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fangyang的头像

fangyang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fangyang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希腊爱琴海之旅纪行10: 在米克诺斯岛上游走,无论是商业繁荣的镇落,还是其他海边山间的景点或居民区,都能随时随地的看见许多大大小小的教堂和高耸的十字架。这也是爱琴海诸岛上共同的特色。所不同的是,米岛上有不少红顶教堂,也有一些看上去很古老的教堂建筑,令人肃然起敬,浮想联翩。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手机随拍# 上午再次来到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一个学生手工艺活动的工作,欣喜发现普遍水平比预料的要高得多。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由于许多年不见的老同事建伟兄上周的忽然现身和提及,我们共同回顾了30多年前在长江三峡和小三峡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写生采风历程。同时我的相关微博图文也引起不少朋友的兴趣,建伟兄也发布了我保留的当年合影照片微博,现在又找出一些那时的老照片,分享给建伟兄和感兴趣的朋友们,岁月流淌,,,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手机随拍: 今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馆,参加了”从巴比松到印象派: 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开幕式,并仔细参观了展览。虽然大部分作品都熟悉,但在面对原作时还是感到了某种艺术震撼力。有朋友希望发些照片出来,那好吧,这就发上并祝大家中秋节日快乐!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带着微博去旅行# 此次北戴河回来,路经天津换乘高铁,目的是到天津参观”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没想到该馆周一闭馆休息,经商洽,馆方破例为我们这十几位上海艺术同行们专门开馆,并安排专职讲解员引导参观,令人感动不已,同时赞叹馆藏内容之精美和珍贵。 我在:常熟路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发表了博文 《#老上海影集#之徐家汇(2)》 - 11:徐家汇藏书楼创建于1847年,位于今漕溪北路80号,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在徐家汇购得一块土地后,在建造老天主堂、博物院、天文台、圣依纳爵公学等建 🔗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历史一隅,//@石羽本人: 批判!必須批判!!大大地批判!!!一直批判下去!!!!批判到批判不動為止!!!!!//@图个什么: //@玳簋: 转发微博
    1947年6月:上海shi威油行,因照片所反映的特殊背景事件,本图片集不加标注和说明。请大家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此组图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曾与他的孙女同事。//@娄先生-建筑: 上海油画家,曾在之江大学建筑系授课。建筑系学生要学素描、水彩和油画。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摘掉“东亚病夫”的屈辱帽子,上海虹口功不可没。//@食砚无田: 图1:建于1905年新靶子场公园,1922年更名虹口公园;图2:虹口公园大草坪一角;图3:虹口公园建于1905年,以运动场和草坪为主;图4、5、6:虹口公园游泳池组图;图7:1928年东华足球队获上海中西足球联合会冠军,右前为李惠堂;
    展开全文
    #老上海影集#之虹口(五方杂处的平民社会)28:虹口是中华现代体育运动的发源地。虹口公园的另一大功能是体育。公园设有高尔夫球、网球、曲棍球、篮球、足球、棒球、草地滚球场和游泳池。1915、1921、1927年的第二、五、八届远东运动会都在虹口公园举行。@fangyang @老童在上海 @华弓 @井蟾齋主 @随意-sy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接着最近连续谈及的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和西岸传媒港建设情况:这是一组“德美术馆”的设计图景,与前几天谈到的“龙美术馆”一样,都是大体量的艺术场馆,计划年内建成,该馆选址原上海飞机制造厂机库,利用原建筑网架跨度结构空间,再现民航历史记忆。由著名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及其基金会投资。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这几天的天气怎么了?昨天感冒刚有点好转,今天上海的气温再次骤然下降10多度,连续好几天的气象过山车,记忆中似乎还未有过。博友 @水母-中华肉圆犬 说:上次的上海天气过山车,是在1977年2月,也许是年代较远,确实印象不深了。但天气倒是实实在在地阴冷,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春寒冻断老牛筋!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回复@黑克勒上海1937: 高达先生是关注老上海建筑文化比较早的有心人。 //@黑克勒上海1937: 非常珍贵,谢谢有心人高达先生,也谢谢FANGYANG老师的介绍。。。
    上海国旅高达先生1998年编著的《外滩今昔》画册,历史对比图片分享2 :上图是外滩公园大门于上世纪初的景观,2图是高先生摄于1994年的黄浦公园上年落成的新大门,3图是外滩公园大门外小广场,1927年的摆渡口老照片,最下图是高先生摄于1994年的滨江大道,人们可从大道上面进入公园,也已是历史照片了。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谢补充!//@绘生汇色LY-DD114夙话控: 经典幽雅的三岔路口,不多有的宁静,没有公交线路,初小的岁月,曾经的路过,只有空荡基座没有碑石,父辈告知,那是苏联修正主义的产物。毕勋路(1902)祁齐路(1912)恩利和路(1913)分别在1943年更名为汾阳路、岳阳路、桃江路,不过,桃江路曾于此前称之靖江路。
