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死守」的搜索结果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MademoiselleCherie-Luna

    今天理解了首页上几位狂喷壁画不让拍照的文博博主。本身的保护做的一塌糊涂,明代壁画暴露在外风吹日晒敷一层灰,殿里五个工作人员严防死守不让拍照,仿佛在搞笑。不开闪光灯是一回事,不让拍照又是一回事。但是看在提供了扫描件下载的份上,也算还行吧。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远古的刀

    不知道大清过清明节会不会严防死守,毕竟跟反清复明太容易联想了。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魔幻艺术大观

    必须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了。.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一领淡鹅黄

    所以渊博应该很感谢那些在谈判中拼尽全力为中国争取利益的中国外交官吧?他们面对列强群狼毫不畏惧,坚定立场严防死守,用整整15年,最大限度保证中国不会被迫成为一个巨大的简单加工厂,保证了后续的高速发展,为中国人的创造力叩开了一扇从未有过的大门!来跟我说:谢谢英勇的中国官员!
    我这一代人,要感谢中国2001年加入WTO ,那时很长一段时间,各行各业几乎没有失业率这一说。考公是最末的选择
    1. 微博附图
    转发 252评论 118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韩松落

    公号时代有一种八卦流派,女权派八卦。但是,女权和八卦不是天然的反义词吗?梁文道说,娱乐新闻和八卦杂志的价值观其实是很保守的,“在这些刊物的编辑和记者的眼中,禁忌并非不存在,道德并非不重要;而是处处有禁忌,处处有道德;因此才能发掘出那么多有违伦常的败德故事,拍到那么多不该让人看到的身体部位”。对艺人错失的报道,并非要“冲击禁忌的边界和设下禁忌的道德规条”,真正的作用是“禁忌反而会因此得到巩固,有关的道德规条反而会被再三确认。”你都八卦人家了,说明你认为处处都是警钟长鸣,到处都是G点嗷嗷,你的权益观念放在哪里?八卦本身,就是建立在一个时段最保守的观念的基础上,并且严防死守之,津津乐道之。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库特纳霍拉的骨头

    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说农村孩子陷入了手机,沉迷网络社交媒体手机游戏和网文,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出现问题等等。以前看过讲GenZ的书,大概就是出生于1996年到2012的美国孩子,成长在网络爆炸的环境里,沉迷于社交网络,不学习不读书不打工不约会,甚至不愿意学开车,全面推迟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好处是这代人未成年怀孕减少了,坏处是抑郁率自杀率上升了。这在中国也不是个新的理论,多年前就有人介绍美国的相关研究,中国也有研究的,家长们就开始严防死守,注意卡着孩子用手机的时间频率,亲子阅读,带着体育运动,远足踏青,参加文体活动等等。但这些家长仅限于城市家长。农村家长,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家长,根本没渠道接触这些观念,接触到了也没时间去这么仔细地安排孩子的生活。而且,如今的情况比前几年更难处理了,社交媒体早就从文字照片变成短视频,成瘾性更强,手机游戏和网文也是专业化地吸引用户沉迷。农村孩子真的很难。老师家长也都是。收起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zx010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神农养生宝典

