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凯雷

    正观新闻独家专访:1终极:我国的医保个人账户早晚会取消。2过渡:各地已经有不同的尝试,如上海允许个人账户支付长期护理险。也有地方允许支付惠民保,在药房购买药品,允许个人账户结余的钱在家庭内部共享等。3:武汉市激进又粗暴:简单粗暴地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账户。#多地回应医保改革个人账户余额变少##专家解读本轮医保改革# 多地回应新医改“个人吃亏”,如何避免民众的“被剥夺感”?专家解读】新一轮医保改革正在铺开。改革必然带来阵痛,很多人认为,医保改革后自己的账户余额变少了,进而对新政策的公平性产生质疑。连日来,各地医保局纷纷发布政策解读,回应质疑和不满。本轮医保政策调整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中国医保改革将走向何方?民众质疑改革后个人“吃亏”多地回应本次各省的医保改革源头为,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随后,各地纷纷出台了配套的实施意见,并落地实施。记者梳理发现,对本次医保改革反映强烈的两个群体是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退休老人多患有慢性病,经常就医拿药,对个人医保账户较为敏感,直接感受到个人账户减少、报销门槛提高等问题;部分地方的灵活就业人员直接不建立个人账户,心理落差较大。相对而言,年轻人由于就医频率低等原因,对医保改革带来的变化关注较少。记者联系到武汉市3位约30岁的国企职工,他们均表示没有关注到医保变化。另一位医保在深圳市的31岁国企职工也表示,对该市去年12月份开始实施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并未留意。面对争议,湖北省武汉市医保局2月9日回应称,改革原因系此前的统筹基金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个人账户保障门诊小病模式,出现了参保职工“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的情况。一方面,全市60%以上的个人账户沉淀资金趴在年轻和健康群众的账户中;另一方面,退休和患病群众的个人账户结存不够使用,门诊个人自费负担较重。对于有参保职工称改革后“个人账户划入少了,吃亏了”,武汉市医保局回应称,改革后,从短期看,大部分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划入会减少;从长期看,所有参保职工都增加了此前没有的普通门诊待遇,特别是患病群众和老年人受益更多。事实上,武汉市的医保改革相对较为激进。以灵活就业人员为例,武汉市简单粗暴地取消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账户。而广东省就保留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医保账户,计入标准参照在职职工执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与武汉市共享医保资金压力有关。实际上,国内多地共享医保已经出现赤字问题。对于推动“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原因,深圳市的解释更为具体。深圳市医保局这样描述:从全国情况来看,个人账户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个人账户沉淀了相当多的结余基金无法发挥共济作用,主要表现为共济性不足,“有病的不够用,没病的不能用”,影响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而有些参保人因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本来可以门诊治疗的病采取住院治疗,对医疗资源、医保基金都是浪费。而另外还有参保人,因个人账户资金积累较多,伙同不法分子套取个人账户资金。因此,当前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是国家在医疗保障领域推进共同富裕、增强民生福祉,促进医保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安排。此外,2月6日,西安市医疗保障局相关人士回应,改革后个人账户每月新增划入额度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个人会吃亏。首先改革后,参保人缴费负担不变、个人账户的历史积累额不变,仍然归个人使用,还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共济使用,同时,支付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能够惠及到更广大参保人员。此次改革,不仅没有影响参保人以往的待遇,还新增了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医保改革的底层逻辑:如何调动更多资金分担社会风险?当前,中国社会出现婚恋观念变化、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民众对养老、医疗健康等的关注度提高。本轮医保改革背后的大逻辑是什么?