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耿向顺的头像

耿向顺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耿向顺

    最近淄博真的太火了,从一个意外走红事件开始,淄博很短时间内就快速有效做出反应,把握住了这次意外机会并不断扩大战果,做出了很多维持热度、吸引关注、吸引消费、配套支持和促进本地经济的措施,有效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这得归功于从领导班子到基层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及无数市民的通力配合。感觉这个五一节之后,全国各地应该会掀起一阵向淄博抄作业的热潮,参考借鉴他们的做法,学“淄博模式”为自己的城市打响知名度、吸引各地人员来本地消费,促进本地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然而,应该只有极少数城市能模仿成功。首先,意外走红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意外走红之后能不能把握住走红的机会持续吸引关注并扩大成果很难,毕竟机会稍纵即逝,很考验班子们的应变能力和策划统筹能力。且,一时火不代表会一直火,一时火对经济发展的收效是并不明显的,要长期可持续的火起来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还有,城市火起来这件事,是一件好事,能带来关注度、带来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和资源;但也可能成为一件坏事,容易暴露并放大这个城市的很多不足和问题,稍不注意、稍有做得不好就会从好评如潮变成大家心中的一生黑,因此非常考验城市的统筹管理和应对能力。因此,要想让一个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只靠意外走红和短期的宣传维护是远远不够的,既要有能吸引关注和资金进来的本事,也要有长期维持知名度和留住资金和客人的本事,必须要有城市的核心经济产业、要有系统成熟的配套措施、要有能吸引人的产品和服务、要有良好的市场规范和秩序、有良好及时的网络舆情与反馈应对机制。另外,今年五一节,到处都是人,人员出游数量已经恢复甚至可能已经超过了2019年,大家都敢出去玩了,也敢消费花钱了,带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从这个五一节过后,经济发展极大可能会相比前几个月得到更快速地恢复,因为人们逐渐开始恢复对未来和对经济的信心了,如今这种环境下,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比钻石更宝贵。(@耿向顺#淄博一酒店涨价1.5倍被立案调查##淄博的公文水平杀疯了#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耿向顺

    考上研并读了硕博,只是意味着有了更高的起点、未来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并不是考上了就轻松了,更不是读研就前程似锦了、就能找到好工作了、就能获得高收入、就能过上理想人生了。人们感觉读硕读博毕业出来也找不到工作,其实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能够匹配上这个文凭、匹配上曾经付出的成本、达到学生们心理预期的好工作。硕博研究生毕业后,肯定是能找到工作的,最起码维持自己生活的工作肯定能找到,但并不一定能找到工资高、专业对口、工作喜欢、工作体面、稳定安逸、未来发展前景好的工作。然而,读硕读博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很高,求职标准高是很正常的,求职预期很高是很正常的,让硕博研究生们去按本科专业甚至高中毕业的标准找工作,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太可能的。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拿到高薪水、能不能取得很好人生发展等的因素,文凭高低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还有市场环境(需求)、个人机遇、天赋、综合能力、家庭等因素,每一项可能都比文凭更能影响一个人的选择和命运,只是文凭是一般人最能靠个人后天努力获得的一个。而单纯从职场发展的角度而言,一个人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取得高工资,并不是学历成正相关的,而是和市场需求、行业、个人对企业的产出贡献成正相关,一个人的专业能力的稀缺性越高、市场需求对其越急迫、个人给企业带来的回报越高,大概率他越好找工作且工资收入越高。比如,当你读了一个市场上不需要的或已经完全饱和的的专业,即使你清北博士毕业,也不一定有好工作和高收入的。而当你读了一个市场很稀缺的专业,就算一般本科院校毕业,也不一定会缺机会。我们要努力去取更高的文凭、获得更多选择机会,但也不必迷信文凭决定人生成败,不必给硕博文凭寄托太多的期望。有同学和我说考研没考好,差着往年的国家线很多,感觉未来完蛋了,现在很焦虑很难受。我觉得考上研究生固然是是值得庆祝的,毕竟努力有了回报、也有了更好的起点,但也不是没考上人生就没希望了,应该对考研读研、考博读博带来的回报放低一些期望值,不然非常容易失望。某些考研名师、考研机构告诉你,一定要考研,考不上研究生你的未来就没希望了,考上了研究生你的未来就前程似锦了。一个研究生文凭能有那么强的魔力?没有啊。毕业之后五年十年回头看,除非是考上了很好的名校,否则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经济水平、人脉资源等可比单纯的文凭重要多了。他们不这么说,怎么能赚到考生的钱呢。研究生相比于本科有三个特点:花钱花时间一定更多、毕业年龄一定更大、 成本一定更高、能力却不一定更强,却不一定比本科生更有竞争力,工资收入不一定更高。现在读了研究生出来以后能找到的工作机会和工资待遇,并不是一定比本科毕业时候的要好很多,需要看看这几年的时间精力投入值不值得,投资回报率怎么样。要降低考研读研所带来的的价值回报预期,也降低没考上研带来的遗憾与挫败感。考上研不代表一帆风顺、前程似锦,没考上研也不代表就没有未来,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苦。考研只是人生中可以选择的一条路而已,是一条不错的路,但可能不是最好的路、最合适你的路, 更不是唯一的路。如果这条路走不通了,要去做的不是自暴自弃、不必绝 望焦虑,而是应该换一条能走得通的、更适合自己的道路。更不要一根筋,脱产花两年三年甚至更久去考研、真的很不值得。全身心投入考一次、最多两次,就差不多了,不要花几年的时间脱产去三次四次死磕,真的不划算,性价比很低。时间、精力的那种年轻时候的拼闯劲,身体心理健康,才是最宝贵的,别为了一个研究生文凭浪费多年的时间、消耗斗志。如果非要执着圆一个名 校梦、一个研究生梦的话,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考,总会考上的。而且,工作几年之后再去读研,是比本科毕业就去读研更明确自己要什么,这时候往往就是因为需要、为了提升要去考的,而不是随大流去考的。如果认真考了很多年都还考不上,那就只能说明自己不是这块料,没考上没去读,其实也是一种幸运,避免了很多时间和机会的损失。(作者:耿向顺)#为什么读了研也找不到工作##微博新知博主#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耿向顺

    看到这个#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娃# ,我是对这个统计数据是持怀疑态度的,真的有那么多大学生想生两个娃?即使如此,等毕业进入社会,感受到生活压力之后,很多人的想法也大概率会发生变化。 我原来做过一个关于生孩子意愿的网络话题讨论:讨论结果是,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现在的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是比较低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耿向顺

    我们知道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和大白们很辛苦,工作不容易,防疫工作也很有必要,但我觉得有几点提议希望被相关部门采纳: 1、希望防疫人员“大白”在执行公务的时候,需要在衣服上写上姓名、单位、职务,实名制。 2、希望防疫人员“大白”要求他人配合工作时,需要出示工作证件、核酸绿码、相关部门下发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