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的头像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李可染先生以其惯有的谦和,称自己的一生主要和中国画的笔墨打交道。这种谦和,反倒揭示出中国画笔墨的深湛、精微与宏博。中国画笔墨并不仅仅是抽象的点、线、面,或从属于物象的造型手段。笔墨是画家心灵的迹化,审美的显示,学养的标记。李可染以其独特深厚的笔墨艺术语言,为山河立传,为民族代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发展有许多历史性的奇观。一批在西洋画和中国画领域“双肩挑”或受过严格的学院基础教育的艺术家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当时人物画受到的关注远高于山水花鸟。更多详见:http://t.cn/RvBMM1V或关注微信likeran1998。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李可染率先多次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写生,而是对一切可能进入山水画中的表现对象都进行过逐个研究,特别是对那些最具典型特征的形象,以大观小,进行专题速写,如山、树、舟、水、石、屋、人物、牛马等等的造型结构规律都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只有解决好造型结构的问题才能翻新出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2014北京保利春拍李可染作品】牛是李可染先生喜爱描绘的对象,从40年代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结束,不断画牛,以至于人们把他的牛同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并称为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为什么他这么喜欢画牛呢?更多内容详见:http://t.cn/RvtN460或关注微信:likeran1998 @北京保利拍卖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秋趣图》李可染先生作于1987年,画面上牧童在放牛的间隙趴在地上斗着蟋蟀,近处的水牛打着瞌睡,而不觉间秋风已将树叶染成金黄色,俨然一幅悠悠然,忆童年的抒情画卷。所题“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又将文人的伤秋情怀融入其中,使作品平添了几多惆怅。/吴洪亮 @画家李小可查看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