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沈语冰的头像

沈语冰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新凡高传】奈菲和史密斯,这两位以其杰克逊•波洛克的传记而获普力策奖的作者,写出了另一部精心杰作——一部巨细靡遗、优雅流畅的凡高传记。在与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奈菲与史密斯接触到大量以往未曾出版的材料,对这位伟大艺术家过于浪漫的神话做出了重大的再认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观念的摩擦:凡高、高更、贝尔纳画展】凡高主张艺术来源于观察,高更主张来源于回忆,贝尔纳主张来源于想象。虽然观念上有摩擦,但1880年代后期,三人进行了极其紧张而丰富的观念交换,产生了令人难于置信的丰富作品。瑞典哥德堡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展览,将盛期现代主义的美学与技术集中予以呈现。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科隆大教堂】13年前第一次见到它,觉得它是一座山。不是教堂,而是石头的森林。不是宗教,而是德国的心灵。昨天再度瞻仰它,仍然被它震撼。上次是从莱茵河对岸先观望它,大巴穿行Deutzer桥,迂回到达门前;这回一出Hauptbahnhof,一头就撞见它!所有这些经验都不是照片所能纪录的。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钱江晚报人文之光访谈III】今天的钱报,刊载了我的访谈。A21:http://t.cn/Rv8VrYd; A22:http://t.cn/Rv8VrYB。敬请关注。感谢@小你三岁 @钱江晚报
    1. 微博附图
    转发 20评论 4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钱江晚报人文之光访谈III】今天的钱报,刊载了我的访谈。A21:http://t.cn/Rv8VrYd; A22:http://t.cn/Rv8VrYB。敬请关注。感谢@小你三岁 @钱江晚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台北印象】台北远没有上海繁华。但街道,特别是出租车和地铁(捷运)干净,社区古老,屋前绿化有型,鲜花盛开。书店比杭州多得多,诚品则有大量外文原版书(为国内罕见)。出版的书品质也较大陆为高,特别是台大出版中心,并驱于欧美名校出版社。兼以小吃丰富,民风谦和,可算是懂生活、有素质典范。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古典音乐书籍推荐】为朋友们推荐些不错的古典音乐书籍,闲暇之余不妨一读,开启美妙的音乐之旅……
    1. 微博附图
    转发 1125评论 141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沈语冰的豆瓣小站】沈语冰老师的治学兴趣涵盖以下领域:现代美学、现代艺术史和观念史(特别侧重于现代艺术批评);兼及一般美术史(包括中国古代书画及近代美术)、一般美学和哲学问题、社会思想、外国现代文学、摄影及视觉研究。欢迎所有同行、学子、爱好者都常来走走。🔗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开微博一周年记】吾非勇立潮头,敢为先锋之人,微博发明四年后,学生极力怂恿,帮我开通。未料世上竟有如此便捷之交流方式。一年来,从欧洲游学所拍大量照片,到日常工作点滴汇报,收益颇多,令人感念。此诚如曹子建所云:虽“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史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矣!何乐而不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散书计划】吾志学之时始购书读书,多为文学,以其满足青少年情感之需也;而立之年,转而广读哲学与社会科学,以明安身立命及个人与时代、社会关系之理也;逮及不惑,始知情理不能为二,故以贯通情理之美学和艺术学为志业。今藏书渐富,两极始滥,遂萌清理旧书以结人缘之心。散书之法,诸友有以教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凡高传】(凡高的同学)多数学生都很富裕:他们都是新老贵族的子弟。工作室的两个学生领袖很好地反映了法国精英,因此也是法国艺术的分枝:路易•安克坦(Louis Anquetin)的父亲在娶了一位阔太太后,作为诺曼蒂的一个屠夫发了财。25岁的路易在任何班里都会是出挑人物。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翻译在艺术理论研究中的不可或缺性: 在“当代艺术思想论坛”颁奖仪式上的演讲 沈语冰 感谢“当代艺术思想论坛”把“艺术理论奖”这个重要的奖项颁给我。艺术理论非常重要。过去是这样,现在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当代艺术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理论驱动的。191...畅读版【http://t.cn/8koKz0j】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看到今天《都市快报》上说“易中天反对书籍过度设计,建议设最愚蠢设计奖”。这个建议倒好,但这位老兄是否见过真正好的装帧设计,令人怀疑。中国的图书质量当然内外都不如欧美和日本,装帧设计更是差到可以。在剑桥时,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对我说,从大陆进口的书,都得重新装订后才能上架。当时就感叹!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强烈建议设立诺贝尔自信奖!//@冯钢-六合之外: 我相信这一定能培养100个宣传部长,除了“自信”,别的都不行。
    【人民日报:中央将遴选100名具冲击诺贝尔奖潜力人才 】“万人计划”作为我国国家级人才工程,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中组部牵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共同实施。计划中第一层次的人才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2013评论 505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警惕!硬把一个迎合意识形态需要的做法说成高明的举措。几年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就取消了翻译(将外文翻译成中文),而改成外翻(将中文翻译成外文)。我承认后者是需要的,但是国内目前究竟有多少著作值得翻译成外文?GDP老二所释放的虚假信息,正在一步步蚕食整个科学、教育和文化领域。
    【你好,明天】北京拟将高考英语从150分调到100分,语文从150分调到180分。英语固然是国际化的工具,但是权重太大,母语反受冷落,是否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民族的语言受到冲击,文化传承岂能独善其身?北京的中高考改革是纠偏努力,也是信号:崛起的中国,当科学认识英语、自信对待母语!