    吴鹏飞丨看到这些数字,很多中国人沉默了原创 吴鹏飞 热点评谈热点评谈之一,这些数字,让很多人陷入沉思第一组数字;2022年三月份以来印尼出口同比增速超过了40%,越南超过了30%,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都超过了20%。这说明,全球订单正在快速向东南亚等国转移。2023年春季我国外贸订单总体下降40%,其中传统产品下降超50%,此次外贸企业出国抢单收效甚微。中国的制造成本出现高于美国的趋势。除人工工资低于美国,其他均高于美国。第二组数字;2019年欧盟投资东南亚61亿欧元,2021年竟然高达265亿美元。这种超强投资效应从越南身上看的最清楚,2022年越南的GDP增长达到了8.02%。戴尔公司准备弃用中国产芯片。苹果,三星,富士康,小米,vivo等都已在印度设厂。东盟和印度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配套供应链,基本可以成型,呈现替代中国的趋势。第三组数字;欧盟(包括英国)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22年1-9月,美国从欧洲进口449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是4180亿美元。两者相差310亿美元。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为北美联盟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前所未有地降为第三。美国已超过中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中美间集装箱货运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些数字说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的廉价优势正在消失,另一方面中国在高科技方面,远远还没有世界不可或缺的地位。美欧正在处心积虑地与中国脱钩。疫情关门三年,世界悄悄发生了巨变。中国的高效率,廉价,配套齐全,产业链完整,招商引资热情高,服务好,投资效益好,市场庞大这些优势,今天看来其实都不是最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这样的大变局面前,如果我们还在为游客入境被多数国家并无恶意的暂时限制而闹别扭,延误国家对外开放的速度,耽误经济复苏与发展的速度,那就太不明智了。国人真的要冷静下来思考一个大问题,中国的优势是什么?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热点评谈之二,泱泱大国的国民,别与韩国一般见识不少人觉得韩国人最近对中国旅游者的限制措施,不可理喻不可原谅,但如果冷静下来,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感到两国实在不应该因小失大,闹成僵局。第一,中国正在高峰期,阳性比例甚至高达90%,这两三个月,相关部门应该劝阻中国旅游者涌向邻国。尤其是被我们误以为完全放开的邻国。第二,有些邻国已经形成全民免疫,欢迎中国游客。有些国家疫情还在防控中,中国游客应该避免涌向一些暂时不欢迎我们的国家,自找没趣。第三,韩国其实没什么好玩的。我们应该引导国内游客忍几个月,先到国内景区旅游。自己感冒了应该带上口罩不传染他人,这是起码的教养啊。第四,其他国家已经放开一两年,互相不再设防。中国是最后一个彻底放开的国家,又处在疫情爆发期,因此,只对中国游客检测核酸,这不叫歧视。第五,挂黄牌是针对从中国入境的所有人,包括中国人韩国人其他国家人。在这种情况下,举旗帜贴标签都不好甄别容易混淆。你们说,还有什么办法既能分清中国来客又不伤自尊?第六,中国严防死守这三年,外国人入境曾经被要求核酸、抗原双检,隔离时间最长达21天,让全世界来客苦不堪言,但没人指责这是歧视人家。第七,我们曾经的入境政策,全世界第一严苛,服务也不是十全十美,就算我们的服务十全十美,也不能要求每个国家都能做到。把一些不周到放大到民族歧视的程度,是不理智的。第八,几十个国家,而且多是重要国家,对我国公民进行入境限制,这都是临时举措,我们没有必要全部上升到政治高度,指责为歧视,这是自寻烦恼,也正中美国奸计。第九,美国最希望中国不要放开,放开不要彻底,最好与各国因此搞得很不愉快。中国经济已探底,民生很艰难,提前放开的国家都在恢复与发展,中国一天也不能耽误了。小不忍乱大谋,中国放开大家不适应,也就几个月此事就慢慢过去了。我们不能指责国际社会一边呼吁中国放开,一边又防范中国放开,人家呼吁放开是因为只有跟中国打交道太不方便,他们防范国人进入是因为我们正在高峰期,这是暂时和短期的应急措施,两者根本不应该扯到一起。中国人不能一边痛斥韩国人,一边又学韩国人的小肚鸡肠,锱铢必较,容易冲动,好走极端。这不是大国风范。吴鹏飞丨看到这些数字,很多中国人沉默了原创 吴鹏飞 热点评谈热点评谈之三,分享一个小经验,关键时可挽回生命我自己的亲友,至少有三个例子证明,阳康之后的两三周内,不能麻痹大意,因为对有的人来说,还有一关需要过,否则就可能出现意外。这就是突然心慌气短,心脏感觉几乎要停顿。为什么有极少数阳康的人,年龄也不大,而且没有基础疾病,却会突然出现猝死?通过咨询专家,了解具体案例,我们现在知道,这是因为新冠病毒,还会对人的心肌造成损伤。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感觉,但也有少数人,在某一天的某个时刻,突然表现为心口疼,胸闷、心慌掉气,胸部有重压感,甚至呼吸很困难,心脏似乎就要停跳了。我有三位亲友,都在阳康后三周内的某一天,出现了上述状况。都是我赶紧给他们吞下速效救心丸,并按摩胸部紧急改善心脏气血循环,才得以缓解,并且,只要缓过这一口气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这种症状。专家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心肌受损达到某种程度后,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出现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夜晚,身边无人,会很危险。因此,提醒所有网友阳康之后,在三周内,不要做耗费力气的事情,不要独居,防止大意失荆州。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青释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一Buddy一

    铁链女事件一年了,为此处理的各级、各机构官员不少,可大家关注的,不是他们的处理结果与程度,内心牵挂的,是铁链女目前怎样,她的八个孩子现在如何……该过年了,去一探究竟。 长图 +3 丰县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9. 微博附图
    转发 3评论 8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媒体人解飞