未来医保改革的方向如何?2月10日,记者对话了上海创奇健康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理事长、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原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对中国医改问题进行解读。蔡江南教授曾在中美两国高校、政府部门从事30余年的卫生经济政策教学、研究和咨询工作,获得过2002年“美国卫生研究学会最杰出文摘奖”,并参与了美国医保制度改革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中国新医改方案的研究工作,对医疗健康行业有着深刻理解。以下为对话内容:问:本轮医保改革受关注度较高,请问政策调整的大背景是什么?蔡江南:我国设立职工医保时,学习新加坡经验,分为共享账户和个人账户。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即我国在经济不够发达,医保经费不是很足的情况下,过早地设立了个人账户,把相当一部分钱给分流出去了,不具备参与保险的风险共担功能。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造成了个人医保账户结余和共享账户的结余体量比较接近的问题,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结余的体量相当大。但是因为我国目前各地方有数百家的医保基金,缺少全国的统一医保管理机构,所以医保资金的盘子很分散。这造成经济发达地区统收的共享账户可能还有结余,但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共享盘子就出现了赤字。问: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蔡江南:一直以来,政府、专家都考虑如何将个人账户当中的钱调动起来,参与风险分担。各地已经有不同的尝试,如上海允许个人账户支付长期护理险。也有地方允许支付惠民保,在药房购买药品,允许个人账户结余的钱在家庭内部共享等。目前的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也不能够一次性取消,因为触动民众的既得利益,就会引起不满。直接减少个人账户的投入,会在受保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被剥夺感,钱少了,大家就会认为自己的奶酪被动了。问:怎样既让个人账户参与风险分担,又避免民众的“被剥夺感”?蔡江南:个人认为,可以采取过渡性方式,想办法为个人账户的钱开辟更多的使用途径,而不是直接把钱拿走。比如我们前面说的支付长护险、惠民保,或者是家庭内部来分享,都是很好的办法。这样既扩大了使用途径,也起到了风险分担的作用,但是又没有直接造成个人账面上钱被拿走的感觉,民众心理上也会比较容易接受。或者如果要减少个人账户的注资,是不是可以逐步分阶段来?有的地方一次性把雇主的钱削减很多,原比方说是工资的4%、5%,一次性就减了一半,这个会比较明显。是不是可以分阶段进行?比如逐步减少0.5个点。当然实施之前要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甚至可以做政策听证会,把政府部门遇到的问题、困难、挑战向大家说清楚。老百姓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可能心理感受会好一些。问:很多年轻人开始担忧养老问题,您觉得有必要吗?蔡江南:首先要看到,医保个人账户和养老金没有直接关系。动个人账户的钱,老人会比较敏感,因为老人看病会比较多,年轻人的个人账户结余较多,因为用的少。其次,从长期改革趋势来看,个人账户的医保钱肯定会逐步减少,甚至取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未设置个人账户,因为社会医保的功能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风险共担的角色,个人账户实际上等于把其中的一部分钱挪出来,没有参与分担功能。所以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即使发达国家资金充裕,相对于需求、技术的发展,医保基金总是不够的。所以,个人账户的设置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其他国家大都通过商业保险、补充险来解决个人额外的医疗需求。所以,我国的医保个人账户早晚会取消。问:随着婚育观念的变化、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我国的医保问题是否会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蔡江南:医保资金也是资金,无非是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节流就是把已有的钱用好,包括个人账户的改革就是一种节流的做法。开源的办法有很多,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包括提高个人贡献比例、规定退休群体缴纳部分保费等都具有可行性。人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规律。从中国来说,我觉得应该出台政策,帮助婚育年龄的青年人减轻经济负担。个人认为中国人口基数大,也不用太过焦虑,但应出台政策减缓下降趋势。因为如果出生人口锐减,老龄人口比例过大,也会造成医保经费、养老经费的新问题。收起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烧伤超人阿宝

