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博会"竹屋"看Zaera-Polo的构造处理也简单有效。表皮不仅是发掘材料,更重的是其组合与细部赋予建筑的整体性 //@尹杨坚: “当你画草图的时候,通常会依赖于脑海中的虚拟的记忆,但只有当你忘掉这些的时候,你才可能给自己一个惊喜。”——Alejandro Zaera-Polo
至于“立贴式”也是与一位德国教授讨论得来,不确切也形象。half-timber解释为constructed of wood framing with spaces filled with masonry,“木架+填充”的感觉都有,“半木”简洁些。//@王志军观博: 亲切也好 //@東南第一州: Fachwerkhaus在英语里面就叫做half-timbered house
Riquewihr(里克维尔)是法国Alsace十六世纪的一个古镇,盛产Riesling葡萄酒,二战时也没被破坏。与德国境内的“立贴式”(Fachwerkbau)建筑相比,纯度很高的墙面色彩显然是特色,古镇的主人们用勤劳的维护守住了这些特色,使她真正成为一个,尤其是古镇保护意义上的“皇冠明珠”。
//@dnbe: 想起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会很大气吧。//@土纸儿: 转。不晓得赶上趟了没。 //@张松514: 回复@捡画的工程师: 这本是非学术书吧? //@捡画的工程师: 同位作者的:《记忆小屋》是追忆一战后的城市规划的内容。同期上架。 //@张松514: 想要的书啊!
《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上市啦!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托尼•朱特重新评述了一个动荡世纪不该被遗忘的知识分子、思想与历史事件。即日起至7月2日9:00,关注@商务印书馆,并转发4位好友,即有机会得5本新书。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