    展开全文
    前几天谈到了原上海法租界毕勋路,今徐汇区汾阳路上的“海上小白宫”,实际上在这一带,除了曾说到的台拉斯脱路,还有原祁齐路今岳阳路,原蓝思安路今东平路,原恩理和路今桃江路,组成了优雅的历史文化街区。以下历史对比两图,上面是1945年左右的普希金纪念碑,下图是今天的同一地点,普希金铜像。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前几天谈到了原上海法租界毕勋路,今徐汇区汾阳路上的“海上小白宫”,实际上在这一带,除了曾说到的台拉斯脱路,还有原祁齐路今岳阳路,原蓝思安路今东平路,原恩理和路今桃江路,组成了优雅的历史文化街区。以下历史对比两图,上面是1945年左右的普希金纪念碑,下图是今天的同一地点,普希金铜像。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前几天发布了原上海法租界台拉斯脱路、今徐汇区太原路的历史对比图片,承蒙不少朋友的热烈讨论,也让就在附近上班的我,更加了解了这条路的历史文化。还有朋友指出,今天的太原路,东侧比西侧变化要大,这就再发东侧的太原小区围墙和建筑的新旧对比图片,上图是宁静优雅的80年前,下图由我摄于昨天。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元宵将至,豫园里的灯彩大展上人山人海,,,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元宵将至,豫园里的灯彩大展上人山人海,,,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春节将至,谨以自己摄于2006年的这幅梅花习作,预祝所有博友新年纳福,吉祥快乐: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那贵公司办公室的窗外风景,一定显得非常含蓄,遗憾的是最近的空气状况太糟糕了,,,感谢支持!//@阿雯雯小姐: 我们公司在外滩某楼8层,我已经看不到东方明珠了
    刚才在徐家汇新电脑城下,所见到的雾霾景象,天上飘着极小的细雨,双子高楼的上部被雾纱遮住,,,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刚才在徐家汇新电脑城下,所见到的雾霾景象,天上飘着极小的细雨,双子高楼的上部被雾纱遮住,,,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前几天继续发表了天津著名的历史风貌街区,五大道睦南道的图文,非常地令人缅怀。今天下午要去上海嘉定,时隔两年,再度访问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自然地就想起了2007年在天津保护老建筑专家的引领下,参观天津工商学院的情景,那里的老建筑浑厚优雅,连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也未能对其有何影响。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回复@臧茹: 民国风范就是引领华洋融合,开中西合璧之先河, //@臧茹: 这是收受到西方50年代一代伟大的高级时装设计的大师dior 经典的new look风格的影响,这种大胆复古的廓型对于战后的西方高级时装也有划时代的意义,奠定了dior时尚届的暴君地位,整个50年代都是dior的时代,现在他的品牌可谓家喻户晓。
    展开全文
    推荐豆瓣“张老师”的相册【《服庄》(1957—1958)】上海市服装公司的一本服装样本,根据复制件扫描,原图大小:🔗 网页链接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确实是身不由己,所以我最敬佩徒步行走全中国的上海男人余纯顺,一个人若能挣脱世俗的枷锁,真是太伟大了!//@武会昌2010: 为啥想起了四季如春的昆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始终是我的追求。真想永远这种状态,可是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今天一早,进入了隆冬季节的上海,就飘起了2003年的第一场雪花,天气异常地寒冷。想起澳洲,现在正值盛夏时分,气温一定很高。这世界就是如此地不平衡,人世间也是同样地冷暖不均,看懂这个道理,心态就会变得很平。回忆起去年四月在悉尼海滨的鱼市场,与团友们围坐在一起享用海鲜,每人出资100澳元。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今天一早,进入了隆冬季节的上海,就飘起了2003年的第一场雪花,天气异常地寒冷。想起澳洲,现在正值盛夏时分,气温一定很高。这世界就是如此地不平衡,人世间也是同样地冷暖不均,看懂这个道理,心态就会变得很平。回忆起去年四月在悉尼海滨的鱼市场,与团友们围坐在一起享用海鲜,每人出资100澳元。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据悉今天上海美术馆将正式谢幕。别了上美,希望以后能与你再见! 刚才 @爱上地下铁 评论我的微博说: 刚回来。@浮云流水一雨舟 说: 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以城市命名的美术馆消失了。@上海地铁二运 说: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原来都在地铁2号线沿线,现在都搬走了,,,这张图片用120度扫描方式拍摄。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好几天前,发了几张天津的照片,得到天津朋友门鼓励,现再发一组“静园”的图片:这座花园洋楼,主要因为历史上末代皇帝傅仪于1929年起在此居住过十年而著名。1949年后,这里成为40多户居民居住的大院,杂乱不堪。2005年天津市政府对居民腾迁后进行了复原整修,从而得到保护。摄于2007年11月。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fangyang

    每天都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失,//@sissi文文: 是啊,拆了毁了好多好东西啊!// @fangyang : 非常可惜,当代人对祖宗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实在太缺乏珍惜和保护意识了! // @红陶花园 : @fangyang
    昨天游走了中山沙溪的几个古村落!村子里保留下来的祠堂、老民居还不少!只可惜有的被损坏的厉害!这么精美的木雕成这样了,可惜可惜!
    1. 微博附图
    转发 1评论 0
    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