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通知#【9.7】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教授演讲(莫言主持)【派票时间】 2014年9月6日 周六 中午12:00【派票地点】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体育馆西南角(温馨提示:请同学从京师学堂南门进)【演讲主题一】当代瑞典诗歌与世界【演讲主题二】文学传记的艺术 🔗 网页链接
- 这是一对亲家,在街市上相遇了,拉扯着。在闹哄哄的世界,寻着一块空地,谈论着儿女的婚事。他们说得很投机,常常就仰头笑喷了唾沫溅出去,又落在脸上。拴在堤栏杆上的毛驴,便偷空在地上打个滚儿,叫了一声;整个街市差不多就麻酥酥的颤了。——贾平凹《延安街市记》
- 在一种开放文化的内部,美才有可能多元化;曹雪芹在社会最看不起的情况下坚持尽善尽美的写作;阅读小说是对“叙述艺术”的欣赏↓
- #2013北师大国际文学周##校友作家展揭幕仪式#【著名九叶派诗人郑敏】我九十多岁了,依然在写诗。中国的新诗应该和群众多交流,像西方一样写些普通人的生活,要有人类的文明进化中的感受。诗歌不应该和群众离得那么远。诗歌是古已有之的,不该被淡化。大学教育要抓诗歌,否则没法和世界交流了。
- #张炜谈写作#在漫长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像一个人迎着北风赶路,有时候难免会感到疲惫、寒冷、沮丧,有时候…有一种行走的快感…给他一杯滚烫的酒(荣誉),可能会把他身上的疲惫驱走一些,给他带来一点温暖。不过,即使没有这杯酒,他还是要赶路的,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不要喝醉,喝醉了就走不了远路。
- 古今中外,良好的阅读氛围,离不开四个要素:一是信奉美好、心灵纯粹的创作者与书写者,二是懂得并能在文字的常识与诗意中栖居的性灵,三是以读书为荣、为乐、为资本的社会游戏规则,四是自上而下将阅读视为时尚与乐事、将不读书视为悖谬与耻辱。 展开全文
- #莫言每日小语# 一个小说家的学习,可以大致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成为小说家之前,那种不自觉地、没功利目的的学习。另外一种是当你明确了要学习写小说,然后把阅读和听书当成了为写作做准备。但是,前者远比后者重要。——莫言 《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展开全文
- #文学动态# 第七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发,6位外国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上榜。其中一位是瑞典翻译家陈安娜,她20多年间先后翻译了莫言、余华、苏童等中国作家的30多部作品。译作包括莫言的《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余华的《活着》等。
- #轻松一刻# 雨果写完《悲惨世界》之后,将书稿投寄给一位出版商。稿子寄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音,于是,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寄给了出版商。隔几天,出版商回信了,雨果拆开一看,上面也是一个字没有,只画了一个“!” 他知道有希望了。果然,他的《悲惨世界》不久就出版了,并大获成功。
- #轻松一刻# 有一次,雨果出国旅行到了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他:“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贩卖笔杆。”
- #真独特# 加拿大著名作家、诗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写作灵感来时会先在纸巾上、菜单上或者报纸的空白处草草写下短语和笔记,对故事情节有个大致的概念。接着,她会在手写和电脑写作之间来来回回。情节成型时,打印出有关章节,然后在地板上把它们整理成堆,通过移动不同堆的内容决定先后顺序。
- #余华长篇小说《第七天》研讨会精彩言论# 在现实世界里面,由于人为的失误,导致的许多事故,确实具有威慑力,它甚至试图压倒上帝的神圣的声音、争议的声音、交响乐里面命运的变奏之声。但是,还有一种声音依然非常有威慑力,那就是经历了世俗的乱象之后而呈现出来的希望。——张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