旧是干草与落叶的气味。但我知道,要不了几天,花香会弥漫天地,全世界都开始心神不宁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哦,谢谢!也许我记错了。 //@Trio-三重奏鸣: 回复@barroca栗子哥哥: 我知道啊!频幕上打的曲目不叫这个,但主持人说是这个。嘉宾田艺苗 说《绝代妖姬》、《教室别恋》里用过,那也就是指《让我哭泣》。这首与《让我哭泣》几乎一样,敢情亨德尔将同一旋律用到了两处?感觉田艺苗做嘉宾准备似有不足。记得
    展开全文
    亨德尔,巴托莉,古乐器,赏心悦耳,清新华丽。竟然还有《让我哭泣》!柏林爱乐的新年音乐会就是不俗套。我虽然困,也要坚持到底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亨德尔,巴托莉,古乐器,赏心悦耳,清新华丽。竟然还有《让我哭泣》!柏林爱乐的新年音乐会就是不俗套。我虽然困,也要坚持到底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Trio-三重奏鸣

    唉唉,畸恋。小说?真事?想起英国作家劳伦斯,她母亲与他的关系也不太正常,他在《儿子与情人》《美妇人》等小说里,都写过这种病态的感情 ——看到莫愁湖佳人的博文《母子恋情》有感而发的评论。🔗 网页链接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