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谌洪果:什麼是宪政?就是公权力要有制衡,私权力要有保护,但现在不许讲,这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吗?老子偏要讲,我就要在公开的场合说,为啥不讲呢?我作为一个法学的教师,你让我不讲公民权利,不讲公民社会、不讲司法独立,一个法学教师,他还有什么资格站在法学院的课堂上?
- //@北京厨子: 现在大学入学率都70%以上了还不搞,估计是要等高中生死绝了就可以了。 //@lxd向东: 1987年,邓说,我们不是不可以搞民主。现在国家落后,群众文化素质差了点,但是50年后是可以搞的。这不就是我们50岁的时候么[汗]@斌小世界
已故宪政学者蔡定剑教授23岁的儿子蔡克蒙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了一名宪政追求者,他在北大法学院念完本科后去法国留学。在蔡教授的追思会上,蔡克蒙说,“如果有一天我到父亲陵前扫墓,我希望我能给他烧一张选票。”
- 我们的母语过好笑:出门来拍工,吕到裤破康,衫破无人补,只因还无亩,无亩生活过艰苦,三顿咸菜甲菜脯,个人丧过竹壳脯,腰裤一穿力破肚,照生做呢娶有亩。叔恶死,岁月无声,转眼成老爹,出门踏脚车,落雨骑破雨遮,遇着资娘仔看到目斜斜,资娘仔楚烈着惊,也爱大声担你听,你者痴哥兄,硬虎无亩定。
108岁的周有光说:我经历过清末、北洋时期、民国、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五个历史时期从文化上看,最好的是民国时期。国家有民气,民众有文化,学界有国际一流学术成果,社会有言论自由,教师能教出好人才。现在说大师,都是那时候出来的。你可以一个一个查,都是。这是事实,清楚得很,不用辩论。展开全文
山顶别墅,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老伙计,又胜利会师啦!然后,他们坐到沙发上,老王感慨万千地说:如果当年不革命,你一个要饭的,我一个盗墓的,哪能给子孙创造那么好的生活。老李:是啊,孩子们终于不会再受三座大山压迫了。老王:你刚来,先好好歇着,明天我让孩子们开车带你去黄石公园。 社会的进步在于百家争鸣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平等讨论。而不是必须统一于统治者的主张。宪政是多个利益主体博弈而形成的契约。绝非某一利益人群而强加于其他人群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