    以串养医:中国医改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青报10月10日报道,青年医生王建和程丝联合了16位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毕业的校友,在北京市西直门附近开了一家以“柳叶刀”为名的烧烤店。 去年,王建的师兄得了重病,大家一起自发捐款。他发现一片热心敌不过囊中羞涩。王建忘不了需要钱的时候掏不出钱的滋味...全文: http://m.weibo.cn/1458470903/4161726104150819...全文: http://m.weibo.cn/1458470903/4161726104150819...全文: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早报网

    【重庆医改胎死腹中 中国医改前途艰难】有网络媒体称,重庆市长黄奇帆前天就病人维权事件召开了紧急会议。中国网上论坛等平台在当天下午流传多张图片,显示重庆各家医院收到暂缓执行新版价格的通知。重庆医疗改革受挫,凸显了中国医改的艰难与风险。🔗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凤凰卫视

    【观察】国家卫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今年4月,中国内地拥有医疗卫生机构97.9万个,平均每1400人对应一个医疗机构,接近甚至已达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而2013年约有17%的病人在打破头竞争千分之二的医疗机构,因此中国医改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努力实现病人就医合理分流。(财智菁英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福布斯中文网

    中国医改又要迈出非常重要的一小步?】对于中国的医疗改革,一个最一致的批评是,中国医院的收入高度依靠药品销售和诊断检查。上周,中国商务部迈出了在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小的一步,但它可能为更重大的改革奠定基础,即改变中国医院过度依赖处方药销售的状况。🔗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本周热读#【研究人员质疑中国医改前景】- 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周五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称,就当前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景较为黯淡。🔗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二磷酸鳥苷

    中国医改从开始就没有方向,越改越乱
    【研究人员质疑中国医改前景】- 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周五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称,就当前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景较为黯淡。🔗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73评论 83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研究人员质疑中国医改前景】- 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周五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称,就当前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景较为黯淡。🔗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Solidot

    【研究人员对中国医改前景悲观】牛津和哈佛的两位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发表报告(全文)称,中国医改前景黯淡。...🔗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研究人员质疑中国医改前景】- 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周五发表于《柳叶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称,就当前所采取的措施来看,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前景较为黯淡。🔗 网页链接 🔗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环球时报

    【中国将允许外资医院进入中国】据美国华尔街日报,作为中国医改的一部分,中国将允许外资公司在华开设和运营医院。报道称,根据卫计委周三发布的一份文件,在中国部分试点地区,外资公司将可以新设医院,或是收购已有的本土医院。这些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以及江苏、海南、广东和福建等省。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财新LIFE

    【娃哈哈宗庆后:我本来也想开医院】本周末,2014中国医院论坛上,宗庆后以他果敢的经营策略、娴熟的公关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方式,向几千名公立医院管理者介绍了他对中国医改的诸多建议。他透露,本来曾想过跟浙医二院合作办一家民营医院,但由于一些问题,没有付诸实施。🔗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联合国

    [全球健康]关注中国医改。//@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 昨天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与@世界银行 行长金墉一道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进行了会晤。 双方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交换意见。这是世卫组织总干事与世行行长首次携手访华,充分表现了两个国际组织对中国医改的高度重视。
    【李克强总理8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多年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的是适应改善民生的要求,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645评论 1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财新网

    @财新视频 【李楯:医改应该改什么?】医疗卫生改革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也是社会政策的“珠穆朗玛峰”,不同国家有不同模式,中国的医疗体制如何改?如何正确理解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李楯为您讲述他眼中的中国医改该如何改?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医改论坛#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我们现在的价格体制是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药品的价格,都是按项目定价。中国是非常奇怪的,世界各国的定价,都是买卖双方定,没听说一个既不买也不卖,钱多少跟他没有关系的一个政府部门定价。🔗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中国张雪梅

    //@冷秋剑zxdl: 【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医改发出警告】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成员国的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列第144位;同时,得出了一个令人极为震惊的结论——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中,中国居倒数第4,是卫生系统“财务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今天又应怎么改革呢?
    展开全文
    【纪念"6·26"指示49周年】1965年1月,毛主席批评"卫生部想不想面向工农兵?"6月26日指示:"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生,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卫生部9月3日上报了《关于把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的报告》。从此"赤脚医生"遍农村!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408评论 82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乌有日刊

    【刘长明:纪念626指示,反思医疗市场化】毛泽东基于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发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于是,几千年来困扰人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得以奇迹般解决.改开以来,中国人民又背上医疗高费用的大山.纪念626指示,反思医疗市场化,对当今中国医改具有极强指导意义.🔗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鹏媒体赵鹏

