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生真會說,考古和美術史是準備人類精神史上正在來臨的圖像革命的重要學科! 這學期自已安排的時間一塌糊塗。今天好不容易找到機會去聽講座,題目是new progress on rice exploitation research in east China,主講人是山大的靳桂云。雖然在早期社會方面完全是白丁,但我以為靳老師通過對比多方面證據,對西河出土早期稻米性質的審慎是十分必要的。她的論文好像也在JAS上發過。 展开全文 【可乐瓶变迁史】左至右依次为:1899年(即清朝光绪二十五年) – 1900年 – 1915年 – 1916年 – 1957年 – 1986年。 性別考古學的未來在哪,我覺得就本身研究的問題來說—古代的sexuality (性本原?) 在物質層面怎樣被建構,其實挺有意思。但是否有理論來撐起一個框架來,這個就比較玄,一般理論書把性別考古學加進來是否要反思。讀完conkey未來史前考古中的性別一文,最大的疑問是,是否一定在前面加feminist底gender呢 展开全文 幾年前上理論課,最後的考試題目就是考古學是否還是人類學,想了想,最後用了半天來論證考古學其實和民族學和社會人類學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別還是比較大,寫完後打上自已的系名時,卻感到無比的詭異。 宾福德高度关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学科关系,并提出一个争议不断的观点“考古学就是人类学,否则它什么都不是”,或者... ——看到bigbigjar的博文《检视考古学复原过去的途径——读路易斯•宾福德《追寻人类的过去——解释考古材料》(原)》有感而发的评论。🔗 网页链接 看到常bobo的排骨才想起今天是六一,發一張在漫長的轉機途中碰到的萌飛機, 重要的take-home是如果将来想研究自已的学术史,要多拍工作照,而且要准备足够工作笔记!(正如常bobo和郜谢两位师兄所说那样) 。后半段是以娱乐为主,在当时拍X光,检测成分,看锈蚀部分的金相以及对范土进行热释光听起来就有点像现在的 CT既新奇又令人鼓舞。最后他还讲了用硅胶脱模然后翻砂的小破绽! 展开全文 洪玲玉师姐的讲座汇报。主要讨论马家窑文化陶器的生产以及流通方式。方法是结合类型学和岩相学,并讨论不同马家窑的聚落形态与生产陶器之间的关系。主要依据的材料来自柳湾墓地以及在不同地点的调查材料。结果表明在柳湾墓地同一座墓葬中可能由不同群体以不同技术生产的同一类陶器。 之前@常bobo 提出过一系列建设领先的考古学系的设想,也许可以再加一项,就是建设数据库,把某些出版过的考古报告变成电子版的数据库。当然,这又会涉及很多问题,包括整个和报告出版有关的生态链,不知常伯伯有甚么高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