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載*紙上染了藍(九)】我懷疑我媽當時受的傷不比我淺,畢竟做母親的,都希望因孩子自豪,誰希望自咎。可是,後來看多了也明白多了一種人間的殘酷:太多人太喜歡叫人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不女。君君君君君。不男》,作者:@周耀輝 (字花第45期)
- 《黨是戰無不勝的 李承鵬談佔領中環》,作者:@许骥 (明報4月15日)
- 后座是對母女,小朋友得五六歲上下。「媽咪呀,佢係邊個?」「佢係個movie star, 但係佢走咗十年啦....」原來這樣,便十年。
- 【連載*紙上染了藍(六)】小時候,我聽過香港電台一個節目,叫《幸福玻璃球》,開場白大概是這樣的:幸福是一個玻璃球,掉在地上,變了很多很多的碎片,我們都在撿拾,有人拾到多些,有些少些,但,人人都有一些。——《紙上染了藍(六)放棄。追隨。守候》,作者:@周耀輝 ,字花第42期。
- 「我希望大家記得的是我做過的事情,而不是我拿過什麼獎項,我有很大的膽子,因為我真的不怕!我的生活簡單,如果有一天(事業)完全都沒有,隱退來台灣開間咖啡店,我也OK,我不太留戀spotlight下的生活。」——《出聲 何韻詩》, 台灣壹週刊
- 梅姐说:「如果现在半途而废,就会好浪费以前所做的一切,如果现在放弃,就连一线生机都没有了。 」没甚么好说了,祝安好。——《空白键》,头条日报(2月6日)
- 當nz勇於公開抗爭,不管結局如何,對他城他報的編輯記者都是一場震撼教育和頭腦教育。抗爭之事,萌芽於廣州,卻或開花於全國,這是樂觀的看法。——《 萌芽與開花》,@马家辉在香港 (明報1月17日)
- 先寫後寫,早去遲去,說來都是生命裡不可掌握的意外歷程,除了順應,別無他法。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有些朋友,平常不相往來,卻總在靈堂碰面,由朋友變成「喪友」,既蒼涼,復瀟灑,無所謂願意不願意,反正到了某個年紀,便是如此。——《作家的時間維度》,@马家辉在香港 (明報1月14日)
- 「我希望同呢啲人對話,多同大家講解,消除大家恐懼,世界上有好多唔同種類的人,唔同生命有唔同價值觀,大家懂得尊重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先能有真正的共融,亦因為自己唔係或者自己冇,所以要去尊重其他人。」——《基督徒集會抗衡同志平權 專訪@何韵诗HOCC @黃耀明AnthonyWong 談大愛》,信報財經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