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扬州唐城考古工作队,在西城门以北的城壕发掘工作告一段落,考古人员在约65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清理出了唐宋时期城壕以及西城墙夯土等遗迹,了解到了南宋宝祐城外城壕的形成与沿革。 🔗 网页链接
- 南京发现唐代建筑遗迹——考古部门在老城南鸣羊街胡家花园南侧发现了一处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遗迹。考古人员认为,这是一处多进式建筑,侧面还有类似厢房的建筑。遗址的南部有一片铺得非常规整的地砖,考古人员怀疑这是一处房间的遗迹,房间附近可能是庭院。 🔗 网页链接
- #世界考古·上海论坛 现场传真# 哈佛大学William Fash威廉·费什教授正在介绍:城市化机制——中美洲高地、低地早期城市和国家意识形态和环境基础的比较研究 我在这里:世博园区中国馆
- #世界考古・上海论坛 现场传真# 社科院考古所王巍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几个最重要的历史悠久的原生文明之一。中华文明作为东方文明的核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经过长达10多年的工作,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参与学科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世博园区中国馆
- 长相思,勿相忘;长相守,莫别离——“长毋相忘”始见于西汉早期铭文镜中,是“长相思、毋相忘”之省语,“毋”也可作“勿”。亲情、友情、爱情,那铸于带钩上的真切发愿,也使得它曾经的主人在离别生死时做出这样的决定:珍视并带着这份彼此的誓言,伴随着信物共赴长生。(江都王陵“长毋相忘”带钩)
- #文博史上的今天#1986年7月24日,天津市文物收藏家杨健庵将珍藏多年的清代黄慎人物画册,汉代虎符,唐代兔符和鱼符、肃宗造像、丙午带钩等20余件文物捐献给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 //@没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集刊#[pdf]《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下载地址🔗 网页链接 民国17﹝1928﹞年,傅斯年、陈寅恪、李济和赵元任这批学术精英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本刊每年出版4分,分别於3、6、9、12月刊行。主要收录有关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及展开全文
- 《新闻直播间》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古调查今结束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