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大学,是学习的终点还是起点?】这是一个困扰中国大学已久,却始终未能得到正解的问题。而在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随处可以看到啃着面包学习,甚至是在食堂长椅上睡觉的人,来来往往的人看到了也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大学教学效果怎么看? 看学生的手机流量[汗]】这是一位已经站了几十年讲台的老教师的感慨,临近退休却悲哀地发现,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学生了,“有些学生上课时东倒西歪,吃东西的、睡觉的、玩手机的、说闲话的,都有。”有些学生课上睡觉玩手机,课余追剧打游戏。大学时光,难道就这样度过?
- 充满了纽约客的诠释风格[奥特曼]//@谷大白话: 转发微博
新加坡女摄影师Sim Chi Yin为《纽约客》杂志的影像专栏Photo Booth拍摄的北京专题,全部是用手机拍摄加了Instagram的滤镜完成的。她选择这种拍摄方式一是因为Insta是少数在中国没被屏蔽的西方社交软件,二是因为中国人的戒备心较强,手机比较容易拍出自然的环境人像。展开全文
费纳奇镜(Phenakistoscope)被认为是早期无声电影的雏型,由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陶在1832年发明(参考🔗 网页链接 )。如今,Richard Balzer等人致力于数字化这些画面,让当下的我们得以看到近200年前,人们通过这个工具可以看到的奇妙影像。点击查看更多:🔗 网页链接
- //@理论车间后门: 剧场是国家的一种形式。它借用过去的寓言来,说出我们这个国家将要怎么怎么样。剧场将国家放到将来的远处,来端出未来的国家事务(“剧场狂想曲”)。
巴迪欧2006年演讲“什么是艺术的主体/主题?”:在评论晚年尼采的疯狂写作时,B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尼采写的东西,就是“尼采”本身。同理,艺术的主题,就是艺术的主体。艺术家只有将棺材钉(艺术的主题)合缝地敲进这个世界,艺术家的主体,才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