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橡树阅读的头像

橡树阅读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克莱门相信哲学可帮助基督教对抗异端。若神的启示是可理解的,那么使用逻辑与辩证法来研究对神启示的诠释,一定比弃之不用更会产生较健全的信仰与伦理道德。德尔图良则贬低哲学。在他看来,这种作法是很大讽刺,因为这正是基督教之所以会产生异端的原因。(《基督教神学思想史》)🔗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温州教堂十字架遭强拆,一些牧者和信徒誓死保卫自己教堂的十字架,甚至付上了被殴伤或者被刑拘的代价;而某些信徒则发表声明拥护此强拆运动,并声称,十字架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没必要去捍卫。今天,橡树特推送一篇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中关于十字架的文字,以引发大家思考。🔗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切斯瓦夫说:“宗教——人类的精神鸦片!对于那些承受苦难、侮辱、病患和奴役的人,宗教向他们应许来生将获得补偿。然而今天我们正目睹着一种转变,人类真正的精神鸦片是相信死后一了百了。因着此观念所制造的安慰,我们不再相信死后审判,从而心安理得去背叛、贪婪、怯懦和谋杀。”(《意义的惊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基督教信仰如何影响人对自然界的认知#上帝所创造的人类有着“上帝的形像”。对于这一点,在基督教神学界普遍有两方面的解读。首先,这说明人类可以按照与人际关系相似的模式,来与上帝建立关系;其次,人类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事实,意味着我们有能力来认知并解释上帝其他的受造物。(《意义的惊现》)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夏日炎炎,微信公众号却迎来寒冬#即日起,国信办、公安部和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移动即时通信工具的公众平台等公众信息发布服务环节,特别是具有传播和社会动员功能的公众账号。http://t.cn/RvbkxqC(新京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行政拘留对小编来说曾经是电视和一些纸媒上的事件,而如今它就发生在了我的身边。下面长微博照片中的这三个年轻人昨天都被北京海淀警方拘留,而他们都是小编的朋友。左上方的这位我们都称他小方,右上方的是佑伟,下方的大家都叫她代代。有人说,青春是用来糟蹋的,但他们的青春则是在用生命来见证主。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我们相信一主耶稣基督,神的儿子,从父神受生,只是受生,也就是从父的实体受生,神从神、光从光、真神从真神受生,受生而不是受造,与父神本体相同(英文译为of one substance,希腊字是homoousios)。(尼西亚信经节选,摘自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公元162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查士丁在罗马被政府当局处死。尽管他的护教辞中的大胆主张,可能是造成他被处死的原因,但这些护教辞几乎肯定会促使基督徒勇敢地挺身而出,向罗马施加压力,叫自认为合理公平的罗马政府秉行公义。(摘自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本书与查士丁《护教篇》5月即出)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发表了博文 《归信与重生孰先孰后——小记《基督教神学导论》3.7读书会》 - 3月7日晚,橡树读书小组继续讨论了《基督教神学导论》第三十三章“救赎的开端:主观方面”。内容涉及有效的恩召、归信(悔改、信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为那几百个鲜活的生命祈祷!“记录MH370航班28位中国乘客失联前生活印迹”🔗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对于‘文革’这样的重大历史创伤,如果不全面揭示当时的历史真相,仅仅是个人的忏悔与道歉,还可能导致道德与政治责任之间的界限模糊。‘文革’更需要的是公共政治层面的反思,而不是个人道歉与忏悔的单纯累积。”推荐叶匡政好文:“‘文革’更需要公共政治层面的反思”🔗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宋彬彬48年后向北师大附中前校长卞仲耘道歉”:其实我们这次站出来的是一个群体。八五事件作为文革中的标志性事件,必须反思。没有反思也难以接近真相。我希望所有在文革中做过错事、伤害过老师、同学的人,都能直面自己、反思文革、求得原谅、达成和解,我相信这是大家的愿望。http://t.cn/8F2hW6K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诗篇》导读#诗篇不是建议、命令或阐明教义的故事,所以其主要功用不在于教导教义或道德行为。然而当它们被用来实现神所定目的时则大有益处,因它们可帮助我们向神表达我们心意,并思想祂的道路。因此诗篇对于那些想从圣经得到帮助,以表达喜乐、悲伤、成功、失败、盼望与懊悔的信徒,是极其有益的。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每周书评#“一切都是新的了--读《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by@长亭流云: 这世界上有一种新的生活,就是活在世界却不属于世界。他们因为爱这个世界之外的上帝,而热情地投身这世界;不与这世界同流合污,却改变了世界,更新了文化。他们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在炎炎夏日、浑浊污水中盛开灿烂的花朵。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每周书评#“一个被误解的改教家和文明塑造者”:在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中,预定论只是作为其救赎教义的一个次要方面,主要是为了解释为何在传福音之后,人为什么有信与不信两种不同的反应。而在1559年版的《基督教要义》中,加尔文将探讨预定论的内容置于解释恩典教义之后,而没有放于探讨上帝的教义中。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迎宗教改革日,橡树宗教改革类图书特卖#为迎接2013年的“宗教改革日”(10月31日),“橡树书屋”淘宝店(http://t.cn/zWc6rI1)将在10月28-31日(周一到周四),开展“迎宗教改革日,橡树宗教改革类图书特卖”活动。将有9种宗教改革类图书打6折或65折(包括《基督教要义》《加拉太书注释》等)。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每周书评#“辩护的激情/章雪富”:早期基督教的护教士们就是用他们的理性、用他们殉道的见证、用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边缘性关系来叙说上帝在这世界的奇迹。罗马帝国在三百年间的暴力行为掀起了种种逼迫活动,高压的火焰却似乎激起更猛烈的信仰的激情,而护教士们的辩护则像是遗留在上帝眼角晶莹的泪珠。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橡书vs时事#今天是9·11事件十二周年祭。那场让数千人丧命的恐怖事件,也许早已化为许多人记忆里的符号,但是相信在今天,北美的很多家庭依然还能感受到那种因生离死别而带来的切肤之痛。在这个特别日子,呈上许一新为《圣徒永恒的安息》所写的译后记,盼望能给正在或曾经遭遇患难的人们带来些许安慰。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宗教情感》31天灵修#第17天“以自我体验为乐的假冒为善者”:假冒为善者默想的对象是自己的体验。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喂养自己的灵魂,让自我中心的原则在心里茁壮成长。他们以自己的知识为安慰,而不以知识的对象——基督——为安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没有这对天国的依赖,你的灵魂就如没有点燃的灯,你的侍奉则有如不烧火的献祭。每日从这坛上取一块碳,看你的供物会不会焚烧。用这火点燃你的灯,然后每日给它添油,看它会不会明光照耀。时时靠近这复兴之火,看你的爱心会不会火热。(巴克斯特《圣徒永恒的安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阅读

