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素-心的头像

素-心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素-心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人的心量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事业。现在的学佛人都想成佛,可是没有佛的心量,怎么成佛呢?你首先要有这个量,要无我,才可能生起悲心、智慧,才可能奉献自我。为什么有些人总想把别人辩输,证明自己是对的呢?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是自卑。”感恩师父慈悲法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两千五百多年前,我们由于傲慢、颠倒、固执、牵挂和恐惧,一再错过机会,直到今天。尽管我们依然褊狭,依然不知珍惜,却有人依然持佛陀的智慧明灯,在无尽的夜里等待为我们照亮前路。如果我们还是错过,他说:他会停留,他会再来,直到我们不再错过。这就是上师的慈悲。——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有一天,舍利子巧遇佛陀弟子马胜比丘,他的威仪行止非常庄严,徐徐而行,寂静调柔。舍利子一见,心中非常惊奇,不禁上前恭敬地问:“您是哪个教派的?老师是谁?”马胜比丘说:“我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舍利子想:弟子的威仪都如是庄严,老师更不用说。于是转告目犍连,两人一起拜见佛陀并趋入佛门。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时光飞逝,流星雨。在滑落的刹那,安住学习。时光穿梭,投影仪。在无常的瞬间,静坐修习。。若你懂,定不会再追逐声色犬马,烟花易冷。你也会,卸下浓妆,褪去浮尘,寂静的坐在兰若的河边,默默独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无垢光尊者曾指出作为一名真正修行者,必须通达佛法教义、广闻博学、具有甚深智慧。阿底峡尊者和宗喀巴大师也曾这样提倡过。而一个人若真要达到这种程序,必须吃透三藏。不惟如此,他还要把大乘、小乘,以及各个宗派的经典、论典,都视为无比殊胜的教言加以学习。只有这样,他的所见所闻才能够圆满无碍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关心父母确实重要。周文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关历史说:他是圣者,母亲怀他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语”,即眼睛不看不如法之色,耳朵不听不如法之声,口中不说傲慢之语。后来他成了太子,每天三次去礼拜父王:早上起来,他穿着礼服在门外向父亲问安,中午晚上也如此。这在历史上非常出名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佛在《正法念处经》当中说:“精勤修行,则得见谛,是故应当旷野寂静,一心正念,离于一切多语言说,一切亲旧知识,来去相见。”佛在《阿含经》当中也说:“乃至成就三明,灭除暗冥,得大智明,皆由精勤修习,乐静独居,专念不休之所致也。”佛又在《遗教经》上说:“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止的修持方法】教云毋逸即是修正行,随显即悟体性自如如,住于任运无整之行者,远离所修妄心祈加持。 【观的指引方式】教云妄念体性即法身,所显非真宛然而显现,不灭幻有显现之行者,证悟轮涅不二祈加持。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素-心

    利益众生必须从自己开始,先要利益自己,自己有了成就,就已经帮助了一个众生,这样才有把握帮助其他众生。若不好好照顾自己,把自己修好,就想改变世界,不是很理想。如自己做好,至少世上就少一个坏人少一个不成材的人。所以从自己开始很重要。——大宝法王噶玛巴
    利益众生必须从自己开始,先要利益自己,自己有了成就,就已经帮助了一个众生,这样才有把握帮助其他众生。若不好好照顾自己,把自己修好,就想改变世界,不是很理想。如自己做好,至少世上就少一个坏人少一个不成材的人。所以从自己开始很重要。——大宝法王噶玛巴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