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营经济25条具体举措」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皇城根下刀笔吏

    #支持民营经济25条具体举措# 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说几点个人看法,不一定都对,仅供参考。1、稳定的预期最重要。如果大中小老板或者企业家,对社会制度和政策发展没有稳定预期,内心产生不安全感,则出台再多的文件政策,也不一定有用。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当一个人内心产生不安全感时,他们会分散资金,把鸡蛋放到不同篮子里,让别的国家白白受益。2、最大的支持,是不干涉,或者说即便想要干涉的话,也要完全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干涉,而不是突破法律框架进行干涉。我说的是法律,不是政策。所谓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通过的部门规章,地方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等。不一一列举,具体范围可以看一下《立法法》。对于上述法律的制定和调整,有非常严格的流程,稳定性相对比较高。所谓政策,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以非法律形式发布的政策性文件。不要随意打着各种政策的名义,甚至有时只是口头意见,去干涉民营企业或者某个行业的发展。这会增加民营企业老板的不安全感。甚至,哪怕你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也只是加深了这种印象而已。因为不管是支持、干涉还是否定的政策,都只是在向这些大中小老板传递一个信息,即在他们的发展或者生死存亡方面,不是法律说了算,而是稳定预期相对比较低的政策说了算。3、不用为了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而特意给他们经济方面的补贴。大多数大中小企业的老板,之所以起早贪黑、兢兢业业,本质上是为了赚钱。当他们觉得做某件事情有钱赚时,便会去钻营。当他们觉得没钱赚时,便不会去钻营。如果你给他们补贴,他们便会来钻营你的补贴。他们在拿到你的补贴后,不一定会把这个补贴,老老实实用在生产建设方面,而有可能只是为了赚你的补贴,然后通过关联交易把获得的补贴转移走,进到他们自己的口袋里。当然,如果是某些特殊行业,比如农业等,该给补贴则给,但不建议不加区分普遍性的都去给。个人感觉,这种做法,看似很努力,但在执行中可能是养了一些蛀虫和倒钱的人。4、实行严格的反垄断措施。有些中小老板,刚看中某个新兴行业,兢兢业业做出了一个雏形,还没怎么开始发力,大厂进来一把梭哈,就把他干爆了。对中小老板来讲,几百万或者上千万是他们的全部身家,但是对于大厂来讲,这点钱只是毛毛雨。大厂把他们干爆后,可以接着躺赚。因为一些中小老板看中的新兴行业,可能会影响大厂的利益。所以,反垄断要持续不断的开展。对垄断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打击,便是在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才是一个有活力的市场。如果整个市场被少数大厂垄断,则这个市场的活力会越来越小,很多中小商家只能在这些大厂的阴霾下苦苦挣扎,日子不好过。5、信贷方面,一视同仁便好,该怎么审核则怎么审核,既不用特意放宽审核标准,也不能处处为难民营企业的贷款,国企和民企一视同仁。如果国企和民企没有一视同仁的话,会产生寻租空间。假设在同样的条件下,国企可以拿到贷款,但是民企拿不到,于是有些国企可能会成为借贷通道,即他们拿到贷款后,再通过一些不同的名义,把这笔贷款转给民企,自己赚一些利率差。所以,审核标准要一视同仁。也不能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而特意放低审核标准。因为民营企业这些人,主要是为了赚钱。如果审核标准放低,则他们拿了钱之后,可能会给银行系统留下很多坏账,反正公司承担的是有限责任。6、税收方面,给民营企业一些优惠。税收成本,是很多企业内部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尤其是中小企业以及一些新兴行业,刨去人工、原材料以及各项成本后,利润很薄。大厂对税收的承担能力相对强一些,毕竟资金实力雄厚,但是中小企业对税收的承担能力弱一些。给中小企业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促进整个市场竞争活力进一步提升。7、司法机关的办案,尤其是异地办案,要有度,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这个不展开多讲了。8、民营企业家自己也要重视法律的作用,平时该请律师请律师,该排查风险的则排查风险,不要等着出事后才找律师,让律师来擦屁股。有些事情,如果没做,则可以避开,不会触雷。如果做了,则再想去补救的话,哪怕请再好的律师,也很难。民营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健康发展,企业家自己也要重视法律的作用,平时花点小钱,持续做一些内控风险审核,可以避免未来大的法律风险暴雷。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