    #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感染#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之前为什么将乙类甲管,而如今又是依据什么改为乙类乙管?决策过程是什么?没错,你们不用给我和们交代,你们及代表你们的人,一向傲慢。这三年,鬼知道我和们经历了什么,可悲可叹,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上至几千万人口大市,下至几百人的小村镇,动辄就利用行政措施实施全域封城静默,好不快活。一夜之间,无预警、无预案、无措施,从全面封控到全面放开,感染率迅速上升,没有实际数据统计,可是周围实际感受,感染率近八成,如此放任群众与病毒近乎肉搏,而这一切都是在不提前告知,没有备足相应的药物,医院也不具备足够的床位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如此人间惨剧发生的背景,竟然是已经冠后三年,且全世界多数国家都把路趟过了一遍,该有的经验和教训足够丰富的情况下发生的。今天还有人好意思将问题归咎于“放开派”与“封控派”之争,封控就是严防死守,放开就是彻底躺平,如果政策制定如此简单粗暴,你的位置不如我来坐?所以,这一的一切,一切的一,不是摆烂是什么。#v评智库##微博新知博主# 收起 郑州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成都下水道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作者:成都下水道基于大数据的分析,12月1日至20日,全国估算累计感染人数2.48亿,人群累计感染率达到17.56%。从累计感染率看,超过50%的省份有两个,北京和四川。毫无疑问,这个数据会持续不断的攀升。沧桑话巨变,数据现真实。1、奥密克戎的R0已经超过20了,传播速度前无古人。无论我们如何严防死守,病毒都会钻头觅缝,权衡利弊之后,放开是中国唯一的选择。这道关卡荆棘密布,但我们必须得闯,闯过去了,才有湖海山川,才有岁月静好。经济会暂时的愈加凋敝,唯有经历阵痛,才能迎来百业向荣。2、究竟会死多少人?以我们近邻日本为例,日本厚生省12月21日公布了最新奥密克戎病毒致死率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80岁老年感染者的死亡率,在2021年7月至10月的第5波疫情期间,为7.92%,当时流行的是德尔塔。在今年7月至8月的第7波疫情期间,死亡率降为1.69%,流行的是奥密克戎。与此同时,>80岁老年人的季节性流感感染者的死亡率为1.73%,与奥密克戎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年龄段呢?今年7~10月,60~79岁感染人群的死亡率为0.18%。而在 2021年7月至10月的德尔塔流行的第5波疫情期间,死亡率为1.34%。2022年1月至2月的第6次疫情期间,当时刚刚出现奥密克戎病毒,死亡率已经降至0.70%。嗯,死亡率在不断下降。原因:奥密克戎病毒大多只侵犯上呼吸道,导致肺炎的机率大幅度降低。倒不是奥密克戎善心大发,而是为了占领更大的版图而屈节卑体。当然,接种疫苗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也功不可没。奥密克戎绝对不会对中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友好,除了日本,再结合港台地区的数据,中国的新冠死亡率大抵会在万分之四或者万分之五。不过按照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回应: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为首要死亡诊断,归类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而因其他疾病、基础病,譬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日本不一样,港台地区不一样,不管死者最终是因为新冠病毒而死,还是因为基础疾病的恶化而死,只要身体检测出新冠病毒,均以“新冠病毒死亡者”进行统计。所以,中国独树一帜的统计方法,会轻松地将死亡率降到万分之一以下,用来佐证某些院士和官方专家的结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死亡率甚至不及流感。必须承认,在原始毒株和德尔塔肆虐的2020、2021年,国家的动态清零政策挽救了无数国人的生命,这是一件彪炳史册的成就。但是,现在就没有必要玩掩耳盗铃的游戏了,自信过头就成为傲慢,原则过头就成为僵化,威严过头就成为摆架,胆大过头就成为张狂,精明过头就成为自私。难怪国民失去对御用专家的信任,记住了:人生有度,误在失度,惜在过度,佳在适度。3、今年4月7日柳叶刀发表了英国的一项研究《Symptom prevalence, duration, and risk of hospital admission in individual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during periods of omicron and delta variant dominance: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ZOE COVID Study》,在奥密克戎组的4990人中,最常报告的症状是流涕(76.5%)、头痛(74.7%)、喉咙痛(70.5%)、打喷嚏(63.0%)、持续咳嗽(49.8%)和声音嘶哑(42.6%)。发热比例并不高,与目前中国感染者的症状大体相同。对症治疗方法已经被科普的差不多了,最有效的药物就那些。在暂时缺药的艰难日子里,某个如雷震耳的中成药并没有发挥替代作用,两江汇合,浑浊的那条江水原形毕露,因为汇合之后的泾渭分明无情地揭露着真相。拒绝和远离无效的中成药,是对生命的温暖呵护。4、年龄<60岁且不伴随严重基础疾病的中青年、少年几乎不会因为感染而死亡,不过,年龄<6岁的儿童依然需要我们重点保护。保护老人保护儿童保护家人,永远是重中之重。抗疫很悲壮,因为我们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我们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我们只有两天,一天用来爱你另一天还是用来爱你。5、清零派和放开派可以放弃争论了,一切的一切都用实践来解决。何况,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收起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petriv

    国家大事要算总账 某人在什么杂志的年会上讲了那么多,就一个意思,奥密克戎会死很多人,死亡绝对数会很高。对,没错,奥密克戎死亡率就算和流感差不多,因为传播速度极快,同时间感染的人多,就会造成短期的大批人死亡。这些人可能本来不会感染,或者至少不会在这个时期死。所以,严防死守! 但是,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95后的佩琪

    以前以为,搞计划经济,撒哈拉也会缺砂子只是一个调侃,谁能想到,眼瞅就2023年了,作为拥有全球过半退烧药产能的中国,竟然搞到退烧药断货,段子竟然变成了现实,。过去三年,动态清零,视退烧药为洪水猛兽,严防死守,导致每个环节都是紧平衡,突然无预警,无准备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计划确实赶不上变化。三年啊,不要说退烧药,如果是市场经济,任何物资都可以做到人手一份了吧,又不是什么高科技。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西安老方A

