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博屏蔽 很多人对先父遗传怕得要死,觉得ex万一影响到自己未来孩子的遗传是很可怕的事情;但是ex还施加了更现实的心理和经济上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它们的效果不但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作为社会因素更加难以研究难以治愈,好像人们反而不怎么关心的样子……#偶发吐槽# 其实我一直想写个贴告诉大家,什么《每日邮报》啊,《太阳报》啊,《镜报》啊,都是小报,是tabloid,上面的话不能全信。但是现在我放弃了,因为我发现,从他们的报道到国内媒体中文转载,这一步掉落的节操要比他们自己掉的多太多了。 哎呀说到婚姻年龄差,有一个公式叫做Standard Creepiness Index(SCI),是说任何一方的年龄应该大于等于对方的年龄除以2再加7(M>=F/2+7且F>=M/2+7),满足这个就是“正常”,超了就是“奇怪”。按照这个标准,王谢两人第一次公开恋情还是“奇怪”的,现在的恋情已经是完全合适的了[偷笑] 展开全文 [思考]你们说,真的存在“听着就让人害怕”的名词吗?#不是讽刺# 下图:第一张是活着的砗磲的外套膜。第二张是死去的砗磲空壳。第三张是央视新闻发的西沙群岛摄影,其中小船正在用螺旋桨吹开珊瑚砂,以便把里面的砗磲挖出来。 刚发现USDA本年度转基因作物种植统计上个月出来了:🔗 网页链接 。HT代表转抗除草剂基因(比如草甘膦),Bt代表转Bt抗虫蛋白基因。 放几个链接吧:流浪动物对环境和人的可能危害 🔗 网页链接 ;对待它们不能简单扑杀但也不能只靠TNR,安乐死是必要的 🔗 网页链接 ;流浪猫福利其实非常糟糕,除非管理极其完善不然还不如安乐:http://t.cn/zQvcZfm;流浪猫杀鸟不是什么“自然而然”的事情:🔗 网页链接 面对这种情况我都不知道该歌颂rank-free taxonomy还是该诅咒它……所有splitter都一起去死一死好了 NYT Chronicle简直停不下来,太好玩了,好多词汇相隔百年有两个峰值,只不过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 网页链接 “有些人以为地球是平坦的,他们错了。有些人以为地球是正球形的,他们也错了。但如果你觉得这两种人错的程度一样,那你错得比他们加起来还多。” The Relativity of Wrong, Isaac Asimov 哪怕删掉一切信息,只留下夜晚的灯火,我们也能辩认出地球上大部分地理和政治格局啊……原图 🔗 网页链接 链接里是刚才吐槽的完整版:海豚是海洋里最滥交的动物,潜水员各种被它性骚扰,何况和它待了很久的人。研究的主持者John Lilly名声很糟,他去磕LSD还给他的海豚喂药。被人关起来的海豚行为往往都不太正常,很多海豚都靠打飞机。海豚并不会靠闭气自杀,那种死法多半是肺炎。 🔗 网页链接 其实有机农药这个说法属于误称……严格说应该是“有机农业允许使用的农药”,不过大家已经叫习惯了。BT也算是“有机农药”的一种,所以转BT基因的那些研究者最开始被骂的时候都大惑不解——我们是把有机农药送货上门啊!是在减少常规农药使用、是在搞环保啊!为什么会挨骂? 反对记忆可以随便移植的主要论点之一是,人的记忆不是硬盘,而是相互关联的。这一派有个有趣的思想实验叫“我在田纳西有个兄弟”。假如有人给你移植了一个记忆,然后问你“你在田纳西有兄弟吗?”你会说“有。”但接下来他接着问“你兄弟姓甚名谁?贵庚?何处高就?”你会发现你完全想不起来—— 如果非洲某个喜爱吃昆虫的部落率先完成了近代化,那么工业化规模养殖昆虫会取代牛肉成为全球动物蛋白主要来源吗?有趣的想法,但我还是基于生物地理学的背景,谨慎地表示怀疑。只要人类还生活在地球上,受地球的环境限制,文化就不至于偶然到那种程度吧。 所以我还是没忍住写了一篇文章吐槽《“大象”的舌尖之一:匮乏的博大》那篇。文字版戳链接。 🔗 网页链接 今天想到的一个冷笑话:喊“狼来了”的那个孩子,是不是只是记错了音速的数值? 捞上一条大鱼来大家都说可惜,一桶一桶的小鱼捞上来却都视而不见……这是本末倒置了啊。大鱼在人眼中再怎么稀罕,在自然环境中无非是一条而已。生态保护里群体的重要性完全压倒个体的。其实我们应该鼓励钓友去钓大鱼,捞一堆小鱼既伤害环境,又不见真本事。 整理了一下以前关于有机农业的读书笔记。要点:1 有机农业按其初衷确实有利环境。2 产量会降低,但是有些时候降低是可接受的。3 有机食品本身其实没有显著优点,但市场宣传中被大大夸张了。4 本来有机农业也该算是现代农业一种,但被拜自然教给坑了。文字版[lxhx右边] 🔗 网页链接 “有西方科学家问(金花清感方)起作用的是哪种成分,王院士风趣地说,让汽车行驶的是哪个零件?” 看到这条微博我想起了那个遗传学家和生化学家互黑的著名故事,那就讲一下吧。因为是互黑产物,所以不完全公正,也不完全适用于这个场景——但是可供参考。 🔗 网页链接 “有西方科学家问(金花清感方)起作用的是哪种成分,王院士风趣地说,让汽车行驶的是哪个零件?” 看到这条微博我想起了那个遗传学家和生化学家互黑的著名故事,那就讲一下吧。因为是互黑产物,所以不完全公正,也不完全适用于这个场景——但是可供参考。 🔗 网页链接 “许多可敬的人都反对创造杂交生物,认为这是大不敬地干涉自然规律。” Maxwell T. Masters,国际杂交会议主席,1899 🔗 网页链接 //@灰鸽子银水 : Gould的自然历史随想系列现在看来有年头了。在Gould短暂但是坚定的温和派人生中,他跟不少人吵过架,也使用过一些竖稻草人的攻击方法,但是他的散文文体是一流水准:清晰、干净、幽默、来自高理论层面的视野,重要的是,他每一篇都有观点。如果无需求知,至少可以学学写法。 展开全文 ...又被要求荐书了。推荐一下Stephen Jay Gould吧。先吐个私货:一般来讲,谁给我说,XXX科普写得很好,我就知道他很少看歪果仁写的科普。如果说我国科学已经接近跟国际接轨了,科普写作可能差了20~30年左右。科普写手们还没摆脱“整合资料”的科学观点报道写作方法,还没有谁能自己生成观点。 展开全文 #TIL# 湖北有一个麋鹿的野生种群,但不是人为放归的,而是跑出来的。98年长江大洪水,湖北石首的麋鹿保护区被冲了,26只麋鹿逃逸游过了长江,抵达南岸的三合垸,从此在长江南岸芦苇沼地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网页链接 #TIL# 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系,旅行者1号很可能是【最慢】的人造物体……它的速率是每秒16公里,但地球环绕太阳的速率两倍于此。260万年前诞生在东非的那件石器,至今环绕太阳已经旅行了250光年。相比之下,水手10号可能已经飞了几光天,而旅行者不过几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