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化学堂」的搜索结果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唐文治】唐文治(1865—1954年),字颖侯,江苏太仓人。唐文治一生十分清廉,他曾在一副对联中写道:“人生惟有廉节重,世界须凭气骨撑。”他抨击时弊毫不留情,针对晚清吏治腐败现象尖锐地指出:“近时操守不讲,贿赂公行,搜刮民财,贪渎无厌,生民固苦颠连,皆由官吏之不廉也。”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冯家广

    廉文化学堂
    #廉文化学堂#【枫桥之廉元素】自张继《枫桥夜泊》后,凡到苏州,都要提枫桥,能诗者咏之以诗,能图者绘之以图。去枫桥大多看寒山寺,但枫桥还有许多廉元素。比如颜佩韦,反阉党而蹈死不顾;又如北宋孝子姚淳,东坡赞曰,姚君笃善好事,其意极可嘉。风俗则有纪念伍子胥的划龙舟。风物有抗倭屏障铁岭关。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况知府微服查贪】明宣德五年,况钟任苏州知府,微服私访,体察民间。时吏治腐败,官员玩忽职守,见新知府常青衣小帽出游,无心治吏,遂我行我素。殊不知况钟日访夜查,尽悉姑苏官场之详。月毕,开堂议事,当即铁证依律,重处腐官,极刑六人,众官皆震服。百姓传颂“况青天”。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赵匡胤为什么生气】中央领导志最近提出,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科举取士中,赵匡胤们对官宦子弟实行严格限制政策,隐含着深邃的战略意图和政治智慧。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苏舜钦因公款吃喝被革职】中国古代公款吃喝名目繁多,皇帝就常以各种理由聚众吃喝。比如,皇帝登基要吃“元会宴”,改元建号要吃“定鼎宴”等。上行下效,官场吃喝亦花样百出。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十五贯》与廉政文化】《十五贯》是著名昆曲剧目,其故事原本收录于明末冯梦龙编著的《醒世恒言》,名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后来被清代剧作家朱素臣改编为昆曲《双熊梦》。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枫桥之廉元素】自张继《枫桥夜泊》后,凡到苏州,都要提枫桥,能诗者咏之以诗,能图者绘之以图。去枫桥大多看寒山寺,但枫桥还有许多廉元素。比如颜佩韦,反阉党而蹈死不顾;又如北宋孝子姚淳,东坡赞曰,姚君笃善好事,其意极可嘉。风俗则有纪念伍子胥的划龙舟。风物有抗倭屏障铁岭关。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去沧浪亭看五百贤祠】沧浪亭里嵌着594幅人物石像,大部分是有不同经历的吴人和外地来苏为官的名宦。这是一部石刻像串起的苏州史志,传扬着先贤功绩风范,有益着世道人心。这就是由名士顾沅和两江总督陶澍主持、顾汀舟刻像的五百贤祠。走近,况钟、林则徐、汤斌是那样生动而又清晰......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剑气箫心之山塘】山塘是白居易在苏州做郡守时所筑。山塘有桥有树有玉涵堂,极富江南意味。但山塘不仅橹声光影,还有剑气箫心。南社大集,显示出士人议政的影响力;明季最具烈士风范的五人墓,彰显颜佩韦等士人的风骨正气。赵翼说,山塘满路皆脂粉,可少秋风侠骨香?指出了山塘的点睛处。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申时行与越溪】宁波有廉文化园,将申时行列为腐败典型。申是明苏州人,任首辅8年多,被誉为太平宰相。一些书籍记载,申在世时出行数十人大轿,去世时送葬队伍绵延数公里,申墓现在越溪,占地百亩。但也有人认为申在当时内困外忧的背景下,能以“和事佬”哲学,维护稳定,具有政治大智慧。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高俅与横山】水浒108将何等英雄,终为高俅所害,世人对高可谓恨之。可高俅就葬在横山。横山山不高,但苍翠自成。挥尘后录载,金兵南下宋军溃,钦宗恨奸臣而诛之,高俅从洪泽转道苏州,躲在高师巷,死后葬横山。烽烟里人心恐慌,失势奸臣自是无人关心。但现在作为警醒,反面意义尤其深。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兰】兰花是廉文化之花。陶潜说,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兰也表达抱芳守节的心志。宋末元初的郑思肖,画兰不画根与土,以示国土沦陷,矢志复归。郑板桥家贫如洗,无钱为女购置嫁妆,便以《兰竹图》为嫁妆,题诗云: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渐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梅】梅花多至百许树,香气蓊勃,落英缤纷,入其中者迷不知出。这是古人对光福梅海的描述。清江苏巡抚宋荦访梅寻胜,大书香雪海三字刻石,其名由此传播悠远。梅,与松竹合称三友,因其临寒而放之故。文人将梅列为四君子之首,盖因枝虬瘦如铁、香味远逸清气。这些品格实为廉洁之要义。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廉石声音

    #廉文化学堂#【茶】茶为廉洁文化的意象常为人忽视。酒使人沉醉,茶使人清醒。古人就说,几杯茶罢,凉生两腋,那真是“乘此清风欲归去”的感觉。日本人也把饮茶概括为“和敬清寂”。真正把茶之清与浊相类比的是苏州名人范仲淹,他说: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