    方老视点超话 #实话实说# 严防死守境外输入已无必要,包机海外抢订单不如把国门打开11月17日~23日,苏州市商务局组织大型经贸团包机赴日。这是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层面赴日之旅。11月17日,中国疫情管控措施还没有放松,苏州政府用于尝试的行为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拿下超过10亿元新 ... 🔗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夜雪猫猫

    杭州应该是最后的疯狂了。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听我说,如果苏州杭州南京也不搞了,那魔都也会立马停。问题是我们会先破防。这是人口密度和人流决定的。没办法。那么到时候江浙又可能对我们严防死守。但是全国都是筛子。他们也顶不住。除非他们独立。都这样了,我现在纯粹看热闹心态。我真变态。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何新老家伙

    偶感:误国害民的防疫误区误国害民的最大防疫误区,是把奥米型新冠流行病,宣传为恐怖的不治之症,似乎沾边即死,而且后遗症无穷无尽,是当今世界上最恐怖的传染病(没有之一)。为此,甚至不惜以各种可疑的死亡统计数字来恫吓国人。实际上,当三年前武汉新冠肺炎流行期,各地就有使用中西医疗法成功抗疫的各种经典范例。今年奥米型病毒流行,众所周知其危害已远低于早期新冠病毒,国内外也有大量以中医药治愈的成功范例。证明此病并不凶险,也没有那么恐怖,方仓中还有大量患者不治自愈的范例,而且多数痊愈者并未产生严重的感染后遗症。总而言之,新冠及奥米病毒感染,可防可治愈,并非西地西一些人宣传的沾染即死的恐怖传染病。但是几年来,西地西对此不做研究也不进行实事求是的宣传。在他们的宣传中,只能严防死守,消灭其于萌芽状态。最终要在全中国境内,十四亿人身上,彻底消灭每一枚新冠病毒。为此而不惜一切代价。西地西一味闭目塞听,拒不承认中医药的伟大作用,而只是全力鼓吹核酸迷信,疫苗迷信及外来洋药迷信。不知道西地西公司的老板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谁的利益?是真正为了维护国民健康,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吴向东律师

    2-1,上半场严防死守,下半场都打开了。
    #葡萄牙vs加纳# 还在感慨前面一脚远射,这就进球了!不会又是一个1-2吧。。。。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杨帆教授

