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苏州小老夫子的头像

苏州小老夫子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苏州小老夫子

    【读书读过】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读来,想起以前乡下长荞麦的光景,那开花时节,虽然不记得有多香,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苏州小老夫子

    【看戏看了】20130516上海上戏梨园《董生与李氏》。古来传奇重奇,不论题材还是结局都算奇,主要展现人性与理教的争斗,是付与旦的对手戏。表演种种象征,时时隐晦,文词前段雅中俗,后段俗中雅,尤其戏里戏外,很多场景在眼前为之一亮。风雨来回沪苏,也算值得。抄送:@元味散场看戏@海青歌RAW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苏州小老夫子

    【雅俗共赏】20130511无锡万和施夏明(@施夏明 )《看状》。以前常能看到的折子,但自去年上巳秣陵石老师《看状·诘父》后,都没温习过那支【江儿水】。从念白到曲唱渐有官生感,情绪在知情闷倒后达到巅峰,情感决堤,涕泪俱下,记录当下。抄送:@小城海瑞@崑笛王子駿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苏州小老夫子

    【一路风景】傍晚回来,阳光的柔和,评弹的婉转,虽然听不懂,似乎这是只有在苏州才有的独特。思绪飘荡,飞回到洛阳桥畔,静谧的院落,清雅的南音,虽然也是听不懂,想来只是告诉我,这是在闽南。抄送:@蔡工六@川_贝@夏花_冬雪@重结晶@王南泉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苏州小老夫子

    午间吃饭,垫餐的报纸有文道“玄墓”,才发现玄墓是在苏州,于是联想起《红楼梦》中的妙玉喝的雪水竟然是从苏州带过去的;联想到《西楼记》中的穆素徽曾被接去玄墓看梅花。这样想来玄墓的名号古已有之,只是没有“香雪海”那么盛名吧?抄送:@朱璎媛@夏雲峯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