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上海科普的头像

上海科普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上海书展#8月16日11时—12时,《再生一个,你准备好了吗——单独两孩孕产育宝典》新书发布会暨讲座签售活动将在上海展览中心(延安中路1000号)二楼书展活动B区隆重举行。欢迎有意“再生一个”的读者朋友们积极参加!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2014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今日开幕】由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和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4青博会#今天在@上海科技馆 开幕啦!世界各地13-18岁的青少年将带来TA们精心制作的科技创新作品,在上海以赛会友,共享科技盛宴。@上海科技 @上海教育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掏耳朵为什么不好】#知享科普#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脱脂棉卷成棉签儿,轻轻地把耳屎清理出来。@ECNU科学商店绿色生活服务部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2013-2014年度“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镇、乡)”名单发布!】#科普资讯#经各区县推荐和专家评审,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徐家汇街道等20家拟命名为2013-2014年度“上海市科普示范街道(镇、乡)”,现予以公示 ,详戳:🔗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一沙一世界】#科普魅影#生物学博士兼摄影师Gary Greenberg拍摄的照片,沙子被放大300倍后,竟然如此美丽独特!简直惊叹不已!!当你漫步在沙滩上的时候,你就是站在这些微妙的宝石上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起重机上的风景】#科普魅影#被钢筋水泥森林淹没的我们,有没有可能看到最高处的风景?——来自上海的塔吊驾驶员魏根生给出了他的答案,他用镜头记录下了他工作时的的视角,结果,它们壮美如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美国富翁准备送两人上火星】#纵观科普#美国私营机构“灵感火星基金会”11月20日发布了长达28页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描述其将招募一男一女两名志愿者前往火星轨道的大胆计划。其创始人曾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进入太空,并在国际空间站停留8天,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自掏腰包的太空游客。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1701年11月27日 摄尔修斯出生】#科普史话#你知道“摄氏度”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么?18世纪40年代,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制定了一套温标,在1标准大气压下,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100℃,取水沸腾的温度为0℃。后来林奈提出将二者颠倒,这种温标被沿用至今。查看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HydroBee便携式水力发电机】#创意科普#原理和三峡那里的大家伙类似,水流—涡轮旋转—发电机发电。HydroBee自带绳子,并内置12500mAh容量的充电电池,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玩意丢到河或者小溪,固定好绳子,2个小时之后,电池里面就能收集到足够的电力,满足你手机和其他设备的需求。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鱼鳞也可以吃,长见识了!】#纵观科普#据台湾TVBS网站报道,昂贵稀有的马来西亚野生河鱼“忘不了鱼”进军台湾,出现在台湾五星饭店的餐桌上。一条4公斤重的鱼光是进价成本就要6万元(新台币,下同),鱼肉带有清淡酪梨香,蒸过的鱼鳞能吃,不过这价格实在是挑战食客的荷包深度啊!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哈雷生于伦敦】#科普史话#1655年前的今天,英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哈雷生于伦敦附近的哈格斯顿,1673年,哈雷进牛津大学王后学院。1676年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纳岛测定南天恒星方位,并在那里建立了南半球的第一个天文台,测编了第一个南天星表。1678年星表发表后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科学传播训练营上海专场开营!】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邀请松鼠会将在上海连续举办4期训练营和1期特别工作坊。第1期“科学问题的复杂性“,11月3日下午,同济四平路校区中法中心。@小蓟 主持,嘉宾@松鼠会Sheldon 搭档@李虎军 掰开揉碎了混上案例倾囊相授:)详见:🔗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纵观科普#82岁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现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在此之前,门罗已经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三次加拿大总督奖,两次吉勒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笔会马拉穆德奖和美国全国书评人奖等。2009年,她获得了第三届布克国际奖。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诡异的美丽】#科普魅影#这是艺术家Francois Robert花费数百小时完成的创作,每一幅图片都是用一副真正的人骨拼出来的!