    1. 微博附图
    转发 3478评论 1424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当代艺术的概念】尽管“当代艺术”的概念已被广泛使用,但其定义仍然是有争议的。西方概述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现代艺术的通史类著作,较著名的如H.H.阿纳森的《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尽管处理到包括最近三十年的材料,但并没有使用“当代艺术”一词(Arnason, 2012)。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已经出版1)罗杰·弗莱《弗莱艺术批评文选》;2)列奥·施坦伯格《另类准则》;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4)简·罗伯森等《当代艺术的主题》;5)T.J.克拉克《现代生活的画像》。@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小编辑正读书 另有10种正在编辑中,今明两年出版。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马奈是真正的大师】与他相比,莫奈、雷诺阿也许只是匠人而已。莫奈、雷诺阿偶尔能画出一两张好画,但两人匠气过重,莫奈笨重的油彩经常涂了又涂,雷诺阿晚年粉红色胖乎乎无脑子的女子,从来就充满争议。而马奈很少画过缺乏灵气的作品。这几张色粉画最能体现他敏感的画笔捕捉对象神韵的天才。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卢浮宫的荒唐和气派】现在的卢浮宫已不是欣赏艺术品的好去处,至少已不是司汤达,甚至不是马奈的时候可以比拟了。看到蒙娜丽莎面前如此人头簇动,莱奥那多也许会苦笑。与蒙娜丽莎仅一墙之隔的提香却门庭冷落,很多时候根本无人光顾!如果观众真能静下心来,难道不会发现提香也许比达·芬奇更美?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慕尼黑的 Alte Pinakothek】虽然之前也知道该绘画馆拥有大量名作,但实际情形仍然令我喜出望外。有大量欧洲绘画杰作:大量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作品,大量荷兰、佛兰德斯和德国作品。大量伦勃朗,大量鲁本斯(数量质量不输给罗浮宫),大量拉斐尔,甚至还有达·芬奇的作品。当然更不必说丢勒了。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瓦萨里故居连块小小的标牌都没有,却是美术史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前天在皮蒂宫偷拍到波提切利,可惜没有机会拍到拉斐尔的《椅中圣母》。昨天听Lino Pertile教授用浓厚的意大利口音讲但丁。今天上午前往Santa Maria Novella教堂(特别是它的立面在建筑史上非常重要)。下午去美术学院,偷拍下几张大卫。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程美信: @投向分裂的怀抱_1943: 清末有个叫姚勋的太监。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
    日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343名中国留学生联名抗议,认为副总统拜登之前在该校毕业典礼上称中国是“不能自由呼吸”的国家,羞辱了中国,伤害了他们的感情。我把拜登讲话中涉及中国的部分翻译了下,觉得他说得都挺对的,并没有侮辱中国的意思。你觉得呢?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有组织的秀。他们办理申请了吗?//@程美信: 娘家人啊!娘家人啊!吾家娘呀娘 !
    5月4日,长沙有大批人员擅自集结,打出大红条幅和标语,公安机关却不见踪影(附图)。@茅于轼 先生微博回应:近20年来我致力于扶贫工作,可不断打电话骚扰我的都是低收入人士。我得罪他们的是“廉租房不该有私人厕所”,“不要为钓鱼岛开战死人”等主张。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这真是国家的危险。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1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沈语冰

    下午陪老婆看《悲惨世界》,感动了好几回。十年前在巴黎时感叹协和广场的繁华,歌剧院的庄严,却没有想到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电影呈现了巴黎那个似乎已经被遗忘了的时代和角落。前几年翻译《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对那个世界已然有了新的认识。建议同学们不妨去看看。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