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光录的头像

光录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光录

    古文字研究内涵的广泛,总使人感到知识面异常狭窄。古文明大家李学勤说,对于汉字,包括它的本质和历史,我们知道得很少,很不充分。的确,历史上的文字研究,肇始于东汉许慎。其后的研究,不论看法如何,即便是对[说文]提出非议的文字学者,其思想体系和方向也是以[说文]为基础的。@汉字门 @字道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光录

    看来观音之谓颇具启发性。曾一度将“闻色”作为创意座右铭,闻可视为听觉亦可认作嗅觉,色既是视觉所见又是物质统称。不论观音、听形、闻色,实是通感。交换感官功用,即带来打破常规之感,別致新颖,却未有眞正的突破。因本质未变,即感觉未变。感官只是接受信息的渠道,渠道虽变信息未变,故感觉不变
    时间能听到吗?我十一年前的小集叫《时间的声音》,我没有将作品集叫“时间的容颜”,是因为“容颜”可以看到,却是表面及小部分,但倾听“时间的声音”却有无限可能和无限想象还有无限理解…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光录

    5.1 书法、篆刻不同于科学,属于艺术范畴。在此,我们或许有必要先来看一看这已有些虚无飘渺的词——艺术。之所以虚无飘渺,是或许我们已经想不起来“艺术”之名的由来了。从道、法、术层面来看,艺术应该居于术的层面。毕竟“艺”的造字图景就在展现农活技术,“术”更是明确了其层面属性。
    中文系是以语言为本体的文字学;考古系是以文物为本体的古文字学;但为什么就是不见以文字为本体的文字学呢???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光录

    四大学问与人生1 有西方学者认为,传统上,人类一直基于四大学问----哲学、科学、宗教、艺术认识世界与人生。试图从每一门学问中得到启迪,从而编织出人生意义。但如今,如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谁会去读黑格尔或康德?科学曾是最伟大的阐示者,可现在却将人生解释得支离破碎、艰深复杂、令人困惑。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光录

    阴阳家1 诸子百家中最神秘又最寻常,没有明确道统却又影响最为广大的一家是阴阳家。或许人们难以接受。阴阳家不显赫,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却处处体现着它的理念,如阴阳五行。我们说不清其主张、其思想、其人物、其事件,但其影响之巨,儒家亦不能比。它融进我们的血脉,我们的见知,而我们浑然不觉。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光录

    经学,曾是国学之魂,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中国人的性格,其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世界观是协和万邦,人生观是自强不息,价值观是忠孝节义。但不可否认,作为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经学,还是相对浅薄的。经学主要谈论为人之道,对人际关系花了相当的气力,因不语“怪力乱神”,终是只能谈常道而已。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