    @医生哥波子: 开放医生自由执业不可怕】中国医师自由执业困难重重,一些决策层担心一旦放开对医师执业地点的限制会带来更大麻烦。但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认为自由执业是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支点,让医生自由流动,是实现中国医改的惟一撬板。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2005委员会

    【第三届“未来三十年”海归使命论坛】将于6月8日下午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后厅举行,探讨中国“医改”和“环保”。欢迎 @AAMA亚杰商会 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加。活动报名: 🔗 网页链接 /咨询: 010-84467658 转102 / 论坛日程请查看大图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公立医院改革为今年中国医改的切入重点】- 中国制定今年31项医改重点任务,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切入重点,表明中国政府正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以减轻民众的医疗负担。🔗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和讯网

    【北大教授李玲:中国医改闹过不少国际笑话】作为政府主导医改模式坚定支持者,北大教授李玲主张医疗卫生的定位是公益事业,“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不应该把医疗作为一个赚钱行业”。李玲直言由于国内经济界“唯市场派”影响,中国医改闹过不少国际笑话。🔗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新浪财经

    【北大教授李玲:中国医改闹过不少国际笑话】医改十年,且争议且前行。作为政府主导医改模式坚定支持者,北大教授李玲主张医疗卫生的定位是公益事业,“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不应该把医疗作为一个赚钱行业”。李玲直言由于国内经济界“唯市场派”影响,中国医改闹过不少国际笑话。🔗 网页链接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品雨听风

    那天看新闻联播里说,去年我国医疗方面投入高达一亿多元。联想到偶们13亿人,人均一毛多,我已感动的留下了热泪............又联想到每年三公消费9000亿,终于明白了9牛一毛原来是这样的!
    1. 微博附图
    转发 243评论 44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东方早报

    【民营医院何以成为医改发力点】民营医院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有其体制优势,没有太多的行政体制约束,更能发挥市场活力,通过灵活的分配,杜绝“以药养医”,如此既能保证医生收入不大幅滑坡,又能帮医生找回职业荣誉感。我们有理由认为,民营医院将成为中国医改的发力点。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中国经济学人

    刘国恩:放开非公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应该是中国医改突破供不应求和以药养医困局的一次尝试:其一,促进社会办医规范;其二,为公立医院提供价格体系参照;其三,刺激政府适应新的市场管理手段。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医学界网站

    【“于莺,你一定要成功,要不然中国医改就没有希望了”】中国社科院教授@朱恒鹏@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说:“于莺,你一定要成功,要不然中国医改就没有希望了。”而现在,于莺只能把开诊所的事情缓一缓,曲线救国,找一家私营医院合作,先把临床做起来,她觉得离开一线太久了。🔗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医学界网站

    【“于莺:你一定要成功,要不然中国医改就没有希望了”】中国社科院教授@朱恒鹏对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说:“于莺,你一定要成功,要不然中国医改就没有希望了。”而现在,于莺只能把开诊所的事情缓一缓,曲线救国,找一家私营医院合作,先把临床做起来,她觉得离开一线太久了。🔗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医学界网站

    【刘国恩:开放非公医疗服务价格的意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放开非公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系,应该是中国医改突破供不应求和以药养医困局的勇敢尝试,有助于社会办医的健康和规范发展、有助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有助于政府干预手段的与时俱进。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财新网

    #意见领袖#【刘国恩:放开非公医疗价格影响几何?】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表示,放开非公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应该是中国医改突破供不应求和以药养医困局的一次尝试:其一,促进社会办医规范;其二,为公立医院提供价格体系参照;其三,刺激政府适应新的市场管理手段。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东方早报

    【医改:要防止“坏的市场化”】放开非公立医院的价格管制,是中国医改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市场化改革真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知道,市场化绝不是简单的涨价。唯有实现基本医疗与高端服务的分离,真正赋予民营医院国民待遇,才能杜绝“坏的市场化”的重演。🔗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