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日本造假干细胞论文作者之一笹井芳树(美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上司)自杀 】在日本社会和全球科学界闹得沸沸扬扬的克隆研究造假事件再掀波澜。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今天上午,造假论文的作者之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生与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笹井芳树自杀身亡。🔗 网页链接 【日本科学家研发新技术称数秒即可解析DNA】对DNA进行解析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至少需要数十小时,而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只需数秒中就能完成这一过程。这一新技术有望在医疗领域到应用,为早日发现感染症和癌症等做出贡献。 【研究证实自闭症与农药有关 风险高出常人70%】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化学物质含量较高的环境与自闭症有关。美国科学家最新发表的论文称,怀孕期间居住在使用农药的农田、牧场、公园、高尔夫球场等附近,将大幅增加孩子罹患自闭症的风险。🔗 网页链接 【Nature:人类蛋白质组草图里程碑成果】美德两个研究小组同时公布了人类蛋白质组第1张草图,这些在大部分非患病人体组织和器官中表达的精选蛋白,为更好的理解疾病状态下发生的机体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从之前认为属于非编码区域的基因组中发现了新蛋白。🔗 网页链接 #资料# 【沃尔夫-拉叶星(Wolf-Rayet)与O星(O-star)的星球大战】在距离地球4500光年的地方,一对星体每隔几年就展开一次声势浩大的“搏斗”,“搏斗”过程中,两个星体四周的粒子尘埃团相互冲撞,场面十分壮观。(点击查看模拟图)【Nature:从Wolf–Rayet 星向IIb型超新星的变化】在来自IIb型超新星的早期光谱中检测到了强发射线,这与沃尔夫-拉叶星(Wolf–Rayet)是前身星的判断相一致。这些新发现是迄今获得的最直接证据,证明这些巨大恒星的确以超新星的形式来结束它们的生命(附图为沃尔夫-拉叶星)🔗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Nature:全细胞记录技术发现警觉的动物大脑皮层并非处于一种“非同步的高传导状态”】在自然活动和感官刺激过程中,哺乳动物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反应是高度可变的。以前假说认为,警觉的动物的大脑皮层处于一种非同步的高传导状态。研究人员采用全细胞记录研究的结果支持另一个假说🔗 网页链接 【Nature:男性实验人员的气味可能会影响小鼠实验模型数据】加拿大神经学研究人员向实验鼠的脚注射痛感刺激物测试痛感反应,结果老鼠什么反应都没有,他们怀疑实验什么地方出问题了,然后罪魁祸首远出乎他们意外:男性的气味,这种性别差异足以扼杀整个实验🔗 网页链接 @汉恒生物科技 【Nature:瑞典科学家提出癌症治疗新概念】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治疗癌症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抑制特异性酶 MTH1 的基础上(不同于正常细胞,癌细胞需要 MTH1 来维持生存)。没有这种酶,氧化的核苷酸会被掺入到 DNA 中导致癌细胞发生致死性 DNA 双链断裂🔗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Nature:解析乳腺癌的异质性】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组 Wnt1 诱导的乳腺肿瘤中基底细胞有致癌突变,而在癌性管腔细胞中未检测到突变,这表明肿瘤中这两种分化谱系代表了不同的肿瘤克隆。两种谱系限制性的克隆是肿瘤形成必要条件,因单独移植到受体小鼠体内不致瘤而组合移植则高致瘤性🔗 网页链接 【Nature:以淋巴结为目标的“亚单元”新型疫苗】基于纯化的肽、蛋白或多糖的疫苗比替代品更安全、更易制备。然而这种“亚单元”疫苗比那些采用活减毒病原体的疫苗诱发的免疫反应较弱。Darrell Irvine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化学策略并设计了一种两亲疫苗,效果增强而毒性却有所降低 🔗 网页链接 【Nature:仙女座-II中的矮星系合并】星系形成理论预测较低质量的星系之间会发生合并。尽管小星系向银河系这样的大星系上的吸积已被观测到,但尚未有低质量星系 (小于10亿颗太阳类恒星质量的星系) 之间合并被发现。如今Nicola Amorisco等人观测到了两个矮星系之间一次合并的残留物🔗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Nature:猛犸象等可能曾是杂食性动物】约1万年前,植被含有很多富含蛋白的非禾本草本植物,它们在支撑多样化的北方生态系统中发挥重大作用。然而在“末次冰盛期”后,木质植物和禾草类植物居于主导地位。研究发现巨型动物如猛犸象、野牛和马可能曾是杂食性而非纯粹草食性动物🔗 网页链接 #雾霾危害# 【雾霾:未来中国几百万人口的死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展开全文 【Nature:通过帮助妈妈们来拯救未来公共健康】在世界范围内慢性病发生率正在升高。到 2030 年,糖尿病发病人数计将翻倍,心血管疾病将增加约 35%。目前试图控制这一现状的方法均告失败。利用数十万人的数据及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胎儿期和幼儿期诸多因素有助于改善这些统计数据 🔗 网页链接 【科学家发现DNA暗藏有第二套编码】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发现了 DNA 暗藏的第二套编码。研究发现部分密码子含有双层意义,一层与蛋白质序列有关,一层与基因控制有关。第二套编码包含的信息将改变科学家如何解读 DNA 的指令以及解释对健康和疾病有重要意义的突变。 ( @汉恒生物科技 ) 🔗 网页链接 【Nature:新型算法预测数十亿种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近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个计算机模拟工作计划,拟以公共数据库中存储的药物信息和蛋白质信息为基础,对数十亿种可能的药物与蛋白质之间的对接进行评价。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所做的最大的药物对接计算机模拟工作 🔗 网页链接 【RNA聚合酶II–TFIIB复合物的结构和功能】德国慕尼黑大学科学家报告了Pol II–TFIIB复合物在自由状态下和被DNA模板及一个短RNA产物结合状态下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这些结构和功能数据使我们对转录启动的机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也解释了RNA和DNA聚合酶性质间的一些根本性差别🔗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Nature:揭秘趋磁细菌神秘的“冶金术”】日前,一支国际联合研究小组成功地确定了与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中磁石纳米磁铁生成相关的一种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特征。这个叫做 MamP 的蛋白质对于趋磁细菌的这种冶金活性至关重要。正是这种蛋白赋予了磁石磁性。🔗 网页链接 展开全文 【Nature:生物多样性研究新方法】为了量化一个特定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常通过观察测量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加以判断。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生态学家Rick Stuart-Smith和他的同事展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测量方法🔗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