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选择不用英文回复这封邮件,而是用中文。他们bully我因为知道我可能是中国女性,所以他们在赌,赌如果我真的是中国人,那我一定职位不高,可以被他们拿捏。如果那封邮件是我的male intern发,落款James or Ryan or Peter,他们还会攻击吗?不会。因为我是中国女性,所以即使我辛辛 ...展开展开全文 原微博
突然意识到New Jeans我get不太到的原因,除了这个团太幼了,还有就是她们的歌几乎都是关于「期待异性的目光能降临在自己身上」。什么attention is what I want, 什么I’m super shy but I will make you mine,什么I can never let him go。我已经grow out of that,30岁的我是,男的别来沾边。(纯粹讨论概念)收起展开全文 原微博
Just survived a mass layoff today, it was fucking bruta……预告的大裁员还是来了,仿佛无差别攻击,浑水摸鱼的被裁,绩效优秀的也被裁,默不作声的被裁,社交花蝴蝶也被裁。这种市场下,裁员不看能力也不看关系,只凭运气。就算暂时活下来也还是胆战心惊,我凭什么幸运,这种运气又能有多久呢?哎。收起展开全文 原微博
最近一直在和不同team的人coffee chat,逐渐发现非美国人真的比美国人深刻好多。今天和一个第一次见面的挪威同事聊天,我们在三十分钟内很自然地讨论了how to poke the fake American niceness bubble, how does free healthcare work,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K,但和美国人聊天基本上只能止于浅显的small talk。在美国,好像普通社交场景下jump into serious conversations是一种不被鼓励的例外。在美国呆久了真的会变笨吧。展开全文 原微博
很难想象从“I love my job”到“上班如上坟”只需要这么短的时间 — 我不是工贼,从来没有要求过下属加班,更不是那种会每时每刻micromanage的人。我只是期待一种公平感,每个人都在8小时内尽责工作,维持项目的持续发展。我以为在非盈利工作就是rose and unicorn,但在这样的nice culture环境下,遇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