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南京黎戈的头像

南京黎戈

查看新浪微博主页
  • 用户头像

    南京黎戈

    孔网淘来的,上面还盖着沛县五中的章。过去看的两个版本:汪剑钊那本我印象不深。范斯坦那本近期看过,重点似乎是女诗人的“女”那部分的八卦,倒是整合了很多资料如格尔斯泰因,莱茵和奈曼的回忆录,价值在于对一些当事人的走访(卡明斯卡亚她们都提供了一些记忆)。这版翻了下,诗论挺多。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黎戈

    1:耳枕。枕头中间留有十字形花洞,是为了方便带耳环的妇女(也许只是为了侧卧时迁就耳朵?)2:猱型拴马桩,原来“猱”是一种护马神。3:播种的筒,“勤则菜盈顷筐”,所有的工作,包括人性及自我的建设都是如斯道理。 4:压绷石和针线箩,旧时女子绣花,要用石头压住布。5:棕毛编织的茶壶保温套。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黎戈

    在看曼德尔斯塔姆和他老婆的书,在文采潋滟处流连,记两个比喻。【读者】读者就是……一位航海者在危急关头,将密封的漂流瓶投进海里,瓶里有他的姓名和他的遭遇的记录。很多年后,在海滩上漫步的我,捡到了这个瓶子……诗人的读者,就是那隐秘的收信人。每个读到巴拉丁斯基的诗歌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黎戈

    总算出来了,好长的孕期。北岛在写曼德尔斯塔姆时引过她的文(《希望反对希望》中的章节),当时就很想看到全貌。 白银时代真是群星闪耀。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黎戈

    巴以冲突,911,浓浓的政治味道……之前看伯格多是艺术评论,我几乎忘记他写过大量的时评政论,是个资深的老左派。《留住一切亲爱的》里,也有和《我们在此相遇》类似的笔法,写着写着会突然打乱时空秩序及生者死者之疆域,对着一个逝者(如诗人希克美)喃喃,把不在场化为在场,造成某种心理多声道。
    展开全文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黎戈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南京黎戈

    《海边小屋》里,梅萨藤用以形容海水颜色的色彩语汇有:缎蓝,湛蓝,浅蓝,钴蓝,深蓝,安吉利可蓝。读时觉得好玩,心里记了下。(在海风里无意想到的)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黎戈1029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黎戈1029

    某个带着黑伞的老先生,不免让我想起永井荷风,每至黄昏,便固执的拎着小包和黑伞,前往浅草方向寻芳。在春日町附近的某条小弄,仿佛看见青年丰子恺提着“怀娥铃”的匣子,转进一条小弄(《文学漂鸟》)——“怀娥铃”?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是小提琴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黎戈1029

    2004年旅行途中路过晓风书店,买过一本老版浅灰面子的《书鱼知小》,昨在三源见到增补版,面相颇净雅又折扣挺低,回家读了下,《风物余醉》一栏简短趣致。之前对老版却全无印象,彼时我还在西方文学的阅读热情裹挟之下,这类“识小”文章尚未进入注意力半径吧。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黎戈1029

    小男孩问她什么是“洁白”,柴静这样回答:“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 (图片来自热带植物MM)
    1. 微博附图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黎戈1029

    纸上记录了一些新闻,这些新闻似乎未经征求意见便自己分布在印张上了,波洛克的这些诗不是什么人写的和编的,仿佛不是描写清风和水洼的诗,不是描写路灯和星星的诗,而是路灯和水洼本身在杂志上吹起粼粼涟漪,在杂志上留下了新鲜的痕迹(《人与事》)
    原微博
  • 用户头像

    黎戈1029

    夜读《巨流河》,书中说到齐邦媛问她妈妈,现代女性有婚姻选择权,如果是你还会嫁给爸爸么?八十三岁的妈妈当时未答,过几天她说还会,“你爸不是家庭第一的男人,但是他温和洁净”——掩卷想,这四字真是对男人至高褒扬。我想自己喜欢的人,有的偶有点小拧巴小脾气,有的笨拙,但也都配得上这四字。
    原微博