    论防疫的困难,我们要有勇气承认:我们错了来源:智能分析论防疫的困难,阻断传播的成本太高太难,放开的行政责任没人承担得起,医学专家的声音只局限于说明病毒的毒性。那我们普通老百姓看出的表象:隔离区严防死守,一线医生隔离服口罩面罩全方位保护,说明这病毒很可怕,不能接触。媒体每天报道,本土新增、无症状新增、无症状转有症状新增。每天过万的增加,而且这些人都要被隔离,从隔离到出来的数据来看,有症状的最快出来,无症状的等转有症状,密接是最难受的,先隔离,然后有一定概率在隔离中转阳,然后是大规模的无症状集中隔离,最后出来可能就是1个月之后。论时间成本,密接的成本可能是最高的,也可能是最累的。就拿最近的广州海珠区康乐村来说,封区的时间是10月24日,到11月21日,还有一大批等待转移的打工人。从检测来看,最开始阴的那部分人,因为没能出去,最后也阳了。这导致很多人都怕被封,被封之后,如果待的地方人员密集度很高的情况下,即便在家里也容易感染。一是城中村的房子很密集,二是要下楼做核酸。所以封了之后,普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有没有办法离开。与很多高喊要严防死守的人的感知不一样,被封之后,对于普通老百姓,最大的难题是:没钱。没钱还房贷,没钱买米,没钱交学费。所以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人,是没办法理解手停口停的感受的。第二点也很关键:被封的人不怕病毒,怕隔离。而没被封的人,怕这些红码人员传播。没被封的人就会说:新增这么多,这么快,如果不严防,最终结果就是各大医院病人暴满,连床位都没有,对那些从隔离区出来的人,非常的敌视。更不要说给他们工作岗位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围城,城外的人在说:你们要牺牲小利益来保全大利益;城里的人在说:不要怕,我阳了之后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与流感差不多,3天5天就好了。第三点是引导信息在有权者手上,但行政责任没人承担得起,所以只能严防。看看被处理的区长、市长等等,太多了,一个个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最后反应到一线,就会更加的不讲情面,更加的严格,更加的一刀切。第四点是医学专家的解释与说明,只是反应了病毒在变弱而已。有没有用,当然有用,只是他们只有一点点声音,没有能到达行政层面。而病毒在变弱的同时,变的更易传播。这就有问题了,现在很多人都怕什么?怕被隔离,更易传播就更怕了。也就是说:你可能不是怕病毒本身,而是怕感染后的隔离。所以,现在要的是突破口。读到一位70多岁退休老同志的呼吁,短短几段话,近2万点赞。内容很朴实,他说:我有退休金,即使封控3年,我也不怕。但我的周围,有无数靠小生意、小门面支撑基本生活的市民,现在举步维艰。我呼吁那些专家们,真正走到民众中去,听一听他们的呼声。或者专家们给民众一个确切的信息:全世界只有我们在这样防控,难道别人都是错的,只有我们是对的?要给民众一个信服的、科学的信息传递。不能再试错了,我们试不起。借鉴别人的经验,这不是我们的利器吗?为什么现在感觉周围没有一丁点东西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有很多优势,把这件事真正办好。真的不愿看到积累了多年的比较和谐的干群关系、政民关系基础,就这么被消耗殆尽。我们要有勇气承认:我们错了。今天说的这些内容,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才是最真实的情况,码字不易,欢迎点赞与评论,有不好的地方请指出。#疫情# #杨帆评论# #鸿儒计划#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张老虎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临床一线医生实在忍不住要说: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没有中间路线!!!以下为全文,供大家讨论。我(作者)是一名临床一线医生,同时负责医院防疫工作。疫情三年来,一直在关注、学习、实践各种防疫政策,一直在跟各种有风险没风险的患者打交道,参加过无数次外派支援核酸检测,自己和同行们所在医院也都经历过涉阳事件。其实早就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只是一直考虑自己“人微言轻”,又没什么粉丝,所以懒得行动。但经历了最近的一轮又一轮北京疫情,看了头条里太多“想当然”的发言,实在忍不住想说两句。下文可能没什么逻辑(想到哪说哪),也没啥数据(太忙了实在没工夫查阅和追溯),只谈结论。1.面对疫情,没有“中间路线”。我知道决定防疫政策的因素很多,我只从医学角度讲。新冠病毒不管多么受关注,都是传染病里的一种,都遵循传染病的“规则”。目前中国40种法定传染病,按说都应该“防控”,但为什么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严格要求?因为要么致病性低,要么传播性弱,要么二者兼具。可以想象,一旦出现鼠疫或霍乱这种甲类、烈性传染病流行,一定要严防死守;但面对流感、水痘、手足口病、菌痢这种传染病,谁会愿意花大量财力物力去严防死守呢?尤其流感,每年我国确诊基本都在一亿人次以上(从一个医生角度负责任的讲,临床漏报率非常高,因为没人把它当成威胁)。所以,对于传染病而言,只有必须严防死守和不必严防死守两条路,其判定标准就是某种传染病的健康危害到底有多大,卫生经济学上划算不划算,这是医学领域的基本常识,否则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科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只要有传染病就举国家之力严防死守呗。对于新冠病毒而言,同样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防到什么程度合适”的问题,而是要么“防死”、要么“放开”。所以,防疫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到底怎么认知新冠病毒”,如果认定其危害极大,那就应该严格“动态清零”、严格落实隔离措施,至于怎么隔离和隔离多久,都是“细枝末节”的技术问题;如果认定其危害不大,那就应该“放开”,不再需要隔离,不再限制流动。显然,目前政策是基于国家认为其“危害极大”。这也正是目前争议所在,因为全球(尤其同种同宗国家地区)公布出来的奥密克戎相关数据显示其危害性不大,这与我们严防死守的政策并不相符。2.真的能做到“精准防控”吗?很多人发言抨击一些基层不够“精准”,以显示自己支持国家政策只是反对层层加码或一刀切。但亲身体验过的人,可能都会说“做不到”。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技术、人力问题,只是相关从业人员没法说出来。细节不多讲了,我在北京,也亲历了追踪病例的过程,在摄像头遍布的条件下、警察与单位保安一同查阅视频资料8个小时后,依然没能完全搞清楚那一个病例在2.5小时内到底密接了哪些人,最终不得不把那天“可能”接触过她或同乘电梯者,都视为密接。你说这精准吗?可不这样做,应该怎么做?这还只是追查一个病例轨迹,当疫情放大到一天几百上千新发病例时,你怎么要求“精准”?谁去“精准”?你怎么知道你做的就“精准”? 可能会有人说,一个地区发现一例阳性病例时,就应该第一时间全面精准防控,那就容易多了。是,说起来是“很容易”,但当你面对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时,绝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你发现的一切都只是推测,你以为这是“0号病例”,但很有可能他已经是第10个了;你以为第一时间发现了他,但他可能已经传播一周了。3.大范围核酸检测有意义吗?肯定有,但跟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比起来,意义要小一些,如果再考虑采样规范性问题,意义又小一些。可以说,目前街头巷尾、公司企业内部那些采样点,可能操作规范度不足50%(或许还高估了)。我自己也支援采样很多次了,每次采样1000人左右,每一个我都特别认真,但能有70-80%合规我就很骄傲了。默认所有人责任心和技术都没问题,那么有采样者本身疲劳懈怠原因(谁穿成大白连续工作N 个小时也会如此),也有被采样者能否配合的原因(至少一半人无法暴露咽部),大家想想自己被采样的过程就知道了。决策者知道吗?一定知道,所以才一轮又一轮核酸检测,如果一个人阳性,给他做个五六七八回,撞大运也能撞上一次阳性吧。这种方法经济吗?显然不经济。但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因为只要我们还以筛出所有感染者为目标,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所以,以奥密克戎的特性,“筛出所有感染者”和“卫生经济学(主要指成本效益比)”是完全矛盾的,二者只能取其一,那就看国家选择哪一个了。PS :抗原检测更经济一些,但对个人素质和操作能力要求高,加之目前没有被作为确诊手段,所以估计国家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广泛应用。4.到底什么是“放开”?很多人天天喊“放开”却根本不知道啥是放开。真正的放开(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放开)是指:把新冠病毒感染作为普通呼吸道传染病对待,不要求强制性隔离(当然会建议自我隔离,对任何非甲类传染病都是如此);不针对阳性病例密接人群和所在区域做核酸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仅根据病情轻重做治疗处置,而不是因为他是新冠患者就区别对待。 目前很多人嚷嚷的“放开”,仅仅是对强制隔离和核酸检测的“放松”,那样的“放开”不叫放开,毫无意义,只是四不像。5.放开后真的会“医疗挤兑”吗?可能会有,但不放开却绝对会有医疗挤兑。如果坚持严格防疫政策,医务人员会有一大批人支援核酸检测、支援各种隔离点,而且没有感染的医务人员也会因各种防疫措施被隔离无法上班;与此同时,人们有病不敢去医院、或者被封控不方便去医院,导致小病变大、大病变重,我们在临床一线见到了太多。反之,放开后无需隔离或只短时间隔离感染者,由于大量医务人员同时被感染的几率很低(有防护措施),所以基本不影响上班;而老百姓也敢于去医院,不会因为怕危害不大的新冠而延误了更重要的疾病。至于新冠感染者大量涌入医院或出现大量重症的情况,基本不太可能出现,原因是:“放开”意味着没必要常规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就像对待一般的呼吸道感染患者一样,医生只需要根据症状轻重来决定是否检测核酸以及采用何种治疗手段、是否需要住院,而目前奥密克戎感染者中的绝大多数是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他们很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患病了或自己能判断无需去医院,对于极少数重症患者,我国的医疗资源基本是可以应对的。我们一线临床人员都不怕所谓的“挤兑”,非医疗从业人群怕什么呢?6.“放开”的真正“关节”在于国家和老百姓怎么认知新冠病毒。中国老百姓“惜命”、对政府依赖度高,我不用多说了,但似乎不应该成为放开的阻碍。既然政府可以引导“动态清零”,就可以引导“放开”,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愿意这么做。国家层面肯定看得面比我广,我也相信政府是为了百姓才这么做。不过,还是希望决策部门能听听多数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多发动老百姓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我们的“全过程民主”。目前,明显能感觉出老百姓的民意和国家决策并不匹配,各玩各的,还都有理由。就说这些吧,很多观点不吐不快。最后,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想表达一点:我们希望国家好,希望周围的所有人都好,我们坚决支持与执行目前的政策,但是请让我们看到希望,请让我们有尊严有质量的活在这个世上,而不是被疫情防控所绑架,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愿意相信神话,但很难成为神话中的主角,因为中华几千年历史教会我们的是“两权相害取其轻”、“好钢用在刀刃上”和“丢车保帅”,而不是脱离现实去追求“面面俱到”和“万全之策”,我党一直倡导的是“实事求是”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自欺欺人”与“盲目排外”。我还是愿意相信,我们会迎来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那一天,希望不会太远。作者:请给我一杯奶茶(顶端新闻)2022-11-23#郑州##郑州疫情#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剧本道