这些诡异却美丽的作品,艺术家给起的名字是“停止暴力”。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搜寻天外文明”计划开始实施】#科普史话#1992年10月12日,这天,美国耗资1亿美元的“搜寻天外文明”(SETI)计划开始实施。SETI由5至7年“全天搜索”和6至7年“定点搜寻”两个项目组成。META技术每秒可自动分析10000个频道上的电波频率,并自动找出可能有价值的信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冰晶冷茶包装】#创意科普#这是台湾品牌Tea Smile带来的一款冷茶包装设计。所谓“冷茶”,是指直接用冷水浸泡茶叶的方式,和传统的开水冲泡的方式相比,冷茶需要浸泡的时间更长,一般要好几个小时,但口感更为甘甜,且茶碱和咖啡因的含量也会大幅降低,既不伤胃也不影响睡眠。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中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科普史话#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物系三个单位联合,以钮经义为首,开始探索用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这项成果获1982年中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水珠中的宇宙】#科普魅影#Markus Reugels以卫星拍摄的图片作为背景,利用高速摄影机捕捉水珠中的折射,完美的呈现了一滴水中的地球、月球、木星等等。像不像那句有名的佛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呢!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动物骨骼折纸】#科普魅影#来自日本设计师Takayuki Hori,这哥们就玩得很是深刻又有内涵:怎么做的呢?他先在一种半透明的纸(塑料)上印上动物的骨骼,然后通过折纸将这些骨头“立”起来,使它们看上去就像真正的骨骼般呈现在我们眼前……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如果我们能看到WiFi信号】#科普魅影#如果我们能看到WiFi信号,那会是怎样?艺术家Nickolay Lamm对此进行了一番想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镜花水月】#科普魅影#镜花水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是出类拔萃的怨念,让无数人在YY中就白了少年头……但人性的确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或者越是不存在的东西,就越是美好——摄影师Bertrand Kulikused带来的一组作品,这或者就是世间最漂亮的花了,它们只存在于水珠的反射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花非花】#科普魅影#来自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业余摄影师Alan Sailer的一组作品,在哥们的镜头之下,这些烟花看上去更像是它们那些有更有生气的亲戚——是的,花非花,但花已胜花。也许,属于张国荣的那些歌词能更完美地诠释这种意境——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1912年8月30日 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诞生】#科普史话#珀塞尔专长于微波技术、核磁学和无线电波谱学,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美国物理学会成员,曾担任过美国物理评论杂志的副总编辑。在1952年与费利克斯.布洛赫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烟与尘】#科普魅影#来自俄罗斯艺术家Pol Tergejst的创意,他用火焰,以及火焰燃烧出来的灰烬,创作出了这些惊人的视觉作品——在经历了最开始的沉重之后,也许我们应该感到欣慰,火对于人类,并不总是对应着破坏,还有新生。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1800年7月31日 维勒出生于法兰克福】#科普史话#1800年的今天,德国化学家维勒出生于法兰克福。1820年,维勒进入马尔堡大学学医,次年转学化学。维勒最重要的贡献是在1828年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最先打破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界限。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新生儿特辑】#知享科普#新生儿的皮肤有时会出现些红点和小疙瘩,其中大部分会自愈。鼻子,下巴或脸颊上的白色疙瘩,以及肚子上看起来像是被叮咬的红色斑点都很常见,颈部褶皱或耳朵后面的红色疙瘩(有时很粗糙)可能是痱子,洗干净,用手轻轻拍(不要去揉),再保持干燥,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万圣节光涂鸦】#科普魅影#来自Janne Parviainen的作品,设备是一台Sony A200相机——应该说,这并不是一台多牛逼的相机吧?可见,光涂鸦也未必就需要数万数十万的高端设备,更重要是创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超级月亮】#科普魅影#N多年一遇的“超级月亮”现身地球——估计读者朋友中应该没几个能亲眼目睹到这一奇观的(因为天气、时间等问题),所以,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这个的摄影作品,一起来看看~O(∩_∩)O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上海科普

    【1954年,阿兰·图灵咬下了“那口苹果”】#科普史话#众所周知,图灵是人工智能之父。在二战时,他帮助破解了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然而,因为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图灵受到了迫害,职业生涯尽毁,食用浸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死亡(是否自杀有争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