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天津故事」的搜索结果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 1992年3月28日,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兴建的天津港赛挪码头建成开业。该码头是天津港与挪威吉与宝码头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将5段码头改建成现代化方型货专业码头。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 1913年3月27日,天津成立改良戏曲练习所。由原教育司蔡志庚主持,京剧改革家汪笑侬任所长,专门培养戏曲改良人才。招收学生数十名。课程设有喉音练习、词令、戏曲讲义、演说学、技术、拍歌、说白、剧文、国文、体操等。汪笑侬还亲撰戏剧教科书。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1993年3月21日,据有关报道,天津港保税区居全国保税区之首。天津港保税区1991年5月12日正式设立,是中国北方第一个符合现代国际经济发展要求的保税区,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国际货物分拨、商品展销、生产资料市场功能,以及金融、外汇、保险、信息等服务功能已经形成,并日趋完善。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1960年3月20日】天津电视台建成,正式开播。是中国开播最早的四家电视台之一。地面信号覆盖天津市和北京、河北、山东等省市部分地区,可收视人口超过2000万人。开播当时由于电视节目紧缺,只是晚间播出,节目多为录制中央电视台(当时为北京电视台)节目为主。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那么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欢迎您在早6点,下午14点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过年习俗】民间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那么正月十四这个元宵节的前夜,人们都要做些什么呢?欢迎您在早6点,下午14点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过年习俗】正月十三,依据传统习俗,也是在为元宵节做准备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上灯。除了上灯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在这一天完成,是什么呢?欢迎您在早6点,下午14点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过年习俗】正月十二是个吉祥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人们开始为庆祝元宵佳节做准备了,一般都要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欢迎您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 正月十一这一天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就是娘家招待女婿及女儿的日子。为什么要在这一天特意招待女儿女婿呢?欢迎收听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为您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 正月初十是传统认为的“地日”,也叫“石头节”,是石头神的生日,这一天人们要对自己生长的大地表示敬意和感谢,这一天都有哪些习俗呢?欢迎收听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为您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 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民间自然要对玉皇进行祭祀和拜祭。天津的玉皇阁(音同“搞”)自然要举办隆重的活动,旧时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呢?欢迎收听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为您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过年习俗】民间认为,正月初八是众星下界之日,在这一天,要祭祀星君,称为顺星节。这一天也是民间祭祀八仙的日子。这些说法背后的来历究竟是怎样的呢?欢迎收听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为您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过年习俗】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三十也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守岁?欢迎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过年习俗】距离大年三十只有一天的时间了,每个成员都已经忙活了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那么在二十九这一天,传统的天津人都会做些什么呢?欢迎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过年习俗】腊月二十七,临近过年的前夕,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为什么一定要杀公鸡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讲究?欢迎您在6点、14点、23点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过年习俗】按照传统民俗,从腊月二十六那天开始,到腊月三十之前,大人孩子都得洗澡、理发、洗衣。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欢迎您在6点、14点、23点继续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 【过年习俗】“二十五,糊窗户”。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传统的天津人要做些什么呢?欢迎您在6点、14点、23点继续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扫尘日】腊月二十四则为“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除旧布新、迎接新年。在天津,这一天究竟都“扫”什么呢?欢迎您在6点、14点、23点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小年】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吃灶糖的日子。可这一天究竟为什么被称为“小年”?又为什么要吃糖瓜呢?欢迎您在6点、14点、23点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秋冬节日】进入到了北方的秋冬天气,天津在节日的习俗上也有很多北方的特色。天津的秋冬节日都有什么样的习俗讲究?欢迎您在6点、14点、23点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老字号】老字号承载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见证一个地方历史和商业发展的活标本。老字号并非死的文化,而是活的文化,它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嬗变,天津老字号包含哪些民俗呢?欢迎收听由天津方言、民俗研究学者谭汝为先生播讲的“城市记忆”《津沽大地话民俗》。@城市记忆--天津滨海广播 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上世纪50年代的吴家窑大街还是一条小马路,九号楼大院就坐落于此。从“平房大院”到“楼房大院”,淳朴融洽的传统大院民风,是如何在九号楼大院里传承的?在这里生活着的外国人,又会给九号楼大院带来哪些故事?晚间十一点欢迎收听“城市记忆”口述历史专题《院落的回忆》。 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天津滨海广播FM878

    #878天津故事#【城市记忆:世进士第”】一块“世进士第”的匾额彰显着这座大院曾经的显赫,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曾在这里学习法语,书香门第、几盛几衰。欢迎收听“城市记忆”口述历史专题《院落的回忆》播出的:姚家大院故事多。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