    #多地披露本轮疫情重症数据# 不要怀疑,今冬难熬,《阿凡达2》也许会在宣布公映时间后不得不再宣布延期。病毒杀伤力减弱,老年人仍然不得不严防死守,如果有天宣布全面封锁,请别意外。疫苗比较拉垮,我们只能期待病毒继续迭代,杀伤力进一步减弱。没有一个专家配享尊重,奉劝老百姓不要在心底造神。广州可耻。广州可耻。广州可耻。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巍岳钦禹

    国家优化防疫政策,说明病毒的毒性和致死率确实在减弱,心里多少有点踏实。不过三年抗疫都知道这个病毒是无处不在,再怎么严防死守也无法把病毒给清掉,一直反反复复的让人看不到头,往后病例可能会越来越多,作为个人还是家里备点药,最少心理上有个安慰吧。#广州新增本土感染者3180例#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滇南风吹楠-

    今天最后说几句:三年防疫,有突发急病送医不及时不治的,有跳楼的,有坐转运大巴出车祸的,有得糖尿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重疾治疗延误减寿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么多的人命,换来了今天政策的调整。为此哀嚎的防疫爱好者如果想恢复你们心心念念的严防死守状态,就——也拿命来换吧。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秋秋和丫丫的小五

    记录一下。今儿听说,曾经有个离职的同事,我们领导曾说:这人不能要,有黑历史。我问:什么黑历史?答:实名举报过领导,貌似还成功了。我:???答:这对领导来说就是黑历史——终于彻彻底底了解了领导的心理: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严防死守群众的眼睛。我党的队伍啊……呵呵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petriv

