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每一次抉择的头像

每一次抉择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每一次抉择

    转发微博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王小波
    1. 微博附图
    转发 2897评论 279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每一次抉择

    勃兰登堡建于1753年,后来腓特烈二世为庆祝"七年战争"胜利而重修了勃兰登堡门.重建后的城门以雅典的古希腊柱廊式城门为蓝本,高20米,宽65米,门内有5条通道,用巨大的砂浆岩石隔开.城门顶端为一座和平女神驾战车奔腾的青铜雕像.这座雕像曾被拿破仑作为战利品拉回巴黎,滑铁卢之战中被普鲁士将士重新夺回.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每一次抉择

    哥特时期,意大利的世俗建筑取得很高的成就,特别是许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国,建造了许多有名的市政建筑和府邸。它们的市政厅一般位于城市中心的广场旁,粗石垒砌的墙面严肃厚重,并多配有瘦高的钟塔,建筑构图丰富,是广场的标志。代表之一是位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以及广场上的威尼斯总督府、黄金府邸。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每一次抉择

    索尔兹伯里主教堂,是英国哥特式的典型代表之一,横殿较长,且有后横殿,东部的圣坛采用方厅而不是环殿.在长厅和横殿的交叉处,则有一个高达123米的尖塔,是整个建筑的结构中心.教堂内部装饰仍然是法国式的,浅色的石灰岩和深色的大理石相间,修长的尖券强调了垂直线条,给人以生动流畅的印象.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每一次抉择

    哥特式教堂从整体到细部风格统一,手法技巧极为成熟,充分体现出技术与神学,美学的结合.哥特式建筑采用了类似框架结构的承重体系(欧洲大部建筑都是承重墙体系),主要由骨架券和飞扶壁构成.这种框架结构将墙体从沉重的压力下解放出来,让建筑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墙面开窗,拱顶重量减轻,平面变化更加灵活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每一次抉择

    古罗马人是泛神论者,他们供奉的神灵丰富多样,常常是直接取自希腊神话传说,还吸收了其他民族所信奉的神明纳入到自己的宗教中.罗马人喜欢把诸神集中起来供奉,在一所神庙中同时设几个神殿,其代表就是罗马的万神庙.其次,古罗马的神庙建筑同样追求宏伟壮丽,利用发达的拱券技术建造出震撼人心的巨大空间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