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李无无的头像

李无无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作家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之一,生活困顿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孙先生的正职是海员。据我所知,海员收入不低,薪酬以美元结算,且工作半年休息半年。对文艺爱好者来说,这样的工作再理想不过。孙先生翻译的作品不少有厌世倾向,他骨子里不爱这个世界,和生活困顿没多大关系。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被打脸# “荣格认为,对于正常人来说,有什么必要追寻生命的价值或存在的意义呢?这样的问题只是对于精神分裂了的、异化了的人来说才会发生。”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讨论陈水总们是正义还是邪恶毫无意义。法理的对错适用于理性人。陈水总们的最后一击,已经脱离理性人的范畴。检讨机制的意义在于,如何杜绝将一个理性人逼成非理性,或者说通过合理的社会机制将这种概率降至最低。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所谓的中国明星,他们占据着大量的听众资源,他们不关心灾难,不关心民众诉求,在民众最需要他们发声的时候,他们却集体失声。他们部分从不关心国民灾难,他们没有香港明星的骨气,他们是一群卖身寻腥者。呼吁微博界抵制明星,取消关注明星运动,从我做起![威武]推荐关注良知正义微博@煤体 @杂谈五味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喜当爹[偷笑]//@老武是文建: 从我这个画画的眼光看,眼镜男与李天一神似。当然,巧合也是能成立的。//@作家-天佑: 戴眼镜这男的是谁啊?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节日般的狂欢。也许与正义无关,与宏大的宗旨无关。一次力比多的发泄。不现实的运动,天堂短暂地来到人间。客观上改变了世界。这是我理解的1968。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没有蹲过监狱是理解不了廖亦武的暴戾之气的,没有受过监视是宽宥不了廖亦武的“叛国”行径的。他说:这个帝国必须分裂。对比一下莫言令人失望的言论。只好说,如果文学中没有自由饥渴,那么文学狗屁不如,再奇崛华美,也和庭院中的小花小草无甚区别。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用死姑娘的裙子擦拭军用皮靴/他们不颤抖”——选自廖亦武《大屠杀》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我尊敬货真价实的公知,比如崔卫平;反感的是水货,比如韩寒作业本五岳散人之流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装逼时间# “如果摇滚乐似乎已失去创新的锐气,如果它似乎沉溺于一种腐朽的艳丽之风,我们就会回想起五十年代摇摆舞曲那种平庸而富有活力的淳朴。”——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十年前,傍晚,我沿街瞎逛,在一家服装店门口,遇见传说中的打口贩子。他向我推售迈克尔·杰克逊、玛丽亚·凯瑞和别的当红歌手。我询问有没有Bob Dylan。他突然止住话头,讶异地扫我一眼,说“有”,然后在箱子底下手忙脚乱翻起来,翻倒好大一叠CD,才找出一张Bob Dylan的唱片——著名的《重返61号公路》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发现老崔的音乐和北岛的诗歌在香港复活了,发布绝食宣言那天朗诵北岛的诗歌,今天用红布蒙住双眼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小资产阶级表示不服//@顶楼的马戏团乐队: 顶马以零陵路93号对抗外滩X号,以小市民颠覆大上海,而最革命性的是其歌词语言——以俚俗、粗俗然而鲜活、幽默的上海方言来解构一个被张爱玲和王家卫、被陈liangyu和周正毅、被炒楼大军和跨国集团总部、被本地老克勒和新上流的口水所发射的“上海神话”
    展开全文
    周末有好事:@素食棉棉 主办,外滩18号的艺术party,有酒有艺术有音乐,还有顶马,9月8号本周末,外滩18号4楼顶马演出,9点开始,为歌迷们准备了100个免费入场手环,限量100人,超过了就要买票了,早到早得,届时门口有我们乐队安排的工作人员与你接头,只有100个,周六见啦!感谢@素食棉棉 深情邀请
    展开全文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某知名乳业省区经理:一级牛奶做酸奶,二级牛奶做纯奶,三级牛奶做乳饮料,过期牛奶做奶粉,变质牛奶做冰淇淋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李无无

    看了视频,谈不上被围殴,吴被揍了几拳,挨了一脚是真。参与的哄客特别搞笑。让我想起那本书《乌合之众》。在“道德”、“正义”的大旗下,总有一群屁颠屁颠跟着的乌合之众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