    //@苍野76: 不惜一切代价严防死守,这个小婴儿也成了代价
    我不知道这个图片和死亡证明能不能发出去,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3. 微博附图
    4. 微博附图
    5. 微博附图
    6. 微博附图
    7. 微博附图
    8. 微博附图
    转发 39893评论 6586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夜雪猫猫

    最近要买东西的小伙伴,你们不买长三角发货的反而会快。长三角的基本上都得去嘉兴绕圈圈,一进去就是4天5天。反而南北线,是不用绕圈的。我买的东北过来的,还有广东过来的都是走直线,很快。长三角其他地方对我们严防死守。所以快递都是要绕圈圈的,绕进去就很难出来。你们知道一下。我不傻。我看看路线图就懂了。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夜雪猫猫

    苏州跟上海的物流是不通的。各大快递只能在嘉兴弄了一个中转站。这就是为什么去到嘉兴的东西进去要好几天才能出来。同时,我们这次破防有六条线。香港只是一部分。据我所知,有一条线是对我们严防死守的散装那里来的。只不过我们从来不说而已。是的,其他地方都可以输入我们。把我们无限疲惫的人员搞破防。然后全网骂我们。呵呵。我永远记恨这件事并不是说说而已。 既然这样,我可能建议公司把在园区的办公室撤掉。反正我们的人员也过不去。
    展开全文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证券投资赵师兄

    中国大陆人均GDP今年将超过马尔代夫和东欧平均水平。根据IMF4月公布的世界名义人均GDP国家排名,中国为第60位。IMF预测中国大陆GDP将为19.91万亿美元,照此数据计算,中国大陆人均GDP今年将达到1.42万美元,将会前进两名,超过哥斯达黎加和马尔代夫。有人会说难道中国进步,人家就不进步了?还真是这么回事,今年美元升值很多,但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并不多,只是前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封锁而贬值了一些。现在上海已经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北京在严防死守下,已经得到了控制。预计五一假期后,全国会逐步放开,经济将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再加上中央最近连续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会迅速变好。再加上,目前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迫切需要将很多美元和欧元等西方国家货币储备转化成人民币,可以认为人民币汇率会逐步上涨。而中国大陆的GDP增量应该不会低于预期。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夏宫的刘阳

    京巴是俄罗斯的//@稻香湖马夫: 64年印尼总统在京巴的故乡~北京,向周恩来索要,无果。在铲除资本主义的洪流中,京巴在故乡绝种,改革开放之初的倒爷从俄罗斯往国内倒京巴,俄国以京巴是俄罗斯的资源,对华出口限制,我方也严防死守,真令人无语。
    1. 微博附图
    2.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被微博屏蔽
    用户头像