    今晨读到巴克斯特《圣徒永恒的安息》第十章,他说基督徒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常常对死亡充满恐惧。“我承认,死亡本身并不令人向往;但灵魂与上帝同住的安息却应是令人向往的,而要达至这安息,死亡乃是必经之途。”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作家@书拉密 的一篇散文“等待一个节日”🔗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宗教情感》31天灵修#第14天“怕和爱——调节信徒生命的天平”:“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爱心就是儿女的心或小孩子的心态。假如爱心衰减,人就堕入惧怕之中,惧怕就是捆绑的心或为奴的心态。反之亦然。而且,如果爱心或儿女的心达至最高,就消除一切恐惧,给人完全的信心。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橡书vs时事#最近一两周对于中国人而言,可说是天灾人祸频发的多事之秋。瓜农“倒地身亡”、冀中星引爆炸弹、家乐福杀手、7·22地震……在这满是苦难的世界面前,我们基督徒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而巴克斯特的《圣徒永恒的安息》则告诉我们,苦难就像马刺一样,会驱策我们快步奔向那永恒的安息。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每周书评#“断片/张欣”:谦卑是兜住基督徒所有德行的篮子。谦卑是温柔的,因为没有什么资格责备别人。谦卑是和平的,因为自己没有什么可以突出。谦卑是有信和望的,因为在上帝面前看见了自己残破不堪的真相。谦卑是仁爱的,因为知道他人也和自己一样残破。谦卑肯定是一个被上帝敲打、改变过的生命。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江山不幸诗家幸,社稷稳固神学盛# 下文介绍了早期基督教从经历逼迫到君士坦丁皈依的历史中,基督教神学所呈现的不同特点。这段历史与中国家庭教会目前正处于的从经历逼迫到浮出水面的过渡时期很相像。此文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反思,使我们思想当前阶段,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关注点应该放于何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历史上的今天# 1900年5月27日,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此运动一直被中国历史教科书很正面地宣扬为一场反帝爱国民族运动。殊不知,义和团却让无数无辜的外国宣教士和中国基督徒血染华夏大地。近年,学界开始以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义和团。请看沈颖旧文《寻找沉默百年的逃亡日记》🔗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教父时期在基督教生活和思想史上是最为激动人心和最具创造力的时期之一。单单这一点就足以使之成为以后许多年研究的主题。从神学角度来说,这个时期也十分重要。每一个基督教主流教会(包括圣公会、东正教、路德宗、改革宗和罗马天主教)都视教父时期为基督教教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基督教概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无论如何沙漠永远是代表一个旅程,人们不是选择沙漠,而是承认若要进入生命的升华,就不得不步入沙漠,让自己的灵性接受磨练,懂得在最艰险的环境中生存,在毫无躲藏的氛围中,赤裸裸地看到真正的自我,这时候就能坦坦荡荡地站在上帝面前,容他陶造。(《沙漠教父言行录》中译本导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橡树文字工作室

    有人以为今天流行的人类慈善与怜悯都是文明自身发展结果,不受基督教影响,德国教会史学家施密特说,这“是对各国历史、人心历史的无知。这两个历史都在大声疾呼:爱绝非惟我主义的产物,也非骄傲的谦恭;没有上帝的介入,就不会有新灵魂能够重建个人与世界”。(《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橡树即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