    EatWithChina

    上海抗疫为什么这么难?全国的民意和上海的民意不一致,这也许是今天上海抗疫如此艰难的原因所在。1、香港这一轮Omicron疫情,已经进入尾声,社会逐渐恢复正常。香港这轮疫情,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对象。一个人口密集,之前没受到过前几轮疫情的严重冲击的城市,在Omicron疫情面前,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香港这一波疫情,也就2个月左右。第一个死亡案例是2月初,到现在2个月多一点。整个香港应该70%以上的人口都感染过病毒。港大在3月22日估算就已经有440万实际感染人数了。香港的防疫措施,所谓的减少社交接触,自愿居家隔离,在Omicron面前,基本没太大用,避免不了全民感染。居家隔离的作用,是减少对医疗系统的冲击。香港社会崩溃了吗?没有,2个多月后,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付出了8000多条生命的代价,当然,大多数是老人。放开意味着什么?香港的案例已经比较清楚的告诉了我们。全民感染,总人口大概千分之一的死亡率。(日本、韩国、新加坡更低,万分之二三)但是,社会没有崩溃,2-3个月后,能恢复正常。防疫方针这件事,科学上其实已经比较清晰了。放开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不同疫苗接种人群的死亡率会如何都有可参考的数据。Omicron对整体社会的影响,远大于流感。但对打过三针疫苗的个体来说,感染了也不需要恐慌,没啥了不起的。科学上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今年下半年会不会有新的更厉害的变种。剩下的,其实就是政治问题。2、今天的上海,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上海市民的境遇很糟糕。我在上海认识的人,基本上压倒性的认为,应该放开,学习香港模式,几乎没什么例外。当然,我没有更广泛的信息来源,但我相信,上海市民中,认为应该放开,学习香港模式的比例,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会这样?很好理解。因为上海市民,目前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程度,大概率大于香港市民在2-3月份承受的痛苦程度。如果香港市民在2-3月份的平均痛苦程度是5,也许上海市民的平均痛苦程度是10。在10和5之间选择,上海市民肯定羡慕香港,希望走香港模式,毕竟10级痛苦大于5级。在这个情况下,上海市民期望放开,学习香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然而,真实世界比这个更复杂。我住在北京,昨天周末出去玩,堵车堵得一塌糊涂。今天去公园跑步,莺歌燕舞,人山人海。北京市民目前的痛苦程度,也许是1。绝大部分市民的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如果在北京做个调查,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北京市民,不希望像香港那样,来一波群体感染。在1和5之间选择,北京市民肯定选1。如果问深圳市民,估计大部分也不愿意学香港来一轮。大部分深圳市民也许会觉得:好不容易动态清零成功了,严防死守住了香港的外溢,为什么要前功尽弃来一轮群体感染?广州目前封了一部分,但我相信广州市民现在也不愿意学香港。那么,问题来了,动态清零和开放这个决策制定时,是参考上海市民的民意为主,还是参考北京深圳广州市民的民意为主?在一个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国家,如果法律规定这个决策是地方政府做,那么,估计主要参考的就是上海市民的民意。但中国是大一统国家,是全国一盘棋。这个决策,主要参考的是全国人民的民意。在这个问题上,目前,全国的主流民意,大概率是和上海市民的主流民意不一致。所以,上海市民希望放开,我完全可以理解。我要在上海,我也希望放开。但这个决策,是全国性的决策,不是上海自己的决策。即使在上海,假设动态清零成功,这次总感染人数也就几十万,离群体感染很远。今年冬天,新一轮疫情来了,这次上海没事,别的城市出事了。那时,如果再问上海市民的意思,我相信,支持放开,走香港模式的人,会比现在少得多。很多上海市民也会想,我辛辛苦苦付出巨大代价,好不容易控制了疫情,凭什么因为其他城市的失误,我也得跟着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同时,城市和乡村,在这个问题上的利益也不相同。动态清零,人口密集的城市的防疫压力更大。放开,医疗条件差的乡村,受到的损失更大。放开对大更有利,对乡村不利。站在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民意。我在WB上发起了一个调查,一共5000多人参加。其中只有16%的人支持全国都放开。40%的人支持上海和全国都不惜一切代价动态清零。剩下44%的人认为,如果清零代价太大,上海可以作为开放共存试验区,采用类似香港的政策。上海到国内其他地方,等同于出入境,按规定集中隔离10+7天。从全国所有阶层所有地区民意的角度,我相信,支持全国都放开的还是少数。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全国范围坚持“动态清零”的总体方针还是相对更稳的。3、然而,新问题又来了。传染病防疫,需要市民的通力配合,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上海抗疫,主要依靠的是上海的干部和群众。全国其他地方也就能支援一下。如果上海的主流民意是:放开最好,应该走香港道路。那么,消极抗疫,不愿意配合,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即使上海的基层,估计也干劲儿不足。这和20年初的武汉完全不同。20年初,几乎所有武汉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一定要抗疫成功,成功清零。所以,上海的抗疫比当年的武汉,就难得多。而上海市民的消极,是很正常的。毕竟,如果只考虑上海和上海市民的利益,也许,香港模式确实比现在封城更好。在这个情况下,决策者怎么办?一个选择当然是放开,也可以只放上海,把上海当成放开实验区,隔离起来。我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这个选项的文章。另一个选择就是,极其强硬的告诉上海,放开是绝对不可能的,没有一点点可能的。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告知后,上海市民面对的选项,就不是在封城和香港模式,不是在痛苦程度10和5之间选择。而是,在“努力配合,快速清零”与“消极抗疫,拖拖拉拉“之间的选择。快速清零的痛苦程度是10,拖拖拉拉清零的痛苦程度会是20。那时,上海市民,不管心里多不爽,也只能选择“努力配合”,痛苦程度为10的这个选项。只要上海市民还存在走“香港模式”这个痛苦指数为5的幻想,就很难让每个人都配合抗疫。只有他们认识到只有“清零”一种可能,才能改变思想,更大程度的配合。在“懦夫博弈”中,限制己方的选项,可以大幅增加博弈的胜率。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对上海市民来说,不要再期待“放开”和香港模式了,这个选项大概率不存在。现在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就是尽最大努力配合,尽快清零吧。4、民意是个很复杂的东西。不同阶级,不同地区,不同立场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大相径庭。不同群体的民意大多数情况是相互冲突的。西方选举政治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就是靠多数票。谁的票多,谁说了算。而人群被各种各样的议题所分裂,政治家们就想办法在各种分裂的人群中,争取更多的选票。比如穷人这个阶级,被堕胎、控枪、平权等多个议题分成不同群体。这样确保无法形成按阶级划分的统一声音。中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也是分裂的。对事物的看法,完全不同。西方政治家可以把获取更多选票做为决策的核心标准,通过各种民调来获取信息,然后迎合民意。而中国的政治家的决策难度更大,能参考的东西更少。错误的决策,也无法把责任推卸给民意。清零还是放开,这个决策非常难,选任何一个,都会引发相当规模群体的不满。而中国的国情,又没法用选举政治的手段,把决策责任推给民众。我已经认为,中国应该学会利用互联网做民意调查,利用民意调查结果支持决策,塑造舆论。这个套路虽然是选举政治惯用的,但我们真